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11年05月03日訊】4月19日,中共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副部長楊志明表示,要努力實現最低工資標準年均增長13%以上的目標,但這也許是一個空頭支票式的欺騙性宣傳,而這種事情在中國並不是第一次發生。
相對高通脹,工人們的工資總是後知後覺,上漲的幅度遠跟不上通脹的程度,靈敏度也如烏龜比兔子,通脹已經絕塵而去,工資才會稍動一下。不過,最近有一個似乎聽起來很美的消息。
4月19日,中共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副部長楊志明在全國勞動關係工作會議上表示,要努力實現最低工資標準年均增長13%以上,職工工資年均增長15%,在十二五期間實現職工工資增長翻番。
這意味著,工資將在5年內翻一番。
對廣大職工來說,這無疑是個好消息,每一個人都希望自己能漲工資,在當前嚴重通脹的情況下,能生活得更有點尊嚴。不怪乎這一話題的帖子在一些論壇上獲得大量點擊,一度火熱。
中共長期壓制職工工資上漲
長期以來,中共一直在壓制職工工資的上漲,甚至配合和幫助一些外來投資者壓低工人工資,從而能夠利用勞動力廉價的優勢更多的招商引資。
曾經有一些工廠老闆在工人的抗爭下同意漲工資,然而由於中共政府怕工人工資增加了,其他想投資的老闆不來,使當地招商引資有困難,因此反而進行干預壓制。
如2010年9月9日,佳能大連有限公司的中方管理層與工會主席答應了員工提出的一些條件,包括漲工資。隨後,中共政府控制的開發區管委會與總工會介入,表示不能答應漲薪要求,並聲稱按法律規定,「罷工非法」。
職工工資收入長期低下
在中共的有意壓制下,中國職工收入雖然相比以往從絕對值有大幅上漲,但從購買力上看,當年工人工資每月30元就可以顧得上生活,現在每月1,000元日子都過得很緊張。
從勞動者工資收入占GDP(國內生產總值)比例來看,中國職工大多數沒有享受到中國經濟發展的成果,中國社會科學院已退休的研究員李志寧曾對此作過深入的研究和計算。
從1952年到1957年,中國勞動者工資占GDP比例在14~21%之間,1958年開始的「大躍進」盛行浮誇風,GDP數字及工資水平與此前相比迅速上漲,儘管中國餓死了約4千萬人,但這一比例在1961年增長到接近30%。隨後這一比例逐年下降,最後相對穩定在約20%左右;1990年以後,隨著中共貪污腐敗伴隨改革開放的深化,中國勞動者工資占GDP比例又開始逐年下降。根據中國社科院的一份報告,1992年到2007年的15年間,中國職工工資報酬所佔GDP的比重降低了12%。
近些年來,中國勞動者工資占GDP比例維持在大約8~12%的水平。
而在發達國家,大部分勞動者工資占GDP比例都在45%以上,美國、英國、日本更是高達55%左右。據經濟學家朗鹹平計算,東南亞包括菲律賓、泰國大約是28%,儘管非洲都在20%以下,但也遠遠超過中國8%的水平。
相比之下,中國勞動者工資占GDP比例相當低,且逐年下降更是讓人痛心。在此期間,中國的權貴卻不斷增多,中共領導貪腐的程度越來越讓人瞠目。
通脹使職工收入嚴重縮水
除了工資水平低之外,近幾年通貨膨脹又使職工收入嚴重縮水,購買力大幅降低。經濟分析人士稱中共超發貨幣高達43萬億是通貨膨脹的根源。
廣州白雲區平華一家三口月收入約3,000元,如果在十年前,每月還能有些儲蓄,但近來日子已經過得緊緊巴巴了,為了孩子能讀書,夫妻兩人都要節衣縮食;以前東莞農民工700元一個月,可能每月還能存一點,現在每月1,200元可能都難有餘錢,生活還沒以前好。
工資收入的下降令出外打工的農民工產生想回家或不願外出的念頭,河南周口的李雁去年已經辭掉在廣州一間冼衣廠的工作,她說,在外辛苦一年,夫妻兩人收入也僅有3萬元左右,除去房租水電,再去除吃飯、交通、電話等費用,僅能落下數千元,兒子和老人還孤單地守在家裡沒人照顧,一點也不划算,還不如回家和兒子老人在一起,夫妻兩人辛苦一點在當地打工,怎麼說一年也能有超過一萬元的收入。
與李雁抱有同一想法的人其實並不少,2011年初,廣東沿海等地就出現了招工難的現象,許多工廠招不到工人。
中共提出漲工資的非經濟意義
為了留住現有工人以及招收新的工人,工廠老闆不得不增加工資。廣州一間鞋業的曹老闆說,去年以來,同行都不斷的給工人增加工資,他也給自己幾十名工人增加了工資,增幅在20%以上。
事實上,在一個市場經濟的條件下,通貨膨脹導致的物價上漲一定會反映到工資上去,這是市場行為導致。如果工資不漲,一些私營企業實際上就很難請到工人,年初沿海地區招工難就是這個原因。
從當前局勢來看,中共人社部這一口號的提出,也並非是為要增加職工收入那麼簡單。關注中國經濟的財經專欄作家廖仕明認為,中共這次漲工資也是順水推舟,拋出這番言論來攬功。「這實際上是中共政府看到了這個趨勢。拋出漲工資的言論,似乎是中共要求的,實際這是市場調節的必然趨勢。」
此外,在這種工資收入水平低,以及高通貨膨脹的背景下,全世界皆知的買不起房都成了次要問題,重要的是很多民眾生活出現困難,加上中共對民主維權人士的打壓,社會也不平靜。2011年2月份出現的「茉莉花革命」集會運動即令中共風聲鶴唳,而運動提出的口號之一就是「我們要工作,我們要吃飯。」
所以,也有一些經濟分析人士認為,目前人社部提出增加工資收入水平,主要是想通過這種方式平息民眾對中共政權的憤怒,降低社會對中共政權的壓力。
漲工資是畫餅嗎?
無論出於什麼目的,對於民眾來講,漲工資都是好事,錢袋鼓起來誰都高興。
但最令人擔心的是,這也許是一個空頭支票式的欺騙性宣傳,這種事情在中國並不是第一次發生。中共的一位總理就因為講話聽起來太好,而又承諾太多兌現太少,所以被稱為「影帝」。這次人社部拋出的漲工資言論會不會又是空頭支票?許多民眾在網上留言表示懷疑,「希望這次不要說話不算數。」
實際分析一下,民眾們的懷疑並非沒有道理。
企業有沒有能力連年大幅漲工資,主要取決於企業的經濟效益。一些壟斷性國企的確效益不錯,比如中石油中石化中移動。但實際情況是很多非公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勞動密集型企業利潤微薄,生存困難。比如當前在中國製造企業的平均淨利只有3%到5%,如果在產品不漲價的情況下給職工工資5年翻一番,這些企業恐怕統統都要關門,如果產品都提價了,賣不賣得出去另說,起碼造成成本推動型的通貨膨脹是一定的。
從另一方面講,對於漲工資,中國當前並沒有相關法律與公平制度的制約,從以往歷史來看,房改、漲工資、醫保等好事一定是領導、公務員與國營企業優先,特別對於政府事業單位及一些帶有壟斷性質的行業與部門來說,職工工資五年翻番並非難事。甚至有的單位平日灰色收入就多,有了職工工資五年翻番目標,乾脆可以明正言順向職工發錢。
而私營企業員工與農民工的福利往往姍姍來遲,甚至不來,漲工資能否惠及他們,實在難說。
購買力提高了嗎?
一些民眾網上留言也表示了疑問,如果單靠印鈔票來增加工資,會不會更加劇通貨膨脹? 工資果真漲了,物價是不是也「水漲船高」?
對於社會來講,工資收入高了,表明社會上可用於購買的資金多了,流動性充裕了;對於企業來講,工資收入翻番又意味著企業生產成本的大幅度增加,工廠產品價格要相應提高,加上目前通脹不斷加劇,職工工資實際購買力能否真正提高很難說。
其實收入快速增長卻又讓人感受不到增長的事情在四十年代就出現過,那時候民眾收入在幾個月內成幾百倍以上增長,最初幾塊錢一件的東西,最後要用麻袋裝上幾萬元去買,成了今天的笑話,希望此等不幸不要在中國重演,哪怕是縮微版。◇
本文轉自221期【新紀元週刊】「中國經濟觀察」欄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