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4月29日報導】(中央社記者曾依璇台北29日電)人類探索太空,如螻蟻丈量巨龍,從來就非坦途。30年來,太空梭讓重複使用載具往返太空的發想成真,卻也曾兩度失事,讓人們更體會到科學進展的路途艱辛而坎坷。
美國1969年成功以登月小艇載人登陸月球,太空研究創下里程碑。由於太空研究經費龐大,隨太空技術突破,可重複使用的載具必要性逐漸浮現。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於1960年代提出建造可重複使用的太空船計畫,降低成本。
1972年前美國總統尼克森(Richard Nixon)推動太空梭計畫,第1架太空梭「企業號」(Enterprise)1976年裝配完成,僅供NASA測試,無法全面進行太空飛行。
直到1979年,第1架全功能太空梭「哥倫比亞號」(Columbia)完成,並於1981年4月12日首度成功發射,搭載2名太空人繞行地球2天後返航,至今正好30年。
此後,美國太空梭相繼完工服役;1982年挑戰者號(Challenger)出廠;1983年發現號(Discovery)完成裝配;1985年亞特蘭提斯號(Atlantis)也完工。
可惜的是,歷史進程總伴隨犧牲,精密高科技如太空梭計畫,也無法跳脫這無情定律。
「挑戰者號」於1986年1月28日任務中,升空僅73秒,就因火箭O型環失效,高熱高壓氣體外洩,導致解體墜落,7名太空人無一倖免於難,美國太空任務也暫時停止,直到1988年才恢復。
當時在場觀看「挑戰者號」升空的財團法人國家實驗研究院國家太空中心首席科學家劉正彥回憶,那天冷到地面結冰,天氣條件惡劣,主事者卻堅持「將火雞變成老鷹」,硬是決定升空。
他說,當時「挑戰者號」上首度搭載1名參與太空教學計畫的教師克麗絲塔‧麥考利夫(ChristaMcAuliffe),全美成千上萬學童在太空梭升空時刻緊盯電視轉播,未料見證悲劇,後來還需安排心理輔導。
為彌補「挑戰者號」空缺,美國再度組裝「奮進號」(Endeavour),1991年出廠。
然而,2003年2月「哥倫比亞號」完成任務,自太空重返大氣層,距離返回地面只差16分鐘,卻因1塊絕緣泡棉殘骸擊中太空梭結構,損傷隔熱系統,導致返航時的高溫氣體灌入太空梭,局部結構失效,最終解體,7名太空人不幸罹難,太空任務再度暫停,相隔兩年,「發現號」才得以升空。
現役最老的「發現號」今年3月完成任務後,放在維吉尼亞州史密森尼國家航空航太博物館(Smithsonian Institution’s National Air and Spacemuseum)分部史蒂芬中心(Steven F. Udvar-Hazy Center)。
奮進號完成任務後,將放在美國加州洛杉磯的加州科學中心(California Science Center);亞特蘭提斯號預定於6月28日結束最後一趟、編號第135號任務後除役,安置在甘迺迪太空中心(Kennedy Space Center),也就是過去30年來歷次太空火箭發射的所在地。
亞特蘭提斯號回歸地面後,宣告美國為期30年的太空梭計畫終結。
專長為太空物理的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主任委員李羅權表示,人對太空的無盡探索,是一種面對未知的勇氣和決心。
他舉例,無人外太陽系太空探測船「航海家1號」(Voyager 1)1977年發射至今,仍在航行、傳回資料,且已接近太陽系邊界,是過去從未探索過的領域,「科學就是要探討從未有人探討過的東西」,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中央研究院院士丁肇中的太空磁譜儀(AMS)計畫如此,太空梭計畫也是如此。
太空梭計畫結束,美國將下一波太空計畫重點放在重返月球、甚至踏足火星,現正研發新的載人太空探索飛行器,希望有朝一日,在「阿波羅11號」太空人的足跡後,延續下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