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老的潭柘寺
北京最早的一座寺廟,是建於西晉永嘉元年(西元307年)的潭柘寺。因為年代久遠,因此先後有「嘉福寺」、「龍泉寺」、「大萬壽寺」以及康熙皇帝所賜的「岫雲寺」等寺名,但民間從古至今只稱其為「潭柘寺」。
原來,潭柘寺在民間一直有這樣一個傳說,當年佛教華嚴宗高僧華嚴和尚居住在幽州城北「持《華嚴經》以為淨業」,「其所誦時,一城皆聞之,如在庭廡之下」,於是很多信徒踴躍捐助,助其在幽州開山立宗。
所以,華嚴祖師就找當時的幽州都督張仁願求建寺之地,張仁願隨華嚴祖師來到其早已選好的寺址--嘉福寺附近的西山坡,張稱:「此是有主之地我不好擅自做主。」
於是就把姜、劉兩家地主找來協商,兩家本不想給,但看在張仁願的面子上對華嚴祖師說:「和尚準備要多少土地。」華嚴祖師知二人是當地擁有無數良田的大地主,就取出蓋自己蒲團的毯子對二人道:「不多不多,兩位施主可否割這一毯之地與我?」
姜、劉兩地主一看只是一塊毯子大小,忙不迭的答應並請張仁願做中人。此時,華嚴祖師把手中布毯往空中一拋,只見布毯飄在空中越來越大,似乎大到遮天蔽日,兩地主忙喊:「夠了,夠了!請大師慈悲,不要讓它再大了!」
華嚴祖師含笑看了二人一眼說:「落!」於是毯子就落下來了,蓋住一座大山。張仁願對兩人道:「這一毯之地就讓與華嚴大師,二位可不要反悔。」二人一看真佛在此,哪敢反悔。於是,華嚴祖師就在此地以破敗了的嘉福寺為中心,重建寺廟,修築殿宇,擴建寺院。
因寺院後山有兩股豐盛的泉水,一眼名為「龍泉」,一眼名為「泓泉」,兩股泉水在後山的龍潭合流後,流經寺院,向南流去,不僅滿足了寺院日常的生活用水,而且還能灌溉附近大片的土地農田,故華嚴大師命名此寺為「龍泉寺」。
但華嚴祖師以一毯之地建寺的大神通卻廣為流傳,當地民間稱此寺為「毯遮寺」,漸漸地「毯遮寺」就演變成「潭柘寺」了。
現潭柘寺占地共13.7公頃,有房舍943間,其中古建殿堂638間,其殿、堂、閣、齋、軒、亭、樓、壇等,不僅保持明清時期的建築風貌,且所有殿堂建築等隨山勢高低坐北朝南而建,錯落有致。其主要建築可分為中、東、西三路,東、西兩側基本對稱而建,整個建築群還充分體現出中國古建築的美學原則。
進潭柘寺首先映入眼簾的就是一座3樓4柱的高大木牌坊,牌樓前有一對雄壯威武的石獅,二株枝葉相互搭攏的古松亦盤橫於牌樓前,過牌坊有名「懷遠橋」的單孔石拱橋,橋後是山門。
走進山門,一條中路如中軸線一般縱貫其中,主體建築有山門、天王殿、大雄寶殿、齋堂和毗盧閣。天王殿是位於山門內中路的第一座大殿,殿中供彌勒像,背面供韋馱像,兩側塑高約3米的四大天王神像。
天王殿兩旁為鐘鼓樓,後面是大雄寶殿。寶殿面闊五間,重簷廡殿頂,黃琉璃瓦綠剪邊,上簷額題「清靜莊嚴」,下簷額題「福海珠輪」。正脊兩端各有一巨型碧綠的琉璃鴟吻,上繫以金光閃閃的鎏金長鏈。
殿內正中供奉碩大的釋加牟尼佛像,神態莊嚴,後有背光,背光上雕飾有大鵬金翅鳥、龍女、獅、象、羊、火焰紋等。佛像左右分立「阿難」、 「伽葉」像,均為清代遺物。
大雄寶殿後為和尚們吃飯的齋堂院,堂後有三聖殿,但此二殿均已拆除。只剩兩株娑羅樹和兩株銀杏樹,樹體高大。中軸線終點是一座樓閣式的建築,名毗盧閣,高二層,木結構。站在毗盧閣上縱目遠眺,寺廟及遠山盡收眼底。
寺院東路由庭院式建築組成,有方丈院、延清閣和清代皇帝的行宮院。行宮院內有萬壽宮、太后宮,院中幽靜雅致、碧瓦朱欄、流泉淙淙、修竹茂盛,頗有江南園林意境。
院中一座方形名為「猗玕亭」的流杯亭,亭內巨大的漢白玉石基上雕琢有彎彎曲曲的蟠龍形水道,當泉水流過時,放入帶耳的酒杯,任其隨水漂浮旋轉,止於某處,取而飲之,並飲酒作詩,這就是中國古代有名的「曲水流觴」習俗。
寺院西路大多是寺院式的殿堂,主要建築有戒壇、觀音殿和龍王殿等等,一層層排列,瑰麗堂皇。戒壇是和尚們受戒之處,臺上有釋迦牟尼像,像前有三把椅子,兩側各有一長凳,是三師七證的坐處;觀音殿是全寺最高處,上有乾隆手書蓮界慈航,內供觀世音菩薩,斂目合十,雋秀端莊。
此外,還有位於山門外山坡上的安樂堂,和建於後山的少師靜室、歇心亭、龍潭、御碑及有磚塔、石塔71座的上、下塔院等。整個建築群顯得規矩、嚴整、主次分明、層次清晰。
潭柘寺不僅有著莊嚴、華美的寺院殿堂,更有鍍金鴟帶、金代詩碣、清代肉身佛等眾多鎮寺寶物。
在潭柘寺大雄寶殿正脊兩端各有一巨型碧綠的琉璃鴟吻,這是元代遺物,上繫以金光閃閃的鎏金長鏈。傳說鴟吻是龍的九子之一,屬水、剋火,故而置於屋脊以鎮免火災。
相傳,康熙皇帝初來潭柘寺時,站在大雄寶殿放眼望去,只見殿頂那對碧綠的鴟吻正躍躍欲動,似乎大有破空欲飛之勢,於是忙命人打造金鏈將其鎖住並插一劍,今鴟吻上那「鍍金劍光吻帶」正是當初康熙所賜。
此外,在天王殿前和東跨院北房西次間各有一口大銅鍋,也是鎮寺之寶。殿前那口大鍋直徑1.85米、深1.1米,另一口則直徑4米、深2米,分別是和尚們炒菜、做飯所用。
做飯的鍋一次煮粥能放米十石,需十六個小時才能煮熟。由於鍋大底厚,文火慢熬,故而熬煮的粥既粘且香。關於這兩口鍋,還有「潑砂不漏米」之說,原來,鍋底有一個凹陷的「容砂器」,隨著熬粥時的不斷攪動,米中的砂石會沉積到鍋底的凹陷處。
古有「潭柘寺的和尚數不清」的說法,指寺院中常住的和尚三千,遊方無名和尚無數。所以,過去潭柘寺周圍有365個村莊,所產的糧食都要供潭柘寺和尚吃用才行。
據說潭柘寺一天用的糧食,為一個村莊所產糧食的總和,這樣就又有了「潭柘寺和尚一天吃一個村莊」的說法。
潭柘寺觀音殿西側有龍王殿還有一條寶魚,就是殿前廊上那一條長1.7米、重150公斤的石魚。此石魚是一天夜間天下大雨時從天而降,落在院中的,敲擊這條顏色似銅的石魚可發出五音。
傳說,此石魚曾是龍王送給玉帝的南海龍宮之寶,石魚身上十三個部位代表十三個省,哪省有旱情,敲擊該省部位便可降雨。一次人間大旱、萬民受災,潭柘寺僧人可憐眾生便向蒼天祈禱,便有了玉帝送寶魚給人間消災的一段傳奇。
「先有潭柘寺,後有北京城。」這座有著悠久歷史的寺院確實不同凡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