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11年06月15日訊】『我9歲的兒子離家出走了‧‧‧‧‧‧』,剛聽到好朋友小雯宣布這個消息時,我著實嚇了一跳。『幾分鐘後,他從10樓樓梯間走了下來,讓心急如焚的我逮個正著‧‧‧‧‧‧』,大喘氣後,小雯說出的另一句話讓我懸在半截的心終於鬆懈下來。
提起兒子出走的原因,小雯忿忿而又饒有餘驚地說『都是遊戲機惹的禍,兒子玩游戲玩了一個多小時,我說不能再玩了,然後就把遊戲機奪了過來。他氣得鼓鼓的, 臉脹得通紅,趁我們一不注意就跑出門去。我本來以為他躲在門外,趕緊推門出去找他,但已不見他的蹤影,就樓上樓下上下亂竄到處找。當時我腦子發沉,嗓子發緊,心裡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就在我即將崩潰的時候,只見他從樓梯上探頭探腦 地走下來了,我趕緊一把抓住他。』
這一場離家出走的虛驚終於以小雯兒子自己走回家而圓滿收場,但其也反映了一個容易被家長忽視而又異常重要的兒童成長心裡問題—-情緒智力。不久後我在圖 書館看到一本專門寫兒童心理的書中有這樣一句話:「情緒智力影響終身」。書中提到,家長一般分為忽視型、反對型、和放任型三種類型。作為家長一定要正視兒童情緒,不可忽視和淡化。『不是所有負面情緒都是有「毒」的,父母往往專著於如何度過情緒,而沒有將重點放在情緒本身,拚命指責、壓抑孩子表達情緒的父母,以為對子女百般保護,堅持不讓他們受到情緒的傷害,其實是剝奪了孩子表達和調整感情的機會。父母應瞭解自己的情緒,並以建設性方式去表達憤怒、悲哀和恐懼才能成為孩子的學習榜樣,架起高EQ橋樑。察覺情緒,傾聽孩子的感受,不只用耳朵去聆聽,最要緊的是以孩子的角度去理解並用雙眼去觀察孩子的情緒。』
該書還針對如何解決孩子情緒困擾方面為家長們提出了一些建議,一要設立規範,讓孩子明白什麼是不正確行為;二要確定目的,解決問題;三要鼓勵孩子多思考;四要評估建議並予以解答;五為幫助孩子選定解決方式。
作為一個孩子,尤其在美國文化中長大的孩子,在他們的頭腦裡不像國內孩子從小就被要求絕對服從,要聽老師的話,要聽家長的話。反之他們被鼓勵獨立思考,有自己的見解,所以這些孩子一旦有情緒就會即時宣洩,直率的表達可以使父母瞭解孩子的心理需求,但也使兒童不能隱忍,情緒困擾問題得以擴張。
怎樣平衡這種文化教育衝突也是當前在美華裔家長們要補的一堂重要課程。看完這本書,我趕緊拿出借書證把它從圖書館借出來,給小雯打了電話,告訴她自己已為她找到了解決兒子出走問題的好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