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11年04月09日訊】(大紀元記者吳英編譯報導)美國傳統基金會中國海外投資研究員史劍道(Derek Scissors)4月1日發表了他於3月30日在美中經濟與安全審查委員會(U.S.-China Economic and Security Review Commission)的報告內容,就中共國營企業與美中經濟關係發表研究結果。
報告指出,目前大多數的中共國營企業與15年或20年前的國營企業有很大的不同,它們對中國經濟與政治的影響力更為深遠。
文章說,中共國營企業的發展有起有落。在1970年代後期到1980年代中期,國營企業蓬勃發展,其後約10餘年的時間,出現部份股份為外資持有的商業實體以及國營企業私有化的趨勢。
不過,這股私有化的步調,在2000年代初期由於爆發亞洲金融風暴以及中共內部的批判而受阻,並且由所謂的「改革」取代。然而,「改革」雖然表面上將國營企業轉為股票上市、營利導向、公開財報的股份制實體(share-holding entities),但實務上仍受制於中共的管控及指揮。
到了2000年代中期,改革又逆向翻盤,國營企業重領風騷。報告指出,2006年年底中共國務院將國營企業規劃為發展經濟的核心,宣布中共將擁有包括銀行、保險、媒體、煙草、鐵路、電力、石油、天然氣、電信、機械、汽車等產業部門的國營企業的全數或多數股份;中共中央並且嚴肅聲明中共絕不會採行私有化制度。
報告指出中共國營企業的根本問題在於,其將重組、股份制公司與真正的私有部門混合在一起。對中共而言,只有「國營企業」與「非國營企業」的概念,而「非國營企業」不必然一定要經過私有化的過程,亦即轉為股份制的國營企業並不等同於私有企業。
此外,中共對於「股份」亦有其與眾不同的解讀,股份結構本身不會改變中共仍擁有管制權力的事實,大多數在中國境內股票市場上市的公司仍屬於國有企業,即便少數已在海外股票市場上市的國營企業如中石油、中國移動、中鋁等公司仍受中共中央的控制。
文章說,中共持有全數或多數股份的國營企業,基本上是在一個受到中共控制的市場中進行商業活動,這種幾乎完全限制競爭的市場,實質上等同於中共在產出方面,給予這些國營企業相當高的補貼。
至於生產投入方面,如勞工、資金、土地、能源等資源,這些國營企業得到來自中共中央的大力支持,例如可以無償取得土地、充分的電力、低利銀行貸款及其它投入性資源的補貼,這些都是私有企業無法獲得的補助。
報告指出,再度獨佔的國營企業對於中共經濟的貢獻程度目前仍撲朔迷離,主要原因是中共的國家統計局未提供充分的數據。目前僅知約有120家受中共中央控制的國營企業,而這些國營企業之下又有不少的分支機構,此外,還有受到省級或市級政府控制的企業。至於私有企業家數應有數千萬家,但其規模相對很小,而且其中有數百萬家的股份結構是混合或不明的型態。
文章說,如果以中共較為重視的城市固定資產投資的相關統計數字來看,2004年中共的城市投資為5.9兆人民幣,約為中共GDP的43%,到了2010年,增加到24.1兆人民幣,對GDP的貢獻達61%,其中來自國營企業與私有企業的貢獻比例約為3:1。
為了維持國營企業的競爭力,中共發展及改革委員會傾向維持市場集中度,例如,避免競爭造成原油利潤的降低,中共會採行提高原油稅賦的措施,但同時會提供國營煉油企業在煉油方面的補貼。
報告指出,在中共刻意的抑制競爭及保護國營企業下,國營企業的重要性相對提高,某些產業部門的國營企業規模甚且成為全球數一數二的大企業,例如鋼鐵、銀行、石油、電網等。國營企業多數由中共高級幹部或其後代把持,即便中共當權者有意推動改革,也將遭到此等有力人士的反彈。
文章說,中共國營企業的強勢對美國帶來相當的挑戰。對於美國企業而言,想要進軍所謂13億人口的市場並不容易,因為他們最多只能爭搶中共國營企業丟出來的市場。因此,官方資料顯示外商在中國的投資比重急劇下降也就不足為奇了。
作者在報告中提醒美國政府,中共對國營企業提供各項補貼所造成的市場進入障礙,足以抵銷中共控制人民幣匯率的障礙。此外,美中雙邊經濟的失衡導因於中共內部的過度投資及消費不足。
報告指出,中共的過度投資造就了低效率但主導一切的國營企業。中共人為的抑制競爭,國營企業因此獲得利潤並繼續投資;中共透過國營銀行提供的資金財務補貼也有利國營企業投資,如此一來,所有的資金都投向國營銀行,人民在國營企業的發展過程中沒有得到一點好處,反而是無法享受到競爭市場的好處。
作者認為,中共雖然在新的五年計畫中又再次提及2004年曾提高的重新平衡,但作者認為中共在各方既得利益者強大的反對聲浪下不太可能會成功。對此,作者認為美國應調整中美雙邊經濟政策,將促進中共削減國營企業列為首要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