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11年04月20日訊】(大紀元記者高紫檀采訪報道)中國央行行長周小川18日晚間在清華大學金融高端講壇上承認,中國政府外匯儲備已經超過了中國需要的合理水平。經濟學家認為,這是中共錯誤的經濟政策造成的。高額的外匯儲備補貼了美國,也是中國通貨膨脹久控不下的主要原因。
3月底中國政府外匯儲備規模高達3.0447萬億美元,較去年底增加1974億美元,排名全球第一。而統計局數據顯示,3月份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同比增長5.4%,一季度CPI同比增長5.0%,整體通脹形勢嚴峻。
周小川在清華大學金融高端講壇上說,外匯儲備已經超過了中國需要的合理水平,外匯積累過多,導致市場流動性過多,也增加了央行對沖工作的壓力。
曾在中國央行工作多年的經濟學家簡天倫博士在接受大紀元記者採訪時對中國外匯儲備不斷增加原因、後果,以及利弊作出了深度分析。他認為,中國外匯儲備兩年內從2萬億增加到3萬億美元,增速超快,主要是因為人民幣匯率低估,導致出口高增長,從而帶來大量外貿順差。中國外匯儲備大量增長最終造成了國內通貨膨脹,卻由於大量購買美國及其它國家國債而補貼了美國及其它國家。
外匯儲備高速增長加劇通脹
簡天倫認為,巨額外匯儲備除了給中國國內帶來通貨膨脹之外,沒有給中國民眾帶來甚麼好處。
簡天倫表示,外匯儲備在增長過程中占國民生產總值的比例越來越高,由此而帶來貨幣供應量的不斷增大,「最近幾個月來通貨膨脹的增長很大程度是人民幣低估導致外匯儲備的增加造成的,其他的因素也有,但是占的比率很小」。
簡天倫指出,降低貿易順差有很多方法。可以提高人民幣匯率,也可以提高國內工人的工資,使得出口產品不至於那麼廉價從而降低貿易順差;或者採用通貨膨脹的辦法使得國內產品的出口價格上漲。現在中共採用的是讓國內通貨膨脹來解決外匯儲備出超太多的問題,這種辦法的弊端明顯,「實際上等於犧牲國內大多數人的利益來解決這個問題」。
巨額外匯儲備補貼了海外
簡天倫認為,外匯儲備的主要目的是要應付萬一出現收支不平衡,國外的貿易和金融衝擊帶來對匯率和經濟的影響。作為一個國家來講,中國有一定的外匯儲備是必要的,但3萬億美元太多了,等於在浪費中國人的錢,讓全中國人民賺錢補貼國外。
簡天倫解釋,中國的巨額外匯儲備大量購買了海外國債,尤其是美國國債,當其它國家用寬鬆的貨幣政策來刺激經濟時,中國的外匯儲備就在貶值。比如最近有媒體報導,美聯儲的一位官員曾透露,中國至少持有美國國債2萬億美元,雖然這一數字超過美國財政部3月份公佈的1.16萬億很多,但無論多少,這些儲備都在隨著美元貶值。
在過去的一年裡,美元對日元貶值了11%以上,對英鎊及歐元分別貶值6%以上。
簡天倫指出,金融危機以來,美國一直在實行量化寬鬆的貨幣政策,使美元對西方主要貨幣大幅度貶值,中國三萬億美元的外匯儲備,由於美元的貶值,一年的損失約2000億美元。「也就是說,中國買這麼多的美國國債及其它國家國國債,實際上是補貼了美國及海外其它國家。」
解決巨額外匯儲備的辦法
儘管把外匯儲備投到不同的貨幣上,可以降低由於匯率變動帶來的損失,但簡天倫認為,這有很大的局限,歐洲沒有一個共同的債券市場,日本國債基本不對中國開放,中國買了一點馬上引起日本的警覺,因為買了日本國債就會使得日元升值給日本經濟帶來衝擊。
「根本的辦法是要改變人民幣匯率。」簡天倫說,提升人民幣匯率可以解決多方面的問題,人民幣升值可以讓中國人民降低進口成本,更多地進口,減少外貿順差。同時人民幣升值提升國內人民的購買力,提高國內的消費能力。
巨額外匯儲備有何目的?
簡天倫分析,中共不是想要提高外匯儲備,它的主要目的是要經濟增長,保證經濟的增長就保證了就業率提高,就可以維護中共的政權。
簡天倫表示,其實中國的經濟增長在過去20~30年來很大程度上和人民幣的低估,還有固定資產投資的增長最相關。多年來人民幣低估使得出口以30%的年率增長,這維持了中國經濟高速增長。中共目的主要是靠低估人民幣來維持經濟增長,提高就業。「這樣它才能維持政權的穩定,要不然經濟出了問題,失業率過高。那社會動盪就更厲害」,所以它明知外匯儲備過高想減下來,但沒有動作。
簡天倫認為,即使是現在通貨膨脹每個月在攀昇的情況下,中共也不願意提升人民幣匯率,主要是怕出口增長減速了,經濟增長出了問題,所以它一直在用提高人民幣利率和提高銀行的存款準備金比率來收緊貨幣壓制通貨膨脹。
「但是現在主要的問題在於貨幣的供給量過大,很大程度是人民幣低估造成的。」簡天倫說,所以即使今年人民銀行提高了2次人民幣利率,又多次提高了銀行存款準備金比率至20.5%歷史高位,通貨膨脹依然居高不下,甚至還在往上攀昇,「癥結就是整個經濟策略有問題,政策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