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

【華人加國談育兒】

風言的苦惱

慧蓮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2011年08月19日訊】風言是一個很稱職的中學教師,對學生的教育非常到位,不論是學生的修養和學習成績方面,她都能關注的很好,所以,很多年以來,在學校和學生家長中,一直是很受敬佩的。

可是現在她有了自己解不開的「結」,她的兒子12歲要上中學了,可是沒有老師喜歡她的兒子,為甚麼呢?因為他的兒子從幼兒園起就是班上的淘氣包,到處惹事生非,那時有老師和風言談到她的兒子,她也會教育幾句,但是她總覺得不是大問題,孩子很聰明,在小學從來不做老師留的家庭作業,上課至多能聽5分鐘的課,其餘時間就是想方設法的玩。可是到每次考試的時候,他卻常常是滿分,最多也就丟了一兩分而已。於是風言說,她的兒子聰明,邊玩邊學也能學好,不用管教,慢慢的孩子的成績更差了,她也沒有著急。因為她工作很忙,她的學生還有很多事呢。

該上中學了,孩子來到風言的學校,課程多了起來,但是孩子習慣的養成教育沒有形成,他還是那麼「不懂事 」,加上逆反心理,所有的管教在孩子看來都是無法忍受的,風言感到很丟臉,這麼要強的母親,怎麼能面對這樣的兒子,並且,孩子的學習成績再也跟不上一般的同學了,風言意識到自己犯了大錯誤,錯過了教育孩子的最佳時期,下了很多功夫也沒有補救過來,她傷心的說:我五年沒有管孩子,怕要用10年來補救了。

風言滿懷歉疚的說:我可以稱得上是個稱職的老師,但是我是一個失職的母親,當我的事業成功的時候,我的家庭走入了低谷,我不知道該怎樣回補。說著她流下了悔恨的淚水。我身邊還有不少這樣的家長,孩子小時,他們在忙他們自己的工作和所謂事業,等事業有成的時候,他的孩子已經長大了,已經錯過了養成教育的最佳時期。有的用了很大的力氣把孩子的不良習慣改過來了,而有的成了終生的遺憾。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related article
  • (大紀元記者高雲林報導)移民加拿大11年的張先生有三個可愛的孩子,8歲的兒子Mathew、6歲和4歲的女兒Jessica及Maggie。 張先生教育孩子從小就要有道德,他送孩子們去台灣人辦的學校學繁體中學,孩子第一次放寒假回來,老師要求背會《道德經》的內容,就問老師背道德經的原因,老師說:「道德經是精神食糧裡最好的東西,是中華民族的根和魂,所以我們讓孩子背。孩子現在懂得不懂得,懂得多少一點都不重要的,這個東西在他心裏紮了根,等他開始懂事時就會慢慢明白。」張先生知道了很高興,主動配合老師督促孩子完成任務。
  • 【編者按】許多父母來到加國,希望給孩子開闢一個美好的未來。經歷了艱苦打拼,事業漸漸走上了正軌,卻在同時忽略了子女的教育。從本期開始,我們開闢【華人加國談育兒】這個新的欄目。本欄目將陸續刊登家長們在加拿大育兒的心得。也歡迎讀者朋友們投稿,和大家一起討論分享自己的經驗和體會。
  • (大紀元記者高雲林報導)童童今年5歲,頑皮而又可愛,許多事情似懂非懂,對於這麼小的孩子,教育起來也並不容易,周先生的育兒經驗是既要有耐心又要有智慧。別看童童小小年紀,面子心卻很強,做錯事請時「對不起」說不出口,周先生就用智謀引導他。
  • (大紀元記者高雲林報導)8歲的謙謙以前是個淘氣包,現在是個懂事的好孩子,小朋友都喜歡和他玩。談到教子,李女士笑著說:「孩子不管以後做甚麼,首先得品行好。」 李女士不擔心孩子的智力,但很注重對兒子品行的培養。她認為品行會影響人的一生 ,孩子不管以後做甚麼,首先得誠實、正直、快樂。
  • (大紀元記者高雲林報導)劉先生移民加拿大已有三年,家有一個11歲的女兒Jessie,面對處於青春期叛逆階段的孩子,劉先生是既著急又無奈。 女兒喜歡看電視,又迷上了網絡遊戲,經常網癮大到睡覺很晚,作業常常拖到晚上9點半才去做,作業的質量就可想而知了。劉先生和太太看在眼裡,急在心頭,忍不住訓斥女兒,可一旦多說兩句女兒就煩,有牴觸情緒,多次教育也不見起色。
  • 移民加拿大八年的June是一個12歲男孩Kevin的母親,同很多家長一樣,June在孩子的教育問題上操了不少心。許多家長往往只注重對孩子智育方面的培養,而June認為,思想品德的培養對一個孩子的成長尤為重要。
  • 9歲的Peter是個誠實聽話的好孩子,多次得到過學校老師的讚揚,提起兒子,郭先生的臉上浮現著驕傲的笑容。 郭先生對兒子的要求比較嚴格,當看到兒子的壞習慣時馬上就指出來,Peter也很聽話,意識到了錯誤很快就能改掉。
  • (大紀元記者高雲林報導)金金和同齡的年輕人比起來責任心要強很多,他懂得體恤父母,知道照顧老人,是個非常懂事的孩子。向金金的媽媽請教育兒經驗,她說其實沒有甚麼特別的,也就是從小就得培養他的責任心,尤其一個男孩子,如果沒有責任心,是會很累人的。
  • 安妮是位強悍的媽媽,平時在家裏說一不二,對孩子事無鉅細都要過問清楚,也不懂得尊重孩子的個人空間,隨著孩子漸漸長大,孩子的自我隱私意識增強,母子間的關係也越漸緊張。
  • 現今社會是個大染缸,怎麼能讓一個單純善良的孩子不被渾濁的社會所污染,我感覺關鍵是讓孩子遠離「污染源」。 遠離「污染源」不是逃避社會,是遠離容易給孩子造成「污染」的人、事或環境。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