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11年06月05日訊】(大紀元記者楊曉慧馬來西亞巴生報導)6月4日,雪蘭莪州(簡稱雪州)旅遊局在巴生百年曆史皇城舉行了雪州遺產攝影嘉年華。當天在巴生哥打橋(Jambatan Kota Klang)展出長達181公尺的237幅照片,成功被列入馬來西亞記錄大全,成為全馬最長的圖片展。
這次圖片展中派上用場的圖片是來自巴生市議會(Majlis Perbandaran Klang)私人收藏以及攝影人出版社(Photo Creator Publication)所提供。為了介紹巴生皇城,攝影協會拍攝了許多被大家忽略了的巴生城市照片,展現其美麗和真實的一面。
哥打橋見證許多巴生歷史事件
雪州旅遊局總經理努魯艾喜津在致詞時指出,巴生哥打橋建於1957年,全長182公尺,如今在橋上舉行最長的圖片展,成功被列入大馬記錄大全。
「這也是給予著名的巴生哥打雙層橋一個致敬,該橋過去見證了許多巴生的歷史事件。」
百年皇城曾是主要貿易中心
大臣丹斯里卡立表示感到十分榮幸,因為能參加一項雖然簡單但富有創意和具重大意義的節目。
卡立認為,百年曆史皇城——巴生是一個必須到訪的城市,因為對雪蘭莪州的人民來說它擁有歷史的重大意義。在一百年前,巴生當時是雪蘭莪州甚至是馬來西亞的主要貿易中心。巴生所擁有的歷史特色,包括華人新村如何在巴生開始發展,馬來社會如何開始在河岸落地,以及印裔社會如何從印度被帶到巴生港口扎根。
卡立指出,雪州政府總是想著如何最好地推廣和確定巴生為雪州的主要城鎮之一。
「我很遺憾,因為我試圖淨化巴生河,但聯邦政府非常有興趣與雪州政府合作,為巴生河發展基金做出貢獻。因此,沒有來自聯邦政府的支持,我們無法繼續我們的項目。因此,在這兩三個月內,我們將公佈數個可被稱為巴生河流域的發展合作,或「大吉隆坡」(Greater Kuala Lumpur)的項目,但是我們認為是一項巴生河流域的發展項目,巴生將成為重點。」
中央政府還未給予巴生市民第三座橋。因此卡立指出,巴生市民必須進行大規模運動,以確保一定要把第三座橋建起來,這將加速巴生河的發展。
致力發展巴生為文化中心
巴生有許多特產是眾所周知,包括印度同胞在巴生南區敦姑哥拉娜路(Jalan Tengku Kelana)的小印度(Little India);華人同胞成功推廣肉骨茶美食到全世界。他說:「我希望我們要發展這文化中心的努力能夠實現。雖然這需要耗很多時間,但是我們不能停止我們的努力。」
卡立在記者招待會上形容巴生是一顆還未被擦亮的寶石。它需要被修飾的寶石,以讓它重新閃耀。這是一個富有資源和有趣的城市,我們必須讓它成為一個在雪蘭莪州突出的城市。
他補充道:「我們必須要加速復原和淨化巴生河的項目,包括建造馬來人,華人和印度人的文化中心,以給於巴生一個新的里程碑,創造城市新願景。」
出席見證這一歷史時刻的包括雪州大臣丹斯里卡立(Y.A.B Tan Sri Dato』 Seri Abdul Khalid Bin Ibrahim)、雪州議長拿督鄧章欽、雪州(掌管旅遊、消費人與環境)行政議員黃潔冰及雪州旅遊局總經理努魯艾喜津(Noorul Ashikin Mohd Din)、巴生縣族長拿督哈芝阿都干尼(Yang Dihormati Dato』Setia Diraja Dato』Haji Abdul Ghani bin Pateh Akhir)。大馬記錄大全董事經理拿督黃罕榮(Datuk Danny Ooi),也親自出席嘉年華頒發證書給主辦單位。
出席遺產攝影嘉年華推介禮的嘉賓包括,雪州大臣丹斯里卡立(中)、雪州議長拿督鄧章欽(左三)、雪州行政議員黃潔冰(右三)、雪州旅遊局總經理努魯艾喜津(左二)、巴生縣族長拿督哈芝阿都干尼(右二)、大馬記錄大全董事經理拿督黃罕榮(右一)。(攝影: 楊曉慧 / 大紀元)
新聞背景
巴生(Klang)是馬來西亞雪蘭莪州的一個海港城鎮,也是雪蘭莪州的舊首府,位於馬來西亞首都吉隆坡西部約32公里處,瀕臨馬六甲海峽。
巴生普遍以其港口(巴生港口,馬來西亞第一大海港)聞名。巴生華人以福建人居多,所以福建話(閩南語)是當地流行的方言,同時也以當地福建小吃肉骨茶聞名世界。
根據巴生市議會和雪蘭莪旅遊局小冊子介紹,巴生是雪蘭莪州內歷史最悠久的其中一個城市,其歷史追溯比首都吉隆坡及現今首府莎亞南還要悠久。在1901年,巴生成為蘇丹蘇萊曼(蘇丹阿勞汀蘇萊曼莎)的皇城。今天巴生雖然已不再是州首府或州統治者的主要居住地點,但它依然是巴生縣的經濟與政治行政中心,更是全雪蘭莪州文化古蹟最多的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