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

【華人加國談育兒】

既是孩子 也是朋友

font print 人氣: 2
【字號】    
   標籤: tags: ,

【大紀元2011年07月02日訊】

【編者按】許多父母來到加國,希望給孩子開闢一個美好的未來。經歷了艱苦打拼,事業漸漸走上了正軌,卻在同時忽略了子女的教育。從本期開始,我們開闢【華人加國談育兒】這個新的欄目。本欄目將陸續刊登家長們在加拿大育兒的心得。也歡迎讀者朋友們投稿,和大家一起討論分享自己的經驗和體會。

(大紀元記者高雲林報導)Robin有兩個兒子,小兒子 Allan 還有3個月就滿4週歲了。談起聰明可愛的小兒子,Robin的眼神立刻柔和起來,慈愛之情溢於言表。

小Allan出生在加拿大,從小就接受西方教育,Robin發現海外的教育與國內大不相同。在幼兒園裡,西人老師對待孩子像朋友一樣,會蹲下來和他們說話,或單腿跪在地上扶著孩子的肩膀說:「嗨,我的朋友,你怎麼了?」孩子犯了錯誤,老師也會說:「親愛的,我可以幫助你嗎?」孩子感覺自己就像大人一樣,充滿自信。

可是回到家裏,習慣了東方人管孩子的方式,Robin經常不許兒子動這動那,兒子非常委屈。小Allan想不通,在幼兒園裡每個老師和小朋友都很和善的和他說話,怎麼回到家就不一樣了呢?

從孩子的沮喪,Robin意識到要改變一下自己的教育方式了,再不能像在大陸那樣衝著孩子大吼大叫了,之後Robin遇到事情時,都會耐心的和小Allan談,而不再用家長式的命令。慢慢的他發現小Allan也變得聽話懂事起來。

一次,Robin對孩子說:「我這個電腦不能動,裡邊有很重要的文件,如果文件弄丟了,我的上司就要懲罰我了。」 小Allan聽後乖乖地說:「哦,那我就不動了。」

Robin要去看望住院的朋友,就對兒子說:「叔叔需要爸爸的幫助。」小Allan就關切地問:「那個叔叔受傷了嗎?」他覺得叔叔需要幫助是有原因的。Robin說:「現在叔叔很需要我幫助,幫助完叔叔,我再回來陪你好嗎?」 小Allan想了想,痛快地答應了。

小Allan也有撒謊的時候, Robin知道後不再像過去那樣大聲呵斥,而是慢慢地和他講道理。

有一次,Robin看見小Allan拿了兩塊糖,卻說只拿了一塊,而且攥在手裡不讓看。Robin見他撒謊,非常著急,但卻平和的說:「你一定要讓我看看是幾塊。」沒辦法,小Allan只得把手張開。Robin不動氣的說:「這一袋糖都是你的,你拿多少一定告訴爸爸,但你不可以拿了兩塊只說一塊。」 小Allan明白了不能騙爸爸的道理,以後再也不撒謊了。

Robin說,幼兒就是一張白紙,分辨不清好壞,大人說甚麼就會照著學。大人稍微一不注意,或許壞的東西很容易就讓孩子學會了。有一次,Robin的太太隨口說了一句「你走開」,小Allan馬上就學會了,也跟著說「你走開」。大人說些不禮貌的話,如「閉嘴」,他也跟著學。

Robin覺得中國人應借鑒西方那種平等對待孩子的態度,像對待好朋友一樣,尊重他們,有問題時徵詢對方意見。他認為在西方國家教育孩子,完全用中國那套是行不通的,那樣會和孩子產生隔閡,孩子也不一定願意把內心的話說出來。但他對西方人過分放縱孩子的方式不太認同。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related article
  • (大紀元記者文芳編譯報導)米麗在安省康山上幼兒園。當她朋友把《維爾多在哪裏》放回地毯時,她皺著鼻子、雙手交叉。這是幼兒園的自由選書時間,她喜歡的《棕熊、棕熊》,但她的同學卻置之不理,她覺得他們的選擇很傻。
  • (大紀元記者肖甜綜合報導)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接受鼓勵而產生自信心是非常重要的成長內容,是父母應時刻關注的步驟。孩子的自信心不是與生俱來的,是在點點滴滴的生活實踐過程中積累形成的,下面的這些貼士將讓父母幫助自己的孩子建立自信。
  • 有不少香港人家庭透過BN(O)簽證(英國國民(海外)護照)移居英國,當中家長最為關心的就是教育問題,許多家庭是為了孩子的教育而選擇移民。移民英國的港爸Gordon Lam,兩個女兒和一個兒子來到英國讀中學,即將升讀大學,究竟他們需負擔的教育成本有多少,一家人要怎樣應對龐大的教育支出呢?
  • 為何小孩曾經那麼乖巧可愛,長成青少年卻完全變個人?愛唱反調、愛理不理,甚至突然一句話就暴怒!完全不知該怎麼相處?
  • 美國佛州一位母親說,作為家長,她的職責就是做孩子的「啦啦隊長」,並拒絕成為他們的朋友或「直升機父母」,否則你將培養不出有韌性的孩子。
  • 漫無目的的育兒,是一件非常慌亂的事。有了孩子後的每一天,我們都要面對許多抉擇:替孩子準備什麼食物?找什麼學校?玩什麼運動?如果父母心無定性,總是猶豫不決或朝令夕改,家庭就會陷入各種混亂。
  • 絨毛玩具
    六歲之前還是處於自我為中心的時期,沒有所謂的「他我概念」,如果這時強迫孩子分享,其實是搶劫的行為,要讓孩子懂得「分享」,應該先滿足孩子的占有欲,然後藉由模仿、身教、品格教育,逐漸成形。
  • 很多媽媽問我,現在孩子精得很,挑戰叛逆的語言一堆,連很小的孩子都會挑戰權威,好難教!情緒就像一顆球,孩子丟出來,當爸媽的應該要適時轉化這些脾氣,千萬不要用情緒硬碰硬,不然過一陣子你就會在孩子身上發現自己的影子。
  • 當孩子表現得不如我們所預期,我們感到生氣,而對著孩子指責、批評、責罵或威脅……但我們如此反應,除了宣洩自己的情緒外,對孩子的幫助到底有多大?
  • 良好的親子溝通,可培養小孩願意訴說的習慣。(Shutterstock)
    不少父母師長總是摸不透:為何孩子老愛對立反抗?也常為這種行為的教育問題而犯愁。針對這類惱人的問題,臨床心理師釐清常見的教育迷思與誤區,並提供三招教養祕訣,指引如何有效經營良好互動,化解劍拔弩張的危機。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