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威物價高居不下 媒體發聲

標籤:

【大紀元2011年04月27日訊】(大紀元記者雯馨挪威報導)挪威物價之高舉世聞名,但挪威人卻始終表現得默不作聲,外界猜測,可能是其收入亦高所致。但是,最近以來,媒體卻頻頻發聲。

地方貿易保護主義政策造成壟斷

挪威農民非常歡迎本國的地方貿易保護主義政策,也就是對外來進口的價廉物美的產品,如果蔬、奶酪及肉類等徵收高額進口關稅,且有些產品只有本地產品因過季而斷貨時才會考慮進口。例如,西紅柿和芹菜,如果本地產品開始上市,那麼之前從西班牙或荷蘭進口的優質產品就會因高額關稅而停貨。當商店裡只有挪威本地產品時,價格會依照農民的要求而迅速飆升。農民社團對政府具有相當大的影響力,許多挪威人也支持地方貿易保護主義政策,他們認為這樣可以保護本國養殖業。與此同時,一些零售商也在一直猛烈抨擊挪威傳統的農業供應商- 合作社,他們認為對於家禽和肉類產品,現在已經幾乎達到了壟斷的程度。

另外一些大型批發商和供應商的勢力也很大,例如奧克拉(Orkla),他們甚至可以主導零售店上架商品的種類。《每日新聞》對此曾多次撰文說,某些商品在商店裡忽然銷聲匿跡的事情在挪威並不稀罕,如蔥鹽,在今年早些時候忽然消失了,就像前幾年的淡味綠辣椒一樣。顯然,這是因為有些人認為它的利潤不夠高而取消了訂購。然而,這卻使消費者失去了一項選擇。

小型商店星羅棋布 經濟裝產品少得可憐

上個月發表在《晚郵報》的一篇研究文章指出,挪威是歐洲人均擁有小型食品店數量最多的國家。以往經驗證明,用小型商店取代大型超市將增加運營成本,從而提高物價水平。挪威ICA公司總裁蘇阿瑞斯(Antonio Soares)表示:眾多的小型商店導致了價格的升高。同時,小型商店會因空間不足而限制上架貨物的種類和數量,降低消費者的選擇空間。

另外,在美國,無論是大包的洗衣粉或早餐麥片隨處可見,但在挪威卻難尋蹤跡,同時,消費者也沒有足夠的選擇空間。例如奧妙(OMO)洗衣粉,幾乎沒有幾家競爭對手,基本壟斷著挪威的洗衣粉市場。

非計劃性訂貨頻繁導致成本升高

挪威人在訂貨方面較他們的歐洲同行更為頻繁,非計劃性訂貨導致了貨物成本的增加。尼爾森公司的科列斯塔德向《晚郵報》表示:「這如同我們忽然發現我們今天要做晚餐一樣,於是我們會採取一種儘可能簡單的方式達到目的,但隨之而來的是成本的升高。

零售商獲得高額利潤

儘管境內四大零售鏈聲稱自己的利潤很低,但實際上他們獲得了巨額利潤。即使是利潤低的產品,由於銷售量大,他們同樣可以賺到很多錢。最新數據顯示, 挪威最大的連鎖集團NorgesGruppen,佔有40.6%的市場份額,利潤為5.7%。據《晚郵報》報導,挪威是歐洲食品店最集中的國家,這意味著供應商握有選擇商品種類的最終決策權。目前,Coop佔有市場份額的23.7%,REMA 1000 和ICA則分別佔有20.9%和14.8%。上週,約翰森(Johanson)家族控股的NorgesGruppen集團公佈,去年的稅前利潤破記錄地達到了18.6億挪威克朗,超過2009年的15.8億挪威克朗。據《晚郵報》報導,該財團在過去9年中共計拿出20.1億克朗作為紅利。

據《晚郵報》報導,儘管外界一直努力找出挪威高物價的原因所在,但實情難窺,一些供應商因害怕報復或被指控洩露行業秘密而保持沉默。

外界普遍希望政府能夠出台規範零售商貿易行為的新法律。例如,零售商有權在供應商扔下產品前發出警告,同時限制行業內不良銷售手段的使用,最終打破四大財團在食品零售業的壟斷格局。

但是外界預測,零售商們將強烈反對類似法案,因為他們並不接受外界關於挪威物價高的指責,同時,他們希望國家減少農業補貼及進口關稅

由於挪威人在本國的高物價面前別無選擇,於是很多人選擇去挪瑞邊界採購價廉物美的貨物。瑞典貿易大臣比約爾琳(Ewa Björling)最近到訪挪威時要求挪威放鬆進口政策。她認為,挪威極端的貿易保護主義農業政策,損害了瑞典出口商的利益。

相關新聞
挪威化學新發明幫助節省能源
堅持免費 挪威大學備受外國學生青睞
挪威病人跨國就醫 政府買單
文化差異導致挪威移民就業困難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