駭客上身 IMF恐受重創

標籤:

【大紀元6月13日報導】(中央社華盛頓11日綜合外電報導)監管全球金融系統的國際貨幣基金(IMF)已成為網路攻擊的最新目標。這次攻擊據信與外國政府有關,目的是竊取電子郵件和其他敏感文件,堪稱對安全系統的「非常重大破壞」。

國際貨幣基金有187個會員國,擁有世界各國財政狀況及市場波動的詳細資訊,近幾個月來是歐元區債務危機處理先鋒。

據「紐約時報」(New York Times)報導,IMF高層官員表示,這項攻擊早在IMF前總裁史特勞斯卡恩(Dominique Strauss-Kahn)性侵醜聞爆發前即開始,時間長達數月,複雜而且嚴重。有官員形容:「這造成非常嚴重的破壞。」

這些官員並未透露可能的攻擊來源,但報導指出,攻擊可能是透過魚叉式網路釣魚(spear-phishing)。這種攻擊方法誘導用戶點選惡意網路連結,或開啟可能提供外界內部網路使用權的程式。

紐時指出,總部位於IMF對街的世界銀行(WorldBank),為防範相同事件,已截斷連結兩機構的網路連線。

IMF發言人霍利(David Hawley)表示:「目前內部運作正常。我可以證實我們正在調查這起事件,但我無權對這起網路安全事件多加說明。」

彭博社(Bloomberg News)報導,IMF電腦系統遭「可能與外國政府有關」的駭客攻擊,「造成IMF電子郵件及其他資料消失」。

彭博社取得國際貨幣基金資訊長巴默(JonathanPalmer)於本月8日寄給員工的電子郵件,信中警告,在該機構電腦受到「危害」後,員工應加以警惕。

網路安全專家凱勒曼(Tom Kellerman)今天告訴路透社,駭客攻擊國際貨幣基金是為安裝軟體,讓某個國家在IMF的網路之中有個「數位內線」(digital insider presence)。

曾為IMF及世界銀行(World Bank)工作過的凱勒曼也是國際網路安全保護聯盟(International Cyber Security Protection)的董事,他指出:「這是鎖定目標的攻擊。」

國土安全部顧問委員會(Department of HomelandSecurity Advisory Council)成員莫斯(Jeff Moss)表示,他認為這起攻擊是為了幫助某個國家,目的是要竊取關於IMF重要策略的敏感資訊,或使這個組織陷入窘境以削弱其影響力。

也是網際網路名稱與號碼分配組織(ICANN)安全長的莫斯表示,這可能激發對其他大型機構的網路攻擊行動。他說:「如果無法逮到他們,我擔心這可能會激發其他人大膽嘗試。」

專家表示,全世界遭遇的網路安全威脅與日俱增。美國中央情報局長潘內達(Leon Panetta)本週就在國會表示,美國面臨受到癱瘓性網路攻擊的「真正可能性」。

他說,「我們遭遇的下次珍珠港(Pearl Harbor)事件」,可能是網路攻擊,這種攻擊將「癱瘓我們的電力系統、電網、安全系統、金融系統和政府系統」。

過去3個月,谷歌公司(Google Inc.)、索尼公司(Sony Corp.)、洛克希德馬丁公司(LockheedMartin Corp.)、花旗集團(Citigroup Inc.)以及英國國家醫療保健服務(NHS)陸續傳出遭駭客入侵,如今連IMF也遭到滲透。

美國聯邦調查局(FBI)表示,會加強打擊犯罪集團、產業間諜和國外政府所發動的網路攻擊。

本月10日,西班牙警方逮捕可能為駭客集團「匿名者」(Anonymous)成員的3名男子,並指控他們實行對政府和索尼公司所屬網站和萬事達卡公司(MasterCardInc.)的攻擊行動。(譯者:中央社張詠晴)

相關新聞
駭客集團大規模攻擊 網路三聚氰胺字眼
聲援維基解密 駭客集團竄起
支持維基解密駭客集團成員被捕
【2024年終特輯】芯片戰涉深水區 華為遭重擊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