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11年05月17日訊】(大紀元記者方曉報導)曾被北京極力鼓吹防洪及航運效益顯著的三峽大壩運行不長時間,卻接連遭遇讓北京尷尬的情況。5月以來,三峽下三省現嚴重旱情,長江水位太淺,河道變窄等。在長江航道局工作幾十年的技術人士指出,三峽大壩導致長江中下游無法再靠天吃飯,當前長江水面枯萎;今年5月開通的大型海輪航行宣告失敗,被禁航。長江水利委員會官員對媒體稱,三峽大壩的建設加重乾旱,因為它掐斷了下游的水流量。
首次開通海輪即告失敗 禁航
近日,英國《電訊報》報導,5月初,長江中游的武漢市附近發生兩艘船擱淺事故。因為水位太淺,長江管理處已關閉了武漢上游一段140英里的河道,禁止遠洋輪船航行。據稱長江的某些主要河道也比去年窄了160英尺。
一位長江航道局的專業人士張先生對《大紀元》透露,長江航道局今年5月第一次開通海輪航行——從上海過來的大型輪船,也是為經濟服務。但遇到長江上游沒有水下來的原因,開通就不成功,結果關閉了。
「兩艘擱淺的船隻是江輪。有的船隻加大載重量,吃水就變深了,這種超吃水對長江水面影響也很大。擱淺的兩隻船就是超重的,如果海事局不按照航道尺度給船隻簽發通行證,那麼下來一條船必然會擱淺一條船。」
張先生表示:「大型海輪禁航,甚麼時候再通航是未知數。」
長江航務局官員也稱,因長江水位低原因,部分河道實行交通管制。
長江航道局專業人士質疑三峽大壩
近期,湖北等地降雨少,形成乾旱。民眾表示,當局施行人工降雨。有報導稱,長江受乾旱影響較重。受訪者表示,長江水位枯萎嚴重,與往年同期相比差異甚大。長江航道局專業人士認為,三峽大壩的存在遏制長江中下游的水流量。
17日,長江航務局的一名官員對《大紀元》記者表示,近來長江水位枯萎,與去年同期比較水位差異很大。他說:「現在航道變窄和暢通程度都是很嚴重的。」
長江航道局的專業人士張先生接受《大紀元》採訪時表示,往年的這個時候長江水位很好,一般6月份時要預防洪水來襲。而現在的長江水枯萎。上游的三峽大壩沒有降雨,還要保證三峽的供電,所以長江中下游沒有上游來的水。
張先生說:「我在航道局工作幾十年,作為技術人員,我認為長江的中下游航道,特別是中游航道,建了三峽大壩之後就不是靠天吃飯了。沒有三峽大壩之前,長江的源頭氣溫高導致化雪,洪水就來的大,上游的水就下來的多。建了三峽大壩之後,就是上游有水,也在三峽給關掉了——中下游受三峽大壩調節的。
「今天(17日)三峽大壩的水位是155.32米,就是要保證三峽工程的發電。只要上游來水多,長江的水位和河道寬度都可以改善。上游沒有來水,長江水位如何變深?航道如何變寬?長江的枯萎情況在第一線的工作人員更清楚。」張先生還指出,由於三峽大壩遏制了長江上游來的水流量,如果長江中小游靠天下雨緩解枯萎,「那要多少降雨才能使長江的水位上漲?」
《電訊報》報導引用長江管理處一高級官員的話表示,長江所受乾旱的影響是過去半世紀以來首次遇見的,並且長江水面是自2003年三峽大壩投入使用以來最低的。有人稱因為史無前例的三峽大壩改變了長江流域的地下水位,這一問題進一步惡化。官員還警告說雖然暴雨已經臨近,但它也不會給提升長江水位帶來多少作用。
報導還稱,長江水利委員會防汛抗旱辦公室調度處處長王井泉告訴《中國日報》說,三峽大壩的建設使得乾旱更加嚴重了,因為它掐斷了下游的水流量。
大紀元記者數次去電三峽開發總公司,欲瞭解詳情,被告知如果報不出找哪位人士,電話無法轉接。
中國第一大淡水湖湖面縮減82%
從去年11月以來,長江中下游冬春連旱降水持續偏少,江西省的鄱陽湖是中國第一大淡水湖,鄱陽湖水位降到歷史新低,湖面縮減82%,農作物損失慘重。
江西鄱陽縣朱家橋村曹先生告訴記者,水稻栽下去已有一個多月,有的地方種不了,現在沒錢給我們抽水,用水基本上用深的井水,從河裡排灌的設備報廢了,政府也沒去管理,好多年都自己解決,老百姓都是靠老天吧!我們這是全世界最大的淡水湖,老百姓拿著水桶去提啊!
此外,洞庭湖水面積為456.18平方公里,為10年來最少。
洞庭湖漁民王先生表示,漁民的生活已經陷入困境。他說,今年旱的更厲害,水太少了,比去年少好多,一個月沒有捕魚了,我們洞庭湖全部魚枯死了,沒辦法只有貸款或找親戚朋友借,像他這樣40~50歲的人也沒地方去打工。
長江全長約6,300公里,是中國的第一長河,世界第三大河。它發源於青藏高原唐古拉山主峰各拉丹東雪山,長江幹流所經省級行政區總共有11個,從西至東依次為青海、四川、西藏、雲南、重慶、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蘇和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