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11年05月18日訊】從中學時代開始,魯迅就一直是我崇拜的偶像。原來一直以為,自己真是發自內心喜歡魯迅的文章,最近才發現,這崇拜本身,也是中共宣傳教育極力灌輸的結果,其實是強加的產物。吾輩愚鈍,悟的也晚,把人家的故意當成了自家的真心,可悲啊。
魯迅是現代大陸中國人,尤其有一定文化的中國人,繞不開的一個名字。初中的課本上就有了魯迅的文章,「風箏」、「百草園與三味書屋」、「閏土」之類,半懂不懂的,但知道是重點;高中階段的語文課,魯迅始終是重點,重點中的重點。從小說到散文再到評論,每一學期都有幾篇魯迅的文章,「藥」、「祝福」、「孔乙己」、「雪」、「故鄉」、「紀念劉和珍君」、「為了忘卻的紀念」、「費厄潑賴應該緩行」、「友邦驚詫論」等等;到了大學,只要有「大學語文」、「中國文學史」,魯迅肯定獨占一章(至少一節),他的小說、散文「阿Q正傳」之屬,肯定要認真學習的,雜文不用說了,是「匕首」、「投槍」,更得詳細研讀。如果論課本上所選文章的數目、所占的比例,魯迅肯定是獨一無二。更有那甚麼「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民族魂」、「中國革命的棋手」、「鬥士」、「巨匠」等等光環罩著。從小小孩童就開始的,長達十幾年的狂轟濫炸式的灌輸,加上考試的壓力,還有幾人能逃脫偶像崇拜的劫數,還有幾人不被其影響。如論現代文人對中國人的影響,魯迅無出其右。而這種影響,又是有意識製造出來的。
那麼,魯迅為甚麼會被中共捧為「中國革命的旗手」?魯迅到底影響了中國人甚麼呢?
魯迅既不是中共黨員,也未必完全贊同中共的主張,未必真想與中共坐一條船。這從成仿吾、郭沫若之類在抗戰全面爆發前罵魯迅「雙重反革命」、「封建餘孽」雙方激辯就可以看出來,也從毛澤東的態度可以看出來。毛澤東在篡政後回答別人關於魯迅的提問時,曾說魯迅要是放到現在,只有兩個選擇:要麼緘口,要麼蹲監獄。既然如此,為何要把他捧為「中國革命的旗手」呢?很簡單,魯迅死了,中共根本就是在利用死去的魯迅,利用魯迅的聲望、影響力和偏激的思想,並沒有把魯迅當成自己人。魯迅死了,不能發出新的聲音,不能反省自己的極端,不能為自己辯護。於是,建政前,他被當作中共收買人心、籠絡文化界、打擊國民黨的工具;建政後,他被當成灌輸黨文化、鉗制人們思想的偶像。
魯迅真正被利用的是他對中華民族五千年傳統文明的全盤否定,和他內心的黑暗與絕望。在民族虛無主義的廢墟上,加上進化論、無神論的影響,使的魯迅看不到中國的出路,看不到中國的希望,眼前一片黑暗。所以,魯迅的筆下,幾乎沒有一個清晰的正面人物,都是麻木、愚昧、懦弱、自欺、凶暴之輩,像孔乙己、祥林嫂、阿Q、華老栓等等。五千年輝煌文明史,在魯迅眼裡只是「吃人」,一筆抹殺為「暫時做穩了奴隸的時代和做奴隸而不得的時代」,所以他才「向來不憚以最壞的惡意來揣測中國人的」。即使偶有稱讚「中國的脊樑」之類暖色調,份量也很有限,不要說主流,連支流都稱不上。
人有生老病死,國有興盛衰亡,天有成住壞滅,這是天理,也是規律。明於此,就能以一個平和的心態,理性全面的看待問題,而不至於走極端。魯迅缺的恰恰就是這種在認同宇宙規律基礎上的平和與理性,因為對中國近代積弱積貧「哀其不幸,怒其不爭」而使自己走火入魔,走向更深的黑暗。從而再也看不到,中華文明五千年綿延不絕,影響整個世界的光輝。只看到中國近代闇弱的一頁,忽略了中華文明強韌、包容的巨大內涵與偉大生命力。其實就是自心中的黑子,遮住了自己洞察世界的慧眼。有人說,因其偏激,所以深刻。大謬不然,偏激與深刻毫不相干。只能說,偏激與深刻,或有可能為一人所共有。二者之間並不存在任何必然性。
魯迅文章給人的基本感覺,就是堅硬、冷峻、尖利,充滿鬥爭的意識,缺乏那種博大、包容、仁愛等正的因素,不具備引導人向上的力量。最能體現其內心世界的《野草》,充滿了孤獨、茫然、混亂、絕望等消極情緒。正如他自己形容的,這世界就是一間漆黑一團的鐵屋子,他只知道裡邊黑暗,外邊怎麼樣,他不知道,他只知道先要毀滅這個黑屋子。出於這樣對現實的體認,他能引導人往哪裏去呢?那就是否定傳統的既成的一切、毀滅傳統的既成的一切,基點是破壞,而不是修補和建設,基本是負面的、消極的因素為主導的。中共也正是在利用他這一點,為自家的全面破壞傳統、毀滅傳統文化張目。
然而,魯迅畢竟不是文痞,也不是黨棍。他的被利用是被動的,與郭沫若之類主動投靠、為虎作倀的御用文人不同。客觀而言,魯迅尚不失憂國憂民的傳統文人情懷,不失一份愛國士子的真誠,只是他開錯了藥,為中國人開了一劑地地道道的毒藥。當然,中共利用了他,而不是其他任何人,自有其必然性。因為他的思想、他的做派、他的聲望、他的影響符合了中共的要求,從這一點而言,他的被利用是必然的。
被動也罷,主動也罷,受其影響者眾,那麼就有必要認真清理清理諸種消極因素,還魯迅以本來面目,還世人從新認識的機會和覺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