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華:七年四選,加拿大政壇的世紀大戰

賈華

人氣 58
標籤:

【大紀元2011年05月10日訊】2011年,加拿大大選,保守黨如願以償的得到了多數黨政府,自由黨的慘敗有史以來第一次連官方反對黨的位置都失去了,雖然讓有些人大跌眼鏡,卻在情理當中。

一個多世紀來,加拿大各個政黨的權利角逐從來沒有一天停止,民主的政治制度給加拿大社會帶來的是繁榮和發展,經人民選舉產生的黨派議員共同組成的國會也通過黨派的平衡實現了社會的安定。議員最多的黨派是加拿大的執政黨,組成政府,黨魁自動成為總理。

其它在野黨中擁有最多議員的黨派是官方反對黨,以官方反對黨為首,各反對黨給政府提出意見,使其能更全面的考慮國家和人民的需要。對加拿大普通老百姓來說,各政黨的權利之爭是他們表達民意,選擇國家政策的途徑。為了贏得百姓的支持,保有執政權利,各政黨的精英和它們的領袖在競選和執政過程中各顯其能,他們表現出色,公開的講演語言優美而有力,開啟民智的同時也成為了加拿大歷史文化的經典。

言歸正傳,在我們開始敘述這場世紀大戰之前,首先讓我們介紹一下參戰的各個政黨。

綠黨


綠黨

首先介紹綠黨,是因為它是各政黨中議會席位最少的黨。以往,從來沒有人在大選中獲勝而當選議員。但它們對環境保護的呼籲得到了加國政府的支持以及其它黨派議員們正面的反饋。

2011年競選之初,梅女士以「沒資格」被排除在電視大選辯論之外,但她沒有氣餒,繼續努力。由於日本福島核電站事故,讓人們更加重視環境問題。梅成功當選,成了綠黨第一位通過大選獲勝而贏得議會席位的綠黨議員。下次大選她可以理直氣壯地走進電視直播大廳了。
由於黨派實力所限,綠黨在這場世紀大戰中基本屬於「打醬油」的角色,所以在這裡先向梅女士競選成功表示祝賀。

魁北克政團


魁北克政團

加拿大的官方語言是英語和法語,以法語為主的魁北克省一直就不太安寧,法語族裔很擔心英語的普及勢頭會衝擊當地的法裔文化氛圍,1968年魁北克政團成立,宗旨就謀求魁北克獨立,而且所有的魁北克政團議員只參加魁省的競選。由於魁省總共只有75個席位,所以無論如何,他們也不可能組成政府。

有著包容的多元文化和民主的政治制度,加拿大聯邦政府沒有制定個「二十三條」,或訂下「叛國罪」、「煽動叛亂罪」、「顛覆國家罪」及「竊取國家機密罪」等來整治這些企圖把魁北克從加拿大分裂出去的「一小撮反加勢力、敵對分子」。魁北克政團成立後,還曾經在1993年大選中獲得54個席位,成為議會中第二大黨——官方反對黨。

由於魁北克政團對魁北克本地文化的保護性政策,贏得了當地佔大多數的法語族裔的支持,所以歷史上它在魁北克的支持率很高,以前歷屆議會中能佔40~50席。但本次大選後,風雲突變。

新民主黨


新民主黨

新民主黨的歷史最早可以追溯到1883年加拿大全國的工會、行會、農業協會等全國範圍的大聯合。1961年,加拿大工會(CLC)和合作社聯邦聯合會(CCF,集體所有制企業聯合會)合併成立並註冊了新民主黨。

由多個團體,社會中下階層聯合組成的新民主黨屬於左翼政黨,成員十分龐雜,它的宗旨是世俗和多元化,政治綱領包括用更激進的方式保護人權,維護勞動者權益、擴大醫療、公交等社會服務和福利項目的支出等等,對毒品和同性戀等問題採取比較寬泛的包容態度。

新民主黨在歷次大選中成績平平,在過去的50年中只有1988年,新民主黨在議會的席位超過40個。不管現任政府是保守黨還是自由黨,新民主黨比較喜歡在少數黨政府執政期間參與「推翻」現任政府的活動,常常對現任政府進行不信任案動議。

進步保守黨


進步保守黨

加拿大進步保守黨,簡稱保守黨,註冊於2003年12月7日,屬於右翼黨派。實際上它的歷史要長的多,最早的加拿大保守黨是由加拿大歷史中被稱為「聯合帝國忠臣」(United Empire Loyalists)的英國移民建立的,他們在美國獨立戰爭中忠於英皇室,被打敗後移居到加拿大。

1854年,喬治因坦卡迪亞爵士和加拿大第一任總理約翰麥當勞爵士將一系列加拿大的中右翼黨派聯合起來成立了自由保守黨,1873年後,改稱保守黨。和英國的保守黨相同,加拿大保守黨綽號叫Tories,今天的進步保守黨繼承了這個綽號。

加拿大聯邦成立於1867年,從1867年到1896年的29年間,除自由黨黨魁Alexander Mackenzie從首任總理麥當勞的手中接掌了5年政權,其它時間都是保守黨執政。一次大戰期間,保守黨的黨魁羅伯特•萊爾德•博登爵士整合了自由黨和保守黨,成立聯合黨(Unionist Party)度過戰時艱難時刻,這是加拿大歷史上唯一的一次一黨執政,彰顯羅伯特•萊爾德•博登爵士的魄力和人格魅力,也看出了國難當頭時各個黨派可以放棄他們不同的政治觀點之爭,為國家為重。他的頭像後來被印在加拿大的百元大鈔上。

一戰後,風雲變幻,強勢的保守黨發生了分裂,西部地區反對黨認為執政的兩黨都是東部政黨,過於看重魁北克和安大略,所以西部各省出現了許多新黨派,比如加拿大進步保守黨(Progressive Party of Canada)、加拿大社會信譽黨(Social Credit Party of Canada)、改革黨(Reform Party of Canada,後更名為加拿大人聯盟,Canadian Reform Conservative Alliance)等等,很多原保守黨成員轉而投奔自由黨。

各保守黨派從各個省很快向外擴展,變成了全國範圍的政黨。同是保守黨,由於分屬不同的派別,在競選中不得不同室操戈,造成選票分散,自由黨坐收漁翁之利,二十世紀二十年代後,自由黨執政時間長達近六十年,尤其在加拿大魁北克和安大略這兩個人口眾多,選票和議席密集的地方,自由黨實力根深蒂固,成了「加拿大天然執政黨」。而保守黨政府被認為是自由黨政府過渡期間的代理。

當然在二十世紀保守黨還是有不少亮點,比如23任總理馬丁•布賴恩•馬爾羅尼(Martin Brian Mulroney)以211席空前的成績贏得大選,保守黨出現了加拿大迄今唯一的女總理金•坎貝爾(Kim Campbell)等。進入二十一世紀,保守黨各黨派間開始了大融合,加拿大聯盟和進步保守黨合併成立了今天的進步保守黨。

加拿大保守黨的政策比較傳統,傾向於低稅、小政府、對犯罪採取強硬的態度、重視人權、反對同性婚姻及賣淫的合法化。

自由黨


自由黨

加拿大自由黨,註冊於1867年7月1日,是加拿大歷史最長的政黨。外號Grits,其實就是玉米棒渣的意思。自由黨土生土長於加拿大,起源於1837年當地農民為了維護權利對英國殖民統治的反抗。

自由黨被稱作加拿大的「天然執政黨」不是沒有道理的,當您拿起五十元加幣的鈔票,上面的頭像是威廉•萊昂•麥肯齊•金(William Lyon Mackenzie King),這位自由黨總理執政21年,是英聯邦當政時間最長的總理。

第十八任總理,1957年諾貝爾和平獎得主萊斯特•皮爾遜(Lester Bowles Pearson),在短短5年任期中,幾乎奠定了今天加拿大整個的社會體系,包括制定英語法語為官方語言的雙語制,全民保健和全國退休金制度、學生貸款制度、社會福利和保障制度。在任期間他還制定了加拿大國旗的圖案,雖然因為和自由黨當時的標誌過於相似而遭到質疑,但1965年2月15日國旗圖案還是得到了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的認同,成為加拿大的法定標誌。


自由黨原來的logo

加拿大國旗

對於老一輩中國人來講,提起加拿大就不能不提總理特魯多(Pierre Trudeau),雖然是知識份子出身,這位總理卻似乎有些異類,比如他會穿著拖鞋去眾議院,和電影演員芭芭拉•史翠珊約會,對競選對手口出不遜。在相對比較傳統的溫文爾雅的加拿大政治圈裡,他受到的爭議是最多的。在西方領導人中,特魯多對共產主義國家是比較親近的,比如他和古巴的卡斯特羅保持了一個很近的關係,1970年,他搶在美國前面和中國建交,1973年,特魯多訪問中國和毛澤東會面,並禁止中華民國代表隊參加蒙特利爾奧運會。他還經常就外交政策和美國發生摩擦。他對加拿大最大的貢獻就是在1982年把憲法修訂權從英國議會討回了加拿大,使得加拿大終於成為具有完整主權的獨立國家。

硝煙漸起

從特魯多開始,自由黨和中國保持了很親近的關係。中共建政三十年,歷經各次政治運動的中國已經滿目蒼痍,中共政府不得不放鬆了對中國的控制,進行了所謂的「改革開放」,給西方資本進入中國留出了一個空隙。西方資本爭相從這個空隙中擠了進去。上世紀九十年代,隨著中國開放,加拿大和中國發展更深入的貿易關係,對加拿大的經濟恢復起到了一定的作用。第25任總理克里斯蒂安就曾三次率領「加拿大貿易軍團」訪問中國。

對外交流的加深不僅停留在資本和技術方面,也深入到文化領域,中國人使用電腦,引進機器的同時,也唱RAP,看美劇和好萊塢大片。而到中國的老外們為了在中共統治的畸形環境裡賺錢,也學到了如何跟小商販們侃價,和中共政府套磁,拉關係。他們學習工作之餘煞有介事的打起太極拳,練起氣功,有些人甚至開始研究起漢學來。

上世紀八、九十年代,西方社會最熱門的話題就是如何到中國投資。中國那塊未開墾的市場,廉價的勞動力,政府對稅收的優惠政策,對投資者吸引力很大。當然由於社會體系不同,加上中共獨裁對投資者的危險因素,在中國投資不僅風險大,而且回報也不可靠,但這絲毫不影響西方各國的商人對中國的認可度。

隨著環境的放鬆,中國的老百姓也開始追尋人性的回歸,除了被迫學習馬列著作,閒暇時也能讀到唐詩宋詞,佛道經典,七八十年代還出現了修煉氣功的熱潮。1992年,法輪大法傳出,修煉的人身心受益,很快在海內外就有超過一億人修煉法輪功。法輪大法不僅讓一億人修心向善,還對身體健康成效顯著,僅醫藥費一項每年至少就給國家節省一千億元人民幣。中國社會進入了一個相對平穩發展的時期。

由於法輪功學員遍佈全中國各地,對整體的社會的風氣產生了十分積極的影響,他們對工作全心全意,做生意誠信待人,各國政府和中國做生意也都因此而受益。

從中國的開放中得到了實惠,和中國做生意,與中共政府保持良好關係成了加拿大自由黨的一項重要的策略。總理克里斯蒂安和馬丁甚至把家族中的一些生意也都挪到中國去做,不知不覺間和中共政府有了千絲萬縷的聯繫。

上個世紀最後一位總理克里斯蒂安是加拿大歷任總理中最省心的,他從93年開始當總理十年,自由黨政府佔盡先機,不僅一直是多數黨政府,還將競爭對手壓的喘不過氣,一度將保守黨國會議席壓縮到只有2席。95年,自由黨政府通過節儉社會福利支出,並將其分派給各省政府的政策,有效的解決了預算短缺問題。2003年11月,克里斯蒂安把繼任者保羅•馬丁扶上總理的位子,還送了一程,直到2004年6月28日,聯邦大選。

但期間1999年7月20日,江澤民卻因為個人的妒忌,利用中共這台暴力機器對法輪功發動了全國範圍的殘酷迫害。對此,各國政府都表現出了極大的憤慨。包括加拿大在內的很多國家都表示了對法輪功反迫害的支持態度。「六四」後,中共和西方各國有協定,經濟合作可以,但不公開批判中國的人權,各國政府的首腦都在私下裡和中共領導人談過法輪功問題,但對這個流氓政府,這樣的私下提醒一點用都沒有。

與此同時,保守黨也完成了合併重組,經過激烈的黨內競爭,少壯派的新秀斯蒂芬哈珀成了保守黨新的領軍人物。他相貌堂堂,思維清晰敏捷,談吐直率而不缺乏風度,人格魅力十足。2004年大選注定是一場激烈的角逐。

聯邦贊助醜聞

「與善人居,如入蘭芷之室,久而不聞其香,則與之化矣。與惡人居,如入鮑魚之肆,久而不聞其臭,亦與之化矣。」(《說苑•雜言》)儘管法輪功對中國的社會道德下滑起到了抑制作用,但在中共統治下,生意場上官商勾結,行賄受賄的情況還是十分普遍。在中國做生意久了,這些事情也都習以為常。自由黨政府春風得意給腐敗提供了溫床。

加拿大是個高稅收、高福利的國家,收入超過三萬,就要交17%的稅。這拿到手的錢要買東西,買的時候還要在繳稅。2006年之前在安省買東西,消費稅就有15%,其中7%給聯邦。大家交的稅除了社會福利體系外,主要是政府支出。這部份錢很像是共產主義大鍋飯。

說到贊助計劃,就不得不說說魁北克的那些「分裂主義」分子,儘管加拿大聯邦政府採取了很多措施,防止魁北克分裂出去,還對魁北克老百姓的福利政策優惠有加,但魁北克鬧獨立從來都沒有停過。1995年,他們搞了一次全民公投,結果50.6%的人反對獨立,剛好過了半數,魁北克差點就從加拿大獨立出去成為一個單獨的國家。

1996年開始,聯邦政府啟動了一個政府贊助項目,由聯邦政府投資,讓魁北克的廣告公司為政府做形象廣告,告訴魁北克的老百姓聯邦政府對魁北克的貢獻。按說這就像競選中的廣告,為聯邦政府多爭取些支持率,不是件壞事。可是加拿大的皇家騎警經調查發現,這些聯邦資金付給廣告公司後,產出很少,錢卻流向了自由黨的幾個頭頭和他們的贊助人,有些錢以捐款的形式到了自由黨手中,從1996年到2004年,有1.5億加元去向不明。

加拿大可不像中國,儘管你是執政黨,但國家財產就是國家財產,用國家財產支持政黨運作是違法的。這個消息一出,頓時輿論嘩然。老百姓心甘情願的繳高稅是因為福利政策幫他們照應孩子,看顧父母,醫療養老不發愁,那錢可不是用來給你們自由黨發工資的!

由於這個醜聞案曝光,自由黨政府的民意調查支持率大大下降。看到這個形式,就連加拿大的總督伍冰枝都不得不提醒馬丁——該大選了。

大選2004

也許是老天爺特別眷顧這個加拿大的「天然執政黨」,大選前夕,北美經濟開始復甦,加拿大的失業率下降,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政治醜聞帶來的影響。自由黨抓住百姓心理,提出了「選擇你的加拿大,和它一起繼續前進」的口號,保守黨的口號是:「尋求更好的」,新民主黨的口號是:「積極的選擇」。

2004年6月28日,聯邦大選,保守黨的席位大大增加,達到了99個,自由黨的席位雖然減少到133個,仍保住了執政黨的地位。但作為少數黨政府,自由黨的地位岌岌可危。

馬丁當選後,很快就在2004年11月亞太經合會議上和中共的頭子胡錦濤會面,並接受溫家寶的邀請於2005年1月20日訪華。他滿腦子如何和中國發展經濟戰略關係,希望像他的前任克里斯蒂安那樣通過對中國的貿易換取經濟利益,以提振自由黨的信譽,彌補政治醜聞。對中國的人權問題,他只是採用政客的圓滑,哼哈做事。

馬丁訪華前夕,2005年1月11日,法輪功學員在加拿大各地中國使領館前集會,希望馬丁總理能向中共當局明確的提出人權問題,敦促中共停止迫害法輪功。新唐人電視台的記者作為加拿大獨立媒體申請中國簽證準備隨代表團前往中國做報導,可簽證發下來之後,突然被中國大使館給取消了。這件事情在新聞界引起了很大的震動。馬丁總理就此事向中國使館僅僅發出了「詢問」。


馬丁和胡錦濤(網絡截圖)

馬丁和中共之間的曖昧關係發展很快,2005年9月9日,中共黨魁胡錦濤來到加拿大訪問,跟隨著他的是數十個團體的抗議人群和中領館組織的「紅旗隊」。馬丁在記者招待會上告訴媒體,自己和胡談了人權問題,完成了例行公事,並強調需要讓中共先「理解」人權,而不顧中共會不會理解以及在它「學習理解」的過程中一直被殺戮的中國人的性命。這是給中共明知故犯的人權迫害找了個台階。然後馬丁和胡對媒體大談加中的經濟合作,希望媒體把焦點集中在發展經濟上。

2006年3月,經過加拿大獨立調查團核實,中共當局活體摘取法輪功學員器官做移植手術,以換取外匯,正在進行「這個星球上從未有過的罪惡」。一時間,媒體嘩然,CBC二十四小時進行滾動報導。中共的使館不得不在四個月後的7月26日出面闢謠,可那份聲明除了對法輪功的誹謗和對獨立調查團成員的人身攻擊外,沒有對獨立調查團的報告和其中的證據作出任何解釋。同時中共當局拒絕給準備赴中國進行相關調查的國際調查團發簽證。

馬丁政府對此依然裝聾作啞……

對於一個政治家來講,法輪功問題也許不是唯一的政治和人權問題,但卻像一顆試金石,在這個問題面前的態度,直接表現了這個人的人品和誠信度。儘管自由黨政府對中國人權問題裝聾作啞,一味的想用打經濟牌的辦法來爭取民意,可效果寥寥。

林頓愛投反對票

2004年大選,儘管新民主黨只有19席,但它的取向卻直接決定了那一屆政府的命運。

2004年爆出的政府資助計劃,那個項目的目的本身就是防止魁北克獨立的一種措施,當然會引起魁北克政團的反彈。保守黨作為自由黨的宿敵,對自由黨執政的位置虎視眈眈。保守黨99席加上魁北克政團54席,總共153席,而自由黨135席位加上新民主黨的19席,正好是154席。所以,只要是議會投票,自由黨就拉著新民主黨不放。保守黨當然也看到了新民主黨這19票的影響力,所以對他們也是客氣有加。直到今天,這19票的影響力還被黨魁林頓津津樂道。

在政黨介紹中,咱們說過新民主黨有個癖好,那就是只要票數足夠,他們就喜歡在少數黨政府執政的時候,通過不信任案來顛覆現政府,從而影響政局。原來的皮爾森、特魯多都吃過他們的苦頭,新民主黨用這種方式向其它政黨展示,別看我當不了執政黨,但我的力量一點也不小。

2005年11月28日,三個反對黨同時向馬丁政府發難,提出了不信任動議,馬丁不得不第二天找到總督,請她解散議會。2006年1月23日,馬丁政府執政十七個月後,大選再次拉開了帷幕。

大選2006

這一次保守黨的口號已經不再尋求甚麼,而是直接採用了一句執政黨姿態的口號:「為真相而變革」直接詮釋了上次競選的綱領中提出的更好是甚麼。自由黨仍然是「選擇你理想的加拿大」,新民主黨的口號:「為百姓謀利」。

值得注意的是,隨著競選態勢近酣,中共媒體對加拿大競選的關注和對自由黨的偏袒程度超乎想像。雖然不得不提及自由黨的貪污案,但是更多的是提到馬丁作為有多年財長經驗的總理,多麼能理財和做生意,為加拿大取得了經濟建設的成果。言外之意,他給這個國家掙了那麼多,貪點兒不算甚麼。新浪、網易等大媒體上甚至專門為馬丁競選做了專題網頁,對他國的民主政治如此關心,並通過媒體「干涉」到這個地步,在中共媒體上還是不多見的。

在正常社會狀態下生活的加拿大人有自己的觀點。加國媒體一邊倒的支持保守黨,民意調查支持率一度達到47%。有些媒體甚至驚呼,要出現一個多數黨的保守黨政府了。為此,馬丁則攻擊保守黨會讓社會倒退,福利計劃消減,並用墮胎和同性婚姻自由等拉攏一些邊緣人群。競選前夕,保守黨的民意調查仍然以37%領先自由黨10個百分點。對此,新華社的報導用了一個心有不甘的標題:「加拿大大選懸念猶存」。

這樣大幅度的領先,最終的結果實際上是沒有甚麼懸念的。保守黨贏得了大選,得到124個議會席位,成立了一個少數黨政府。自由黨得到了103個,魁北克政團得到51個,新民主黨沒白忙一場,得到了29個席位,一下子增加了10個。

自從贊助費醜聞曝光後,自由黨黨魁馬丁還是很努力的。他善於理財,離職的時候,政府沒有赤字,還有幾十億的盈餘,但這會讓人聯想到他們以前是否貪污的更多。加拿大需要的是合格的領導人,而不是一個商人,老百姓選擇了保守黨。雖然大選失利,但作為官方反對黨領袖,自由黨還是希望馬丁留任的,但他實在看不得自己辛苦賺來的錢就這樣被別人拿走,於是選擇了辭職。

牛人哈珀


加拿大總理哈珀(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哈珀是自加拿大第14屆總理Lester B. Pearson以來唯一沒有上過法律學校的總理。作為政治家,哈珀年輕有為,有非常明確的政治訴求,他的仕途三起三落,從不放棄原則。他觀念傳統,反對同性婚姻,同時更反對政黨介入人類道德標準相關的事務。他對同性婚姻議案投反對票,在嚴格定義婚姻就是一男一女的結合的議案中也投反對票,因為他認為這是個人生活問題,政府不應該過問。

哈珀上台後努力改善與美國關係的同時,也努力維護加拿大的主權。他第一次出訪不是去會見甚麼領導人,而是去了危險的阿富汗看望那裏維和的官兵。哈珀勇於承擔責任,對歷史上華人在加拿大的不公平的人頭稅的問題表示道歉。他取消了政府的幼兒看護福利,轉而把錢直接發到真正需要幫助的中低收入家庭的父母手中,來杜絕政府分配福利過程中有人從中獲利的不良現象,等等。

2006年大選後,中共對中加關係十分不適應,多年和自由黨的老關係,這時候發揮不了甚麼作用。想和哈珀拉關係,卻不知道應該從哪裏開始。2006年亞太經合會議上,因為害怕人權問題,是否讓胡錦濤和哈珀進行官方會談讓中共當局十分做難。2008年哈珀連任後,訪問中國,中共政府藉口「人權和貿易分開」,希望哈珀不要談人權問題,結果哈珀回應「人權和貿易分開,那麼我們可以安排兩個會議分開來談!」

哈珀對中共的外交原則讓他斬獲頗豐。2009年12月2日至6日,哈珀僅僅用了5天的時間,不僅談了人權,還拿到了自由黨政府十幾年都拿不下來的開放中國公民赴加拿大旅遊的協定,又順便推廣了一下溫哥華冬奧會。

當然中共當局對這位個性鮮明的總理也十分痛恨,中文網站、特別是黨媒上不乏無根據,歪曲事實的負面報導。

紅黨綠首領——迪昂


紅黨綠首領——迪昂(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馬丁辭職後,自由黨有些青黃不接,缺乏領軍人物。Bill Graham代理黨魁,並等著新黨魁被選出。令人不解的是,自由黨很多傑出的人物比如Frank McKenna, Brian Tobin, Allan Rock 還有 Belinda Stronach都拒絕參選,很多新面孔得以浮出水面。

第一輪投票,葉禮庭30%, 鮑勃20%,迪昂和肯尼迪分別占16%。第二輪投票後,其它參選人都投向鮑勃,而肯尼迪投向迪昂,讓迪昂的支持率一下突破了30%。在第三輪投票的時候,迪昂躍居第一。此後鮑勃退選,在第四輪投票中,迪昂勝出。

在這場「中國乒乓球隊讓球」式的選舉中,自由黨候選人們力挺迪昂,總算讓他當了黨魁。可這位當過環境部長的紅黨黨魁怎麼看都是綠色的。迪昂和綠黨黨魁梅的關係很好,和梅定下君子協議,互相不在對方選區參選。他強調低碳環保,建議收取環保稅,為此受到很多的批評。就連新民主黨的林頓都說他那個環保稅的方案只能損害消費者利益。

過度強調環保的迪昂在議會中顯得有點不務正業,多數情況下,迪昂都遵循低碳環保策略,看著哈珀自己折騰。他在等著哈珀犯錯,然後找機會把執政黨的地位奪回來。為了集聚人氣兒,迪昂還和葉禮庭一起去阿富汗訪問。展現親民形象。可是他卻很膽小,因為行蹤被保守黨的一名年輕部長洩露,回國就大發雷霆,稱這會讓塔利班對他進行襲擊,並要求哈珀解僱她。

由於新任的保守黨政府是個弱勢少數黨政府,席位和自由黨接近,所以處處都要看自由黨臉色。保守黨的議案,只要迪昂反對,通過的機會就很渺茫,如果另兩個黨反對,迪昂只要不說話,任由自由黨議員們自由發揮,那保守黨的議案也絕對泡湯。

迪昂的行為實在不著調,被哈珀稱為「功能失調」。愛投反對票的新民主黨和鬧獨立的魁北克政團經常要啟動不信任動議,時刻準備顛覆保守黨政府。惡劣的執政環境讓哈珀舉步維艱。

大選2008

加拿大大選至少五年進行一次,但如果議會以半數以上的投票通過不信任案,或者總督命令解散議會,那麼,大選就將馬上進行。

作為弱勢少數黨政府的總理,哈珀不僅不斷地受到其它黨派的詬病,還要幹的比牛多,起的比雞早。他年輕力壯,工作勤奮努力,保守黨的支持率不斷上升,連自由黨的三名議員都轉為保守黨,但這並不足以改善哈珀的處境。2008年10月14日,他找到了總督莊美楷,告訴她,這樣下去不行,自己幹不動了,如果再不大選,那就只有另請高明。莊美楷授權他解散國會。大選再次拉開帷幕。迪昂沒有等到哈珀犯錯誤,就被拉進了選戰。

和上次一樣,保守黨民意調查大幅領先17%,但自由黨歷來很善於在最後階段發力。中共新華網雖然不得不承認哈伯贏得大選問題不大,但還是一廂情願的保留「懸念」,稱還有三分之一的選民沒決定,他們將左右選舉結果。中共媒體挺薩達姆、薩達姆被絞死了,挺本拉登做民族英雄,本拉登被擊斃了。中共媒體挺馬丁,結果自由黨就下台了。挺誰誰倒,是中共媒體的特色。經過中共媒體這麼一捧,自由黨,特別是迪昂自己在選舉中不斷的發生狀況。

迪昂有個大嘴的老婆,公然在媒體採訪的時候說被自由黨封口,這讓自由黨十分難堪,不得不發聲明說沒這回事。

禍不單行,迪昂為競選提出的綠色計劃Green Shift和一家位於多倫多的顧問公司重名,結果他被告上法庭,要求賠償850萬加幣。

就在臨近投票的關鍵時刻,迪昂接受CTV記者的採訪,記者的問題問了三次,他都沒有反應過來,讓人看到他反應緩慢,對應該思考的國際問題經濟問題準備不足,甚至英語交流都有問題。迪昂要求電視台不播出這段錄像,但CTV可不是中共的黨媒,這段錄像還是在全國播出,CTV發言人稱,迪昂在競選總理,我們不能對他的表現有任何的隱瞞。

自由黨在2008年競選失利,僅獲得77席,保守黨雖然沒有獲得議會多數席位但增加到143席成了強勢的少數黨政府。魁北克政團基本沒變,49席,而新民主黨又從中獲益,再增加9個席位達到37席。

選舉結果出來後,自由黨不服,他們和新民主黨達成交易,在魁北克政團的支持下要再次推翻新任政府,並和其它黨派聯合成立一個聯合政府。可是迪昂的競選答辯質量實在太差,這個計劃被擱淺。本身水平不行,還不斷試圖推翻政府,為了奪權,鑽國家制度的空子,反覆大選,浪費納稅人的錢,實在有點「死纏爛打、無理取鬧」的意思。加拿大總督授權哈珀暫時關閉議會以延遲對現任政府的不信任案表決,實際上是通過總督行使的權力間接否決了這次不信任案動議。2008年12月10日,迪昂辭職,葉禮庭作為過渡黨魁。2009年5月2日,迪昂發表了作為自由黨黨魁的最後一次演講。

多倫多市長競選,決戰預演


多倫多市長福特

自由黨,之所以被認為是加拿大的「天然執政黨」和他們在安省,尤其是多倫多的強大實力有關,從市政府到省政府,一直到聯邦議員,幾乎都被自由黨的紅色佔據著。人口稠密、議席眾多的大多地區一向被自由黨認為是他們的票倉。一位資深的前國會議員說過:「大多地區已經多年沒有出過保守黨的國會議員了。」

多倫多這個加拿大最大城市的市長苗大衛也是自由黨,儘管政績平平,他仍然競選連任,穩穩的坐著這個位置。

自由黨對華政策都比較曖昧,多倫多和中國上海結為友好城市,2008年,苗大衛訪華,一位法輪功學員寫信希望他能幫助打聽一下多倫多市民失蹤多年的弟弟的情況,被苗大衛斷然拒絕,稱這是一次商務旅行,絕不牽扯政治問題。

09年經濟大蕭條中,很多人都失業的情況下,市政府的垃圾工人大罷工要求提高工資,這次罷工使多倫多兩個月內臭氣熏天,最終市政府竟然還答應了垃圾工人的要求,讓市民們憤慨不已。由於市政府巨額的赤字,多倫多開始增收車牌稅。2010年,自由黨執政的安省政府用兩稅合一的辦法變相增加稅收。在苗大衛執政的最後時期,自由黨的民調支持率直線下降。

保守黨市長候選人福特針對市政弊端,推出了一系列改革措施,並高舉廉潔和節儉的大旗,抨擊市政府議員們過多的辦公費和不合理開銷,以及一些腐敗的弊端,大獲民心,特別是華人對他的支持率很高。福特以壓倒優勢贏得了這個加拿大最大城市的市長選舉。發生在自由黨票倉心臟部位的這個變故,在自由黨看來,是一場災難。

葉禮庭,還是伊格納提耶夫?


葉禮庭會見周永康(圖片來源:環球華網)

葉禮庭,英文名字Michael Ignatieff,在中國大陸被翻譯稱伊格納提耶夫。大陸華人對「耶夫」,「諾夫」,「維奇」,「斯基」,「娃」,「娜」等名字都極其敏感,甚至可以說是反感。因為那些名字給中國人的第一印象是那個給中國帶來了六十年共產災難的國家——蘇聯。

其實葉禮庭從爺爺那一輩兒就來到加拿大了,作為沙皇時期的伯爵,保羅葉禮庭在十月革命後竟然沒有在鎮反中被槍斃,還奇蹟般來到加拿大定居,這背後一定有很多故事。他的爸爸喬治葉禮庭是加拿大外交官,歷任駐南斯拉夫、北約以及駐聯合國大使,而麥克葉禮庭的前半生都是以學者為職業,住在美國,直到2005年才回到加拿大從政。

在2006年黨魁角逐中,葉禮庭肯定是覺得有點冤的,如果不是自由黨候選人都偏向聽不懂英語的迪昂,他在那時就能執掌自由黨帥印。2009年4月,他最終如願以償。

葉禮庭的公眾形象不太好,是標準的俄羅斯臉龐,粗眉遮住的一雙精明的小眼睛,讓人總覺得他在打小算盤。2009年9月,有媒體報導,在新一輪的大選中,葉禮庭要將迪昂等幾位自由黨重量級的候選人排除在外。10月25日的民意調查顯示,葉禮庭作為黨魁表現太差,他支持率實在比迪昂差的太多了。

葉禮庭的行為讓很多人不滿,特別是迪昂的大嘴老婆,她忍不下那口氣,在自己的facebook上寫了一封措辭激烈的信,說自由黨已經垮了,前途暗淡,質疑葉禮庭的領導才能是否能將自由黨帶出這個泥潭,她說自由黨被葉禮庭愚弄了,讀讀他的論文就知道他多濫。她爆料競選失敗後,迪昂曾經試圖重塑自由黨,卻被葉禮庭阻撓,同時葉禮庭還阻撓了三個反對黨組成聯合政府的事,現在葉禮庭還要不通過競選罷免迪昂的職務……這封信將自由黨內部的分歧公諸於眾,迪昂不得不公開闢謠,稱自己沒有參與這封信的發出,信中觀點也只是太太的私人觀點。並要求太太把這封信刪除。

葉禮庭沿襲了自由黨的親中共的策略。坐穩了黨魁的位子就謀劃著去中國訪問。2010年7月7日,葉禮庭到中國逛了6天,在清華大學發表演講,訪問北京的加拿大國際學校,在北京會見了臭名昭著的中央政法委書記周永康,他還會見了很多其它中共高級官員,並隨後前往上海。作為黨魁和普通議員,這樣的訪問的確不倫不類,但以對華關係為主導策略的葉禮庭這次訪問無疑是為競選做最後的準備。

就在葉禮庭訪華前半個月,2010年6月22日加拿大安全情報局(CSIS)局長法登接受電視台專訪時發出警人之語,指加拿大政治人物受到外國政府操控,他雖未指明「外國政府」是誰,但面對主持人追問是否為中國,他並不否認。

全加華人聯會(NCCC)與溫哥華中華會館作出了強烈的反應,它們聯合召開記者會,要求法登就指控之事提出證據,否則就應辭職下台。這兩個組織和中共領館的關係都很密切,和它們有關的新聞登不上加拿大的中文報紙,卻會出現在中國使領館的網頁上,比如全加華人聯會模仿中共的體制召開全國代表大會,2010年11月8日,溫哥華領事館的總領事梁梳根公然坐在第七屆會議的主席台上。而2008年4月18日,在溫哥華中華會館新一屆理事會成立的時候,當時的總領事楊強還為他們舉行了慶賀晚宴,不知道一個加拿大的華人團體更換理事會幹中國領事館甚麼事。

法登的言論似乎在影射葉禮庭訪華,讓葉禮庭十分惱火,7月16日,葉禮庭在多倫多會晤中文傳媒代表時表示,法登不能留任。如果安全部長法登先生對媒體說的話不是指葉禮庭的話,那葉禮庭應該是個很糊塗的人,中共搞統戰那麼多年,通過特務用財色名利的手段控制幾個政治人物不是家常便飯嗎?連兩名普通的華人議員對法登的言論都表示能夠接受,一句「清者自清」足以撇清和這件事的關係。作為自由黨黨魁,如此高調的表現不正讓人懷疑你心裏有鬼嗎?

葉禮庭另一個糊塗的地方是他分不清中共當局和海外華人,認為華人的想法都一樣,都在被某些「僑領」代表著。實際上,海外華人的社團在六四後被中共滲透的很厲害,很多「僑領」都被中共收買,華人團體內的領導層被中共偷梁換柱,中國學生學者聯誼會更是中共的海外特務組織。由於有中共的資金支持,它們聲音很大,但實際的支持者不多。中國大陸的人來到海外之前,大多是在大陸有很好的工作和生意。他們拋棄親友圈子和舒適的生活來到加拿大,很多隻能打體力工,甚至失去工作,只是希望在一個自由民主環境中安全的生活,而香港台灣和東南亞的華人從小就對中共很反感,如果某政黨的觀點過於親共就會讓海外華人感到不安全。葉禮庭這樣有著「耶夫」結尾的名字,更容易讓華人起疑。以葉禮庭俄國後裔的身份,要博得華人的支持,在對中國問題的表態上一定要拿捏好分寸,但葉禮庭顯然沒有這根弦。

葉禮庭對哈珀最不滿的地方是抱怨哈珀從來不聽別人的意見,不理睬別的黨派的建議,聽不到加拿大人想要甚麼,並以此為依據,最終提出了「藐視國會」的不信任案動議,從而啟動了2011年大選。可他自己連同為自由黨的夥伴對他的抱怨都聽不見。他自稱周遊加拿大一年半,聽到了加拿大人在說甚麼,而哈珀卻聽不到。2011年大選後,他對媒體說,他學到了很多,而且真正聽到了加拿大人的聲音……

大選2011

從2008年開始,美國出現次貸危機,房地產暴跌,同時引發了經濟衰退。此後各地的災難,戰事不斷,造成糧食、石油價格暴漲,百姓的生活越來越艱難。在全球經濟蕭條中,加拿大所受到的衝擊相對較小,按照老百姓的話講,在這種情況下,加拿大的情況雖然不是一打玫瑰,但至少可以是一支玫瑰,已經很不容易了。哈伯總理在百姓中的認可度是很高的。

作為哈珀來講,雖然還是少數黨政府,但議席數較多,所以政局相對穩定。競選要花錢,在緊張的財政狀況下,老百姓絕對不會願意為政權交替的大選掏腰包。七年四次大選,讓選民也感到厭倦。所以他並不想在這樣的情況下再次遇到大選。

作為黨魁的葉禮庭,看到多倫多市長的競選過程,但凡有點政治頭腦,就絕對不會通過不信任案啟動大選。當然如果葉禮庭不關心自由黨的命運,並希望對保守黨政府執政進行騷擾,那就另當別論了。

儘管哈珀一再重申他與國民都不希望提早大選,並忽呼籲反對黨應關心經濟問題。葉禮庭還是要鋌而走險。從三月中開始,自由黨已經開始造勢,鋪天蓋地為競選做廣告:自由黨政府,走中間路線的政府。2011年3月25日,自由黨提出對保守黨政府的不信任案動議,魁北克政團和新民主黨跟進,於是七年中的第四次大選開始了。

對於這次大選,中共政府的反應十分強烈,也許是葉禮庭的俄國名字讓中共倍感親切的原因,黨媒紛紛登出「哈珀因藐視議會下台」的歡呼。中共黨媒反覆介紹他家族中在俄羅斯和前蘇聯的名人和官員以及他的外交官父親,稱他是名門之後,把他說成是只用五年就從教授到黨魁的政治神人,並把葉禮庭稱作自由黨的「大救星」。

4月12日,四位政黨黨魁進行了電視辯論,從葉禮庭的政治綱領來看,他顯然是準備不足的,僅僅通過發展和中國的經貿關係顯然無法解決世界範圍的經濟危機給加拿大帶來的困難,對人權事業投資絕不能代替政府、特別是國家元首和官員們為之呼籲的職責義務和實際工作。對哈珀不民主,不誠信的指責更像是在發洩私憤,而他自己卻無法用行動證明能更加誠信的為百姓提供更多的民主。哈珀卻是有備而來,侃侃而談,減少企業稅,創造了20萬工作機會,吸引400億的商業投資,有一個部門專門負責國際人權事務,葉禮庭關於民主和誠信的指責無根無據,所以哈珀根本就不屑於回答。

整個辯論中,哈珀穿著得體、談吐文雅、思路清晰,佔盡了先機,因而支持率急劇上升,超過了50%,多數觀眾都認為哈珀的形象更符合自己想像中的總理。海外華人媒體報導稱「加拿大大選電視辯論 哈珀一挑三不落下風」。

大選開始後,哈珀十分低調,沒有做甚麼廣告。他本來就不想花太多的錢,他相信,以他的政績,贏得大選根本不成問題,而且自己所盼望的多數黨政府馬上就要來了。葉禮庭似乎也意識到自己在這個敏感時刻,招來一個「為奪取政權花納稅人的錢」的名聲有多麻煩,為了避免引起反感,自由黨的競選廣告也不敢像先前那樣鋪天蓋地。

新民主黨卻沒有甚麼顧慮,啟動大選的是自由黨,他們只是跟從而已。天塌下來有個兒高的頂著,有甚麼抱怨自由黨接著吧。所以新民主黨黨魁林頓的廣告鋪天蓋地。由於魁北克政團的競選僅僅限於魁省境內,所以單從廣告上看,似乎全加拿大就只有林頓在競選,而這些廣告幫了林頓大忙。

2011年5月2日,大選日,這一天中共的黨媒上報導「加拿大選舉開鑼 哈珀命運難測」。5月3日凌晨,結果揭曉:哈珀終於如願以償,保守黨以167席組建了多數黨政府,連任三屆也讓哈珀成為加拿大歷史上連任次數最多的總理之一。就像多倫多市長競選一樣,在自由黨的票倉安大略省,保守黨取得了豐收,獲得了106席中的73席,自由黨黨魁葉禮庭本人在Etobicoke-Lakeshore選區落選。

在經濟蕭條中,魁北克獨立似乎已經不是一個重要的話題了,林頓的社會福利計劃,激進的保護人權政策更受人青睞,新民主黨在魁北克大獲全勝,斬獲75席中的58席,在安省也頗有斬獲。林頓帶領新民主黨以102席取代了自由黨,第一次成為官方反對黨,他和他的華人太太鄒至蕙雙雙當選。

自由黨僅得到34席,是自由黨歷史上最少的一次,應該說未來一段時間裏,自由黨在國會中的地位已經無足輕重。

魁北克政團僅僅剩下了4個席位。連魁北克政團的黨魁杜錫連都在本選區落選,很多人都驚呼,魁北克獨立運動結束了!

林頓支持新政府

競選結束後,中共的官煤對結果的失望溢於言表,他們希望新的官方反對黨能和哈珀繼續折騰,新華網上的報導稱:「加拿大大選哈珀與林頓政治角力剛開始。」

作為這次競選最大的受益者,新民主黨取得歷史最好成績,讓林頓十分滿意。作為官方反對黨,林頓和他的新民主黨一舉一動都會對政局產生更大的影響,所以他們再也不能用當年那種「光腳的不怕穿鞋的」思路,用反對票或發動和支持不信任案動議來面對日常的政務工作,而是有責任和義務認真的為加拿大的前途考慮了。

林頓清楚的認識到這一點,在競選結束後,他說,今晚,新民主黨將正式成為第一反對黨,我們在國會有更多的責任。從今天開始,我們會很努力工作,提出建議多於反對意見,將正面的和尊重的聲音帶到國會。……給加拿大一個新未來,對政治遊戲說再見,讓我們肩併肩共同努力,馬上開始工作……我們每天都會提出正面和有建設性的建議。……我們居住在全世界最好的國家,只要我們共同努力,沒有甚麼問題不能解決。……

在對政府的態度上,林頓表示,新民主黨將採取溫和而非激進的政策,對財政事務採取審慎的態度。

後記

這場加拿大政壇的世紀大戰結束了,可以預見的是保守黨的多數政府在新民主黨的支持下,會相對穩定的執政一段時間。從自由黨多數政府到保守黨多數政府的轉換歷經七年四次大選,終於塵埃落定。

自由黨的慘敗令人歎息,從筆者的角度,他們的教訓可以用六個字「成於斯,敗於斯」來總結。

西方社會的文明實際上是基於西方宗教的文化,那個氛圍中生活的人善良、熱心,有責任感。他們曾經帶著美好的願望,歡迎和擁抱開放的中國。去中國開拓的西方人不僅僅是為了那片市場和利益,更是為了那裏的百姓。他們希望不僅僅將先進的技術輸入到那片多難的土地,也將信仰和誠信灌輸給那些被中共摧殘扭曲的靈魂。這在神看來大善的行為不僅幫助了貧困的中國人,也為投資人帶來了豐厚的回報,九十年代,克里斯蒂安的自由黨政府正是得益於此。今天,很多西方人講到為甚麼要發展和中國的經貿關係時還常常講,要通過促進中國的經濟發展來推動中國的政治進步。但以促進經濟為手段推動政治進步為目地的行為,絕不僅僅只是和中國做生意那麼簡單。

時過境遷,二、三十年後人們只注重那回報卻忘了根本的目的和責任,面對中共對中國人的奴役和壓迫,對信仰的迫害,很多西方政府和大公司不僅視而不見,甚至還為了利潤而同流合污、推波助瀾。這樣的行為所引發的經濟政治層面的問題層出不窮,很多西方政治家們驚異的發現,他們受到了中共越來越多的影響,甚至有時候不得不被中共左右。

2004年自由黨大選受挫後,本來應當總結教訓,儘快調整執政策略,重視人權、杜絕腐敗、贏取民心,可馬丁卻更加注重經濟利益,希望用經濟牌來換回支持度,注定了他2006年大選會失利。為了和中國發展經貿關係,自由黨放棄原則,對在中國發生的人權迫害敷衍了事,裝聾作啞。這種重利輕義的行為影響了它們整體的行為和言論,在這種氛圍下選舉出的黨魁自然也是這種處世態度的代表。

迪昂接班後的不作為顯得缺乏政治家的智慧,缺乏合作精神,2008年大選失利後的一系列舉措更像是和保守黨政府尋釁鬧事。他過於注重如何從對手手中奪回權力,忘記了要做執政黨,自身的道德修養、行為準則和管理國家的能力才是更重要的。

到了葉禮庭,就更加失去水準。俗話說「一將無能,累死三軍」。在生意人們都在討論如何退出中國市場的時候,作為一個政黨的黨魁,還衝到中國去示好,特別是和臭名昭著的人權罪犯周永康拉關係。為了討好中共的勢力,在言論自由的加拿大,竟然為了幾篇媒體報導,就要撤國家安全部長的職,很有點當年文革造反派的架勢。在人權問題上,葉禮庭的競選策略中竟然把人權當成一個商業運作,用對人權團體和相關事業的投資來代替政府部門應盡的義務。這不僅讓加拿大人沒有安全感,就連在加拿大的華人都會擔心將來會不會在加拿大出現文革,大躍進。葉禮庭不僅自己落選,還大大影響了很多自由黨候選人的聲譽,在他的領導下,自由黨的慘敗成了必然的宿命

實行民主制度的加拿大,聯邦政府就像一個政治舞台,一百多年來,各政黨你方唱罷我登場,你來我往熱鬧非凡。

有人說,競選的勝利來自於金錢,有人說來自於黨魁的人格魅力,也有人說是某政黨的政治綱領好。可是,當我們回顧一百多年來的一幕幕,發現,老百姓們投票是為了選擇一個可以守護一方土地和百姓的好人。

保守黨政府在過去幾年中的政績可圈可點,在人權方面堅持原則,在金融危機中穩定了加拿大的經濟,為他們贏得了加拿大老百姓,特別是華人們的支持。應該看到的是在中國對人權的迫害,特別是對法輪功的迫害還在繼續,世界經濟的動盪還遠未結束,在這種形式下,要努力的地方還有很多,希望他們再接再厲,為加拿大的美好未來而努力。最後讓我們用總理哈珀在大選獲勝後講演中的一段話做一個結尾:

「這是一個偉大的夜晚。朋友們,我要說:這是一個強健、穩定、全國性的保守黨多數政府,我們將會忠於你們寄予的信任,不管今天你是否給保守黨投票,我們的政府必須也將會守護所有地區的朋友們,我們將會忠誠地這樣做。」

相關新聞
選戰學歐巴馬 加拿大反對黨將利用網路助選
加拿大自由黨選舉制改一人一票
加拿大紓困案 自由黨提四點要求
加拿大反對黨擬發動秋季大選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