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價飆漲 全球「冒火」

——國際原油市場價格火爆探秘

人氣 549
標籤:

【大紀元4月26日訊】編者按:近幾個月來,國際原油市場風雲突變,原油價格急劇飆升,並帶動汽油價格相應變化。石油大國沙特聲稱,市場原油供給並未出現短缺,相反還存在供過於求的問題。他們為此不得不壓縮產量。那究竟是甚麼因素推動國際原油價格一路暴漲?

(大紀元記者馬天祥綜合報導)近幾個月以來,國際油價不斷高企,備受各方關注。美國原油期貨在過去五週有四週上漲,為2008年7月以來最高;倫敦布倫特(Brent)原油期貨也連續上漲。國際原油市場呈現一片火爆景象。同樣火爆的,還有國際原油市場的投機客,以及滿腹抱怨的終端消費者。

原油火爆

2007年,美國油價為75美元/桶;2008年平均為99.75美元,因投機泡沫,最高油價曾一度竄升到147.27美元;進入2009年,油價回落到55.5美元,2010年平均油價約為79美元。今年從一月份表現平平,進入二月中旬以後,因北非和中東形勢動盪,引起油價忽然飆升;進入三月份,油價突破百元大關,在過去兩個月,原油價格上漲達30%。

因環保和稅率因素的影響,加州一直是美國油價最高的一個州。在灣區各大小城市的加油站,4月份以後,常規汽油價格幾乎都高於4美元/加侖。與半年前相比,價格已增加1美元以上。4月21日,常規汽油零售價為4.15美元/加侖;而1月份時,價格在3.35美元/加侖,2月份為3.55美元/加侖。美國已有7個州油價在4美元以上。

在中國因油價攀升,加上中共稅費沉重,物價飛漲,上海運輸工人難以為生,被迫上街罷工。

油價暴漲,不但給人們出行增加了壓力,還對企業經營、甚至整個經濟面都帶來深遠影響。據分析,美國汽油均價每加侖每上升一美分,消費者每年就必須多付十億美元。這一美元的上漲,可能已讓美國人多掏出了1千億美元。

原油價格為何會一路暴漲?

「石油寶庫」動盪不安


共和黨資深參議員麥凱恩到利比亞給反對派領導人鼓氣。(Getty Images)

北非和中東的石油儲量佔世界的60%以上,石油年產量約占世界總產量的34%,銷售量約占世界總銷售量的65%,是世界能源的供給中心,有「世界石油寶庫」之稱。這個地區的動盪,勢必使世界石油市場產生不安情緒。德國銀行LBBW分析師Frank Schallenberger認為,中東的政治緊張局勢,使每桶原油存在大約20美元的巨大溢價。歐佩克秘書長巴德里也表示,動盪使當前國際油價中有15~20美元「溢價」。

今年二月中旬以後,利比亞獨裁者卡扎非動用外國僱傭兵、武裝直升飛機和戰鬥機向平民開火,造成上千人死亡,目前雙方仍處於膠著狀態。儘管利比亞原油產量佔世界的比重很少,但其處於北非地緣政治的動盪核心,對北非和中東和平影響巨大,因此急速拉升了原油價格。

利比亞已探明石油儲量415億桶,居非洲第一,世界第九;日產原油165萬桶,佔世界總產量的2%,居世界第十五位。其原油八成五銷往歐洲,約一成銷至亞洲,僅有5%銷往美國。分析認為,利比亞輕原油(sweet crude oil)質量極佳,不易取代。因歐亞各國缺乏精煉重油設備,如果利比亞動亂持續,歐洲煉油業可能會向美國的主要供應者阿爾及利亞和尼日利亞購買輕原油,這勢必導致原油市場投資者心理緊張,並引起美國汽油上揚。

除利比亞外,中東的敘利亞的形勢也不穩。4月22日,敘利亞各地爆發示威遊行,十萬多人參加,反對總統阿薩德。敘利亞當局違反承諾驅散示威者,造成70多人死亡。也門自今年1月份爆發動亂以來,當局在3月份已對一些省份失去控制,民眾和總統的談判尚未達成一致。抗議行動蔓延中東,引發市場對供給石油市場中斷的憂慮。

紐約Key Private Bank 的首席投資戰略師Bruce McCain表示,如果北非和中東的動盪能夠最終平息下來,原油價格將回復到原先的水平。

弱勢美元強勢推油價

為推動美國經濟復甦,美聯儲實行量化寬鬆的貨幣政策,即從去年11月份開始,提高美元供應,購買美國財政部6千億美元債券,每個月購買750億美元,到今年6月份為止。在2008年底~2010年3月期間,美聯儲實行第一輪量化寬鬆政策時,已買入1.7萬億美元抵押貸款債券和國債。

美聯儲意圖通過購買國債,壓低長期利率,提振美國經濟,避免通貨緊縮。但該政策同時也降低了美元匯率,推高了其他國家的本幣匯率,並直接影響大宗產品,如原油的價格。

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世界經濟展望》分析,美元貶值影響原油價格的方式如下:

分析認為,原油以美元計價,美元利率下降,一般會推動原油的現貨價格上升。因為:在其他條件不變時,低利率會降低存貨持有成本,誘導貨幣市場轉移到商品或其他高收益的資產;還會使非美元區消費者感到商品價格下降,從而增加需求;使美國的投資者感到通脹壓力,轉向購買實物資產。按美元價值計算,從長期看,美元匯率下降一個百分點,在1、4、12個月後,會使商品價格上漲0.89、0.97、1.13個百分點。

自美聯儲(Federal Reserve)放寬貨幣政策的六週之內,美元對一攬子貨幣(多個貿易國的主要貨幣按一定比重編製的指數)已貶值7%。環球獵頭證券公司(Global Hunter Securities)策略專家Richard Hastings計算,美元貶值約影響汽油價格三分之一。人們普遍認為美元貶值,導致石油價格上漲。有分析認為,甚至不需要外力,僅央行的貨幣政策就足以推動汽油價格上漲。

原油期貨市場炒作

美聯社上月做過一次民意調查,發現有51%的成年人認為,近期油價高漲是由於石油巨頭想乘機大賺一筆造成。為緩解公眾對油價不斷攀升的不滿,奧巴馬總統4月21日,成立特別調查委員會,調查交易者和投機者在油價飆升中所起的作用。

一般而言,國際油價應由供求關係決定。但石油期貨市場出現後,期貨交易量遠高於現貨需求量,是全球石油日需求量的幾倍。研究認為,投機基金持有的原油期貨多頭,與淨持倉和原油價格高度正相關,能直接影響原油價格漲跌。而石油現貨市場的原油價格僅是制定石油政策的依據。

全球每年石油貿易量約130多億噸,通過現貨市場的交易量只有20億噸左右,大部分石油都沒有進行實物交割。據相關統計,在國際石油期貨交易中,約有70%屬於投機行為,每桶油價上漲 10美元中,投機炒作因素就占6~8美元。

歐佩克認為,市場投機行為,導致油價上漲。高盛在3月21日的報告中稱,投機客每新增持有100萬桶原油,油價就會上漲8~10美分。而在2月中旬~3月末期間,投機客已經累積了近1億桶原油,令原油的風險溢價提高了約10美元。

路透社報導說,在2008年WTI原油超過145美元/桶時,投機客淨多頭頭寸不到1億桶。但到今年三月中旬,投機客手中已持有WTI中質原油3.91億桶。

美國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能源計劃主管Tyson Slocum說,目前投機客推動市場,而非煉油廠和終端使用者,投機客利用基本面以外的任何藉口,推升油價。

在美國原油期貨的主戰場之一——紐約商品期貨交易所(NYMEX),1000桶原油的初始保證金僅為2025美元,交易成本低,槓桿效應明顯。

英國《金融時報》撰稿人利亞‧麥格拉思‧古德曼認為,投機者幾乎不用投入甚麼資金便可進行交易,這使他們可通過大額押注影響價格,而他們往往面臨僅有交易總價5—10%的風險。此外,高盛(Goldman Sachs)等大公司還獲得實物產品交割豁免權,可以進行大宗商品的豪賭,從而造就一個可以為所欲為的市場。

另外,國際原油期貨交易的另一中心倫敦,佔世界原油三分之二以上的交易量,西北歐、北海、地中海、非洲以及也門等國家和地區,均以其為基準。由於利比亞的石油60%以上輸往歐洲,因此,北非和中東動盪引起的市場恐慌心理,對Brent原油市場的影響很大,從其與WTI原油年初的溢價差距急劇擴大可看到這一點。

最大投機客——中石油和中石化


4月11日加州聖拉菲爾加油站。全美國汽油價格持續攀升。(Getty Images)

數據顯示,中國原油消費佔全球10%。去年,中國淨進口原油2.36億噸,原油對外依存度為53.7%。預測認為,中國石油進口量到2020年將占中國石油消費的64.5%。中共國家能源局稱,一季度全國進口原油6341萬噸,進口原油增長11.9%。

但中國國內汽油價格的高漲卻並不完全受國際因素主導。因中國三大石油企業壟斷了原油整個產業鏈,其中,中石油、中石化佔有全國零售市場90%以上的份額。中國的油價由「發改委」和央企相互妥協形成。在定價過程中,因同屬中共利益集團,雙方妥協的結果就是,中國汽油價格多年來一直高於美國,但美國人的收入卻遠高於中國人。

2010年,美國的人均收入42240美元,按世界銀行計算,中美人均收入差距在十幾倍以上。但消費同一類型的無鉛汽油,4月7日,中共發改委提高石油價格後,中國93﹟汽油(相當於美國87﹟)零售價為人民幣7.46元/升,美國汽油最高的加州,87﹟常規汽油零售價當時約為3.99美元/加侖,中國人每加侖要多花人民幣2.27元。目前(4月26日),美國汽油雖又漲價,但舊金山和北京相比,每加侖油價仍相差人民幣1.5元以上。

據熟悉中國石油界的人士分析,中國自產原油,每桶全成本(包括稅收、勘探等)約為20美元;中國進口的原油,由於品質較低,且是通過期貨市場和長期協議購買,油價僅相當於國際原油價格的40%~60%。中國人支付的油價,大部分最後交給了中共和央企。

因此,中國的高油價,完全是由中共和央企的貪婪促成。中共把國內油價上漲的原因推到國際上,是不負責任的做法。另外,路透社報導,中國2011年實施第二階段儲備任務,增加戰略儲備,也是今年油價上漲的一個重要因素。

除上述幾個因素外,一般認為,今年以來美國的經濟復甦、夏季用油的逐漸增加,也是油價上升的原因。

相關新聞
原油價格接近29個月高點
紐約原油價格跌破百美元
亞非天災人禍  原油供需吃緊
美元走強 亞洲原油價收黑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