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11年05月18日訊】(大紀元記者周月諦,李平多倫多報導)加拿大弗雷澤研究所(The Fraser Institute)週二(5月17日)公佈的一項最新報告稱,每年聯邦政府為新移民花掉230億,給本國納稅人造成沉重的財政負擔。報告出台後,即招來各方批評,稱報告隻言其一,不知其二。移民部表示該報告忽視了影響移民成功的重要因素,加拿大將一如既往歡迎移民。
該報告根據2006年人口普查數據庫,對1987-2004年期間新移民平均收入和納稅進行分析,發現新移民平均納稅10,340萬,比其它納稅人16,501萬幾乎少一半,但卻享受同樣政府服務,導致每個新移民要吃掉納稅人6051元的稅銀,每年總計163-236億。
報告作者之一古魯伯(Herbert Grubel)稱,對於這一問題,政府應分析原因並提出解決方案,出台更合理的移民篩選政策,加拿大不能為他人作嫁裳,一味做善事。
移民部 加經濟需要大量移民
聯邦移民部發言人凱麗。弗雷澤女士(Kelli Fraser)告訴大紀元:「政府將繼續歡迎新移民。絕大部份的移民工作勤奮、遵紀守法,熱衷於為加國社會做貢獻。
加國的經濟復甦後,需要大量的合法移民,才能使我們的勞工市場蓬勃發展。同時,政府將繼續幫助移民與家庭團聚,向難民提供援助。加拿大人的生育率低,缺乏勞動力。在今後5年裡,勞工市場的所有增長都來自移民。一些省份與加拿大咨議局(Conference Board of Canada)曾呼籲政府增加移民,從而帶動經濟與人口增長。」
她表示,這份報告忽略了一個影響移民成功的重要因素。幾乎所有的移民(不僅是經濟類移民)在加拿大的時間越長,就業情況越好,擁有加拿大工作經驗、曾接受加拿大教育的移民更是如此。
反對者:移民夢想不能用金錢衡量
加拿大Dominion研究所創辦人之一格裡夫斯(Rudyard Griffiths)表示,報告數據應該是真的,但只道出一部份事實。因為移民政策根本沒有甚麼成本,語言服務、技能認證和培訓都沒有投太多成本。
格裡夫斯表示,至於有人抱怨家庭團聚類移民吃掉納稅人稅銀,但今年25萬移民指標中這類移民指標也只佔1.1萬。真正的問題是:這25萬移民中,其實只有6萬移民是技術或專業移民,其他都是附屬移民。
多倫多華裔移民律師龍瑩(Elizabeth Long)告訴大紀元:「人們不能用繳稅的多少來衡量一個人對社會的價值。我們需要有人開計程車、打掃房子、照顧孩子、生產貨品,他們的收入比較少,工作同樣有價值。新移民少繳稅,不代表他們的工作價值比較低。這份研究報告沒有任何價值,是虛假的。不仔細看報告內容的人,可能會對加國的移民現狀產生錯誤認識。」
她認為報告中提到的很多數字都是假設,沒有事實根據。例一:報告稱新移民比本土人獲得更多的教育服務,這種說法不成立。很多新移民來加拿大之前,就受過教育。即使在加國進一步深造,必須付額外的國際學生費,不會給納稅人帶來負擔。例二:報告中提到,新移民與本土人使用同樣多的醫療服務。實際上並非如此。大部份新移民都比較年輕,不需要很多醫療服務。
龍瑩表示,新移民繳稅比較少主要有3個原因:「第一,比較多的移民登陸後,離開加國,不在境內購買商品。第二,新移民的平均收入低於本土人,依照加國稅務制度,低收入者可少繳稅。第三,大部份新移民有子女,政府對父母提供減稅待遇。相比之下,更多本土人不願生孩子,無法享受這些待遇。」
龍瑩補充,加拿大的人口逐年下降、高齡化,需要比較年輕的新移民。政府向安居服務撥款時,創造就業機會,本土人也獲得一些職位。
報告作者:移民篩選應收緊
該報告指出,移民政策也有積極一面,如年輕移民為本國人口老齡化社會服務繳納稅銀;新移民承擔了許多本地人不願意從事的低收入工作;加拿大吸引新移民分享財富贏得國際讚譽;新移民豐富本國文化;新移民未來一代成長起來,生活達到甚至超過平均水平後會回報社會等。
對此,古魯伯和經濟顧問格萊迪(Patrick Grady)指出,這些都不是排除收緊移民篩選政策和掩蓋經濟損失的理由。
古魯伯本人1956年從德國身無分文首次移民到美國,然後再到加拿大。他表示,自己並不是反對移民政策,只是認為移民也應為社會福利貢獻該貢獻的,政府應吸收本國僱主真正需要的技術移民,新移民在擔保父母或祖母移民加拿大之前,應簽訂保證支付他們的健康和社會福利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