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維平:溫家寶的吶喊

人氣 6
標籤:

【大紀元2011年04月27日訊】如果把溫家寶與國務院參事等人的兩次座談,認真地比較一下,我們會發現,不論是內容,還是選擇的時機,都恰到好處,耐人尋味,可以肯定的是,他與胡錦濤發生了嚴重的分歧,而且,他成了少數派,但他並不甘心,他正在履行「風雨無阻,至死方休」的承諾,或許他與趙紫陽一樣,將成為下一個主張政改的悲劇性人物,其下場的慘烈和情節視十八大新領導核心的人事組成而定,如果是「習李配」,其結果類似趙紫陽;如果是「習薄配」,他就是又一個劉少奇。但不論如何,中共的謊言機器都可能會使愚民們一片歡呼。

2009年11月13日上午,也就是在中國政府拘捕劉曉波一年之後,法院在12月28日正式起訴他之前,溫家寶在中南海向新聘任的國務院參事、中央文史研究館館員頒發聘書,並同全體參事、館員座談。他借題發揮,異乎尋常地指出,請參事、館員們圍繞政府工作發表意見和建議,知無不言,言無不盡,言者無罪,聞者足戒。

表面上看,他是在利用這種座談會的方式,紀念參事室成立六十週年,實際上,他另有寓意和所指,只要我們仔細品讀他此次所談問題的第一點和第三點就似有所悟。他首先指出,從現在起到本世紀中葉,是我國實現工業化、城市化的關鍵時期。必須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冷靜思考我國所處的國內外發展環境,冷靜思考我們的發展目標和發展模式,冷靜思考我們前進道路上可能遇到的各種風險和挑戰。必須進一步解放思想,推進經濟體制改革、政治體制改革和其他方面的改革,擴大對外開放,停滯和倒退都沒有出路。此後,溫家寶在不同的場合,多次重提政治改革,並在最近的一次會議上明言:沒有所謂「中國模式」,這說明,以劉曉波判刑入獄為標誌,中南海的主流淹沒了他的聲音,即贊同普世價值,也就失去了探索「中國模式」的動力。

在那次座談會上,他接著說,要提倡獨立思考、敢講真話的精神,在建言獻策方面應保持相對的獨立性,說真話、講實情,允許發表不同意見和看法,不唯上、不唯書、只唯實。關鍵要營造一種包容和寬鬆的環境,使人們能夠獨立思考,敢講真話。領導者應有聽取逆耳之言的雅量,能夠包容不同意見,擇其善者而從之。顯然,此前,在劉曉波因言獲罪的問題上,中南海高層爭議較大,有強硬派和開明派的分歧和博弈,這就是此案久拖不決的深層次原因,但接近年底時,初步達成了妥協與共識,嚴厲重判,殺一儆百,但溫家寶保留了自己的意見,他成了鬱悶的少數派,因此,他通過這個座談會委婉而機智地表達了看法,也求助於黨內和社會上各方面人士的呼應。他所說的「上」指得是胡錦濤,「書」指得是政治局的決議。

非常可惜,他是「陽春白雪,合者蓋寡」,不僅在黨內,殭化而貪婪的保守派抵毀和仇視他,而且,在海外異議人士,學者等知識精英中,也不乏指責和嘲諷他的人,這一點不必多言,我只舉一例,即可證明: 2010 年 2 月 1 日,在中共中央政府門戶網站的一篇報導裡,溫家寶年前講話中的「知無不言,言無不盡,言者無罪,聞者足戒」之句被強行刪除。(可見網絡上的截圖)如果真的像有些書生所誤判的那樣是「做秀」,胡錦濤唱「黑臉」,他唱「白臉」,那麼,李長春就不會下令對總理的文 字動手動腳。

當然,中東北非等地的茉莉花革命之後,中南海高層進一步向左轉,溫家寶的言論空間愈加壓縮,以致一度失聲,他在兩會的政府報告中,不得不在政改之前,加上了「在黨的領導下」的限定詞,其目的是爭取大家對報告通過的支持,但這僅僅是權宜之計,他依然堅持「風雨無阻,至死方休」地推進政治改革,首創了建國以來直面接待訪民的先例,而4月17日,他針對艾未未失蹤事件所委婉地發表的聲音,一如去年,意味深長,振聾發聵,值得我們深思。

在同國務院參事和中央文史館館員座談時,他故伎重演地說,這次是我擔任總理以來第5次聽取參事、館員們的意見。今天有8位同志發言,還有6位同志的書面發言,也都印發給大家了。這些發言涉及範圍非常廣泛,包括經濟社會發展、科技教育以及文化宗教事務。大家的意見都非常重要,值得我們國務院及有關部門認真研究,還是這句話:「知者盡言,國家之利」。

他指出,我仍舊要強調講真話。講真話,就要有聽真話的條件。我早在給已逝的「老參」呂德潤先生寫信時引用了「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這句名言。在上次座談會上,我又強調「知無不言,言無不盡;言者無罪,聞者足戒」。我今天還想講,要創造條件讓人們講真話,讓參事、館員講真話,「賢路當廣而不當狹,言路當開而不當塞」。古語說:「大智興邦,不過集眾思」。朱熹說:「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政府的政策要做到清明,符合實際,符合人民的意願,就必須傾聽來自人民的意見,集思廣益,這就需要有持久不斷的「活水」。

顯然,溫家寶對黨內保守派打壓言論自由,動輒抓人,監禁異議人士,相當不滿,他的話語中已經非常明顯地透露了這種分歧意見,他所說的「還想講」,就是這個意思。他引用了如此之多的古訓不是賣弄學問,而是警示胡錦濤不要重蹈歷史覆轍。

從新華社的通稿中,我們可以看出,他這次講的內容與過去,特別是上次,有明顯的不同。他說,當前,我們國家發展的重大問題是哪些呢?我以為主要有幾個方面:一是堅持科學發展和轉變發展方式,努力解決發展的不穩定、不協調、不平衡和不可持續的問題。二是推進社會公平正義,認真解決地區、城鄉發展不平衡和收入分配不公的問題,做到無論任何組織、任何個人,在憲法和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三是促進經濟社會協調發展,改變「一條腿長一條腿短」的現象,重視發展科技、教育、文化、衛生、體育等社會事業。四是堅持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特別要保證司法的獨立和公正。五是深化經濟體制改革和政治體制改革,從制度和體制上解決影響經濟社會發展的深層次問題,使國家長治久安。

毫無疑問,中南海高層討論了這五個問題,但意見並不一致,溫家寶主張用疏導和懷柔的辦法化解矛盾,而以胡錦濤為首的更多的人,認為堵塞和鎮壓最為有效,他們的共同點都是為了維護國家和黨的常治久安,這正是他們還能共事的原因,然而,在現有的一黨執政的情況下,我們必須肯定的是,前進和疏導有利於中國民主轉型,而封堵和倒退不利於中國進步,因此,溫家寶沒有實質上的改變,如同他撰寫文章高調紀念胡耀邦一樣,他沒有放棄政治改革的努力,但非常遺憾的是,他可能成了孤家寡人,這頗為類似當年的胡耀邦和趙紫陽,其原因不僅在於中國國民的皇權思想,狹隘的民族主義,知識份子的軟弱和輿論監控造成的信息不對稱,而且,還來源於脫貧的國人對物質生活改善的認同和留戀,來源於既得利益集團,對財富的貪婪和社會變革可能引發的整肅的恐懼。

從這個意義上講,溫家寶繼承了中國古代先人「大禹治水」的辦法,也就是小心翼翼地疏導的策略,而另一股黨內保守派卻沿用了禹的父親的辦法,雖然,這種與世界潮流逆行的東西,曾給國人帶來了災難,已被《二十五史》所銘記,但統治者的貪慾和短視以及瘋狂,使他們失去了理智。

因此,好心的溫家寶說,應當重視對歷史和國際經驗的比較研究。歷史是一面鏡子,國際經驗也是一面鏡子。我們在現代化的進程當中,始終要注意經常地照一照這兩面鏡子,鑒古知今,博采眾長。這樣,我們前進的步伐會更加紮實、更加有力。大家非常熟悉《貞觀政要》裡這句名言:「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我以為這至今仍然是至理名言。

在這裡,溫家寶明確提醒「以史為鑒」,他也沒有迴避中東北非茉莉花革命骨牌效應的問題,他進一步指出,現階段我們前進中遇到的許多問題,一些發達國家也曾經遇到過,比如社會保障問題、住房問題、貧富差距問題、腐敗問題、司法公正問題、環境保護問題、權力監督問題,等等。不同的國家解決這些問題往往有不同的方法,有的成功,有的失敗,有的至今還在探索。我們要立足國情,對那些成功的經驗認真地借鑒和吸收,對那些失敗的教訓切實地警惕和避免,對尚在探索中的問題加強合作和交流,共同破解難題。還是那句話:只有開放兼容,國家才能富強;只有與古為新,社會才能進步。

我想,依他現有的位置和處境,不可能直言艾未未事件,但上述講話已經給我們傳遞了一個強烈的信號:黨外有黨,黨內有派,社會上的各種觀點都會在中南海高層集中地體現出來,當然,目前,從不斷抓捕,監禁異議人士,特別是吳邦國視察重慶的信息看,中國正在急速地左轉,而國家陷入文革式動亂的可能性增大了,但是,如同清末的袁世凱稱帝復辟一樣,倒退是沒有出路的,或許正如毛澤東暗鬥周恩來,鄧小平整肅胡耀邦和趙紫陽那樣,假如薄熙來的紅色風暴席捲全國,溫家寶的倒霉和悲劇,可能再次引發中共的裂變,也就給中國政治改革提供了新的契機,問題是,社會精英和人民將如何把握命運?總之,中共重走老路,人民一定卻要有新的選擇!

我相信,溫家寶不會心甘情願地步趙紫陽的後塵!他應當拿出地震時顯露的勇氣,和人民堅定地站在一起!唯其如此,溫家寶才最後說,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總要有一批心憂天下、勇於擔當的人,總要有一批從容淡定、冷靜思考的人,總要有一批剛直不阿、敢於直言的人。是啊,艾未未就是一個這樣大寫的人!但願溫總理能儘快地在時機成熟時,直言心中的塊壘!

文章來源:《縱覽中國》

相關新聞
【名家專欄】GDP可以準確衡量經濟現實嗎?
英慧:中共製造了禍國殃民的醫療亂象
王赫:北京首都機場持續虧損4年半的背後
譚笑飛:從「單王」猝死看中共吃人的分配制度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