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11年06月25日訊】(大紀元記者李曉宇綜合報導)溫家寶週四(6月24日)在《金融時報》上撰文表示,中國物價水平目前處於可控空間,當局對抑制中國通貨膨脹有信心。此言一出,股市大漲。不過,大陸官方業內人士認為這只是溫出訪歐洲的外交公關;金融界的分析師也警告不應視此為政策轉向信號。
業內人士:溫言乃公關需要
大陸一些有官方背景的業內人士認為,這只是溫家寶出訪歐洲的一種慣常公關外交策略,因國際社會對中國通脹高度關注,溫家寶撰文意在打消國際社會疑慮。
路透社引用一位不願具名的資深經濟學家稱,目前國際社會對中國的通脹高度關注,溫家寶撰文更多是一種公關上的需要,與政策是否放鬆並沒有必然的聯繫。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研究員王軍亦認為,中國領導人出訪前配合外交方面的需要發表一些文章沒有甚麼特別。他說:「最多可能理解為貨幣政策可能不會再緊,至少加息上調存准的頻率沒那麼多,但得不出政策可能放鬆的信號。」
另一位不具名的研究宏觀政策的中共官員也認為:「僅憑一篇出訪前的領導人文章,且隻字片言的內表述很難得到實質性結論,很多時間是市場過分解讀或者誤讀,講話本身或許並沒有那麼多的含義。」
分析師:難言政策轉向
美林美銀經濟學家陸挺表示,溫家寶之所以如此正面,是由於他是在金融時報上面對海外讀者發表的言論。他說:「儘管溫家寶發表了一些正面訊息,但預期中國政府將很快轉變其政策立場則可能是錯誤的。」
交通銀行宏觀分析師陸志明亦持同樣看法。他說:「(溫的文章)宣傳性的吧。通脹重心已經上升,即便小幅回落又有多少價值?」
中共官方也證實物價高位運行。自去年11月中國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創出5.1%的新高以後,今年CPI已經連續三個月位居5%以上,且5月CPI創出34個月新高5.5%。目前分析師普遍預期6月通脹將見頂,或達6%以上。
外媒:通脹噩夢揮之難去
彭博資訊6月15日的報導說,中國的通貨膨脹壓力尚未被自去年9月以來的四次加息遏制住,食品價格可能進一步推高,這彰顯了暫停實施貨幣緊縮政策有可能造成的危險。報導援引瑞穗證券亞洲有限公司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沈建光的話說,中國在遏制物價上漲方面仍有很長的路要走,經濟增長速度需要放慢下來。他預計中國今年還會有兩次加息。
美聯社6月14日的報導援引經濟諮詢機構IHS Global Insight一份研究報告中的話說,中國目前面臨著價格上漲勢頭從食品領域蔓延到更廣泛領域的危險,5月份非食品領域的通貨膨脹出現顯著加速之勢,這推高了總體通脹率。而通貨膨脹率居高不下使中共的決策者感到沮喪,他們一直試圖通過宣稱將控制物價作為首要任務來安撫公眾情緒。
紐約時報報導說,中國決策者在玩一種微妙的平衡遊戲,他們既要投放足夠多的人民幣來購買美元以抑制人民幣升值,但又不能投放過多以至於助長通貨膨脹。與此同時中國家庭實際上減少了在銀行的存款,這顯示許多家庭可能認為用銀行存款賺取低於通脹率的利息收入是個壞主意,把錢投在已經價格高漲的房地產、黃金和其他實物資產上可能是更好的選擇。報導說,老百姓的這種做法預計會增加中國的通貨膨脹壓力。
上海證券宏觀分析師胡月曉指出,通貨膨脹在中國已不僅是經濟現象,而且還影響到了社會的情緒。房價久控不下,通貨膨脹也起來,社會的不滿情緒進一步被激化。
中國經濟硬著陸的誘因
部份投資者擔心,中國經濟正在滑向硬著陸。成功預言美國樓市危機的美國經濟學家魯比尼(Nouriel Roubini)認為,由於投資過剩,中國有「很大可能性」在2013年後遭遇經濟硬著陸。
可能造成中國經濟硬著陸的主要風險是房地產市場的崩盤,以及銀行業遭遇危機。中國的銀行業易遭受壞賬上升的打擊。瑞士信貸表示,當房價下跌遭遇中國經濟放緩和地方政府債務違約上升時,中國將遭遇「驚濤駭浪的」危機,導致房地產不良貸款攀昇至9,210億元人民幣(1,425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