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出口記錄 國家補貼國外消費者?

標籤:

【大紀元2011年05月15日訊】大陸的海關總署最新資料顯示,4月份出口1556.9億美元,但進口增長疲軟。專家指出,由於補貼政策,中國出口強勁,本質上是中國國家補貼國外消費者,但這種發展孕育巨大危險。下載觀看


(新唐人記者宋風、肖顏綜合報導)中國海關5月10號公佈資料顯示,4月份出口1556.9億美元創下新高,而貿易順差114.2億美元,遠超一季度的7.1億美元。不過,海關的資料與商務部長陳銘德的說法卻有出入。

就在本週的美中戰略與經濟對話上,陳德銘聲稱:「從貿易角度來看,西方對中國人民幣的擔憂和疑慮毫無根據,因為過去三年,中國貿易順差一直在減少。」

對於中國強勁的出口,經濟學家程曉農認為,中國產品的出口是靠中國(共)政府的退稅政策,結果是導致國內的價格反而比國外高。

經濟學家程曉農:「中國很多出口商品本身就是壓低價格出口的,出口的時候,出口企業沒有利潤,是賠本做買賣。那麼政府怎麼維持這些企業的生產呢?政府提供出口退稅,大概退稅率在平均百分之十左右,這個退稅率就是企業的利潤。」

程曉農指出:「中國的出口企業產品內銷,它就沒有出口退稅,所以價格要比國外的價格要高的多。也就是說中國(共)政府補貼了外國消費者,但允許國內消費者吃虧。但要是不給出口退稅,這些出口企業早就停止出口了。」

顯然這種出口並不能真正帶來經濟增長,人民財富也不會增加。

英國經濟預測機構環球透視(IHS Global Insight)首席經濟學家阿利斯泰爾.桑頓(Alistair Thornton),針對中國出口強勁、進口疲軟現況,推斷為「中國經濟減速」而不是國際需求強勁造成的,他認為,中國經濟再度出現疲弱。

大陸經濟學家吳敬璉,也提出了對中國經濟內部失衡的擔憂。

吳敬璉認為,在現行體制下,資本的所有者主要是國家、國企和富裕人群。在這種情況下,勞動者收人的份額很低,從上世紀80年代約占國民收人總額的三分之二,到二十一世紀初已經降到50%左右。

而居民消費占GDP的比重,也從上世紀90年代約占45%(世界平均水準約為60% ),降到二00七年的36%。吳敬璉表示,這使中國經濟增長缺乏內在動力,而「出口導向」也不是一種可以長期支持經濟穩定成長的政策。所以必須改變分配政策和經濟模式轉型,否則惡化不可避免。

而著名經濟學家羅比尼(Nouriel Roubini)對中國經濟更為悲觀。最近兩次去中國考察的羅比尼認為,中國經濟增長直到現在為止,都是由「大量出口」與超低的「人民幣匯率」推動的。這兩個因素導致中國人儲蓄持續增長,國內消費不足,而政府一再擴大投資規模。

羅比尼表示,08、09年,當中國出口大幅下跌時,中共仍然繼續擴大固定投資。現在固定投資占國內生產總值的近50%。但是,一旦到了有一天,固定投資不可能繼續擴大時,經濟就會出現停擺。

相關新聞
《紐時》:歐債陰霾籠罩中國出口
人民幣巨幅波動  中國出口商受不了
中國出口金額高的強項商品納「早收清單」…
中國出口導致美國貿易逆差擴大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