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11年07月20日訊】由中華耆英會、紐英崙婦女新運會和亞洲婦女乳癌覺醒計劃(Asian Breast Cancer Project)共同主辦的『乳房健康教育』講座於14日假華埠康樂樓舉行,計劃負責人黃千姬和輔導員陳淑嫻詳細介紹了常見乳癌知識和如何自我檢查,宣揚每年檢查的重要性。講座邀請到曾患有乳癌的生還者分享自己的經驗。近七十人參加,並向塔芙茨醫療中心腫瘤科梁建華醫生提問。
耆英會護理部主任張青梅任司儀,行政主任梅伍銀寬和新運會李秀玲均簡單致詞, 鼓勵遲暮耆老婦女多關心乳房健康。
當天﹐兩位乳癌的生還者—黃千姬和甄碧鳳分享了自己的想法,她們都在四十歲時發現乳癌,感覺震驚無依。亞裔婦女面對乳癌都難以啟齒,身邊的人都避而不談,或者亞裔患者因語言和文化的障礙不能尋求協助或及時獲得治療和支持。她們認為只要亞裔婦女多了解乳癌,並參與更多早期預防和檢查,對保護乳房健康有很大的幫助。
陳淑嫻介紹了基本的乳癌知識,包括大家對乳房健康的迷思。她解釋隨著年紀增長,罹患機率增加,或者如果個人或家族有乳腺癌、卵巢癌病史都是高危險因子。如發現乳房出現硬塊,乳房皮膚表面出現鱗片或凹陷,形狀大小出現異常增大,上肢或淋巴腺出現異常腫脹,乳頭出現變化或異常分泌時就是問題的徵兆,但並不代表患有乳腺癌,應該與醫生討論。
早期偵測有三種篩檢方法—醫生臨床檢查、X光攝影和抹片檢查(Mammogram)﹐最好是每年請醫生進行手觸臨床檢查和X光檢查。切記﹗低輻射的X光並不會導致癌症。
而自己在家也要常自我檢查,方法是使用三根手指指腹的帶狀寬度,以輕微、適度、深度用力三種力道,由上而下的檢查整個乳房區塊,方法可以在每個月的同一個時間進行自我檢查。
梁建華醫生在回答提問時指出由於現時科學昌明,更多儀器幫助發現乳癌,更容易確診而令患乳癌的數字升高。隨後也解釋了化療和電療的區別,腫瘤原因分析並為耆老個別分析案例。現在塔芙茨醫療中心腫瘤科有多位華人醫務工作者,華裔婦女可減少溝通不良的顧慮。
亞洲婦女乳癌覺醒計劃是由麻省蘇珊柯文基金會(Susan G. Koman for the Cure)、藏紅花圈(Saffron Circle)資助,塔芙茨醫療中心、昆士醫療中心和麻州亞太裔健康會(MAP)亞裔乳癌計劃等機構合作,來自台灣的黃千姬負責執行的項目。想登記參加工作坊,或了解計劃可登錄網站Http://tinyurl.com/6aqfggg或致電:617-870-40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