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11年04月02日訊】針對剛在北京開幕的德國「啟蒙的藝術」展覽,《南德意志報》提出尖銳批評,認為德國政府為此展覽投資1,000萬歐元,雖美其名曰「啟蒙」,卻少有啟蒙的內容,是「一個支持(中共)制度的展覽」。
「世界上最有諷刺意義的地方」
《南德意志報》3月31日的評論寫道,「北京,正籠罩在鎮壓的氣氛當中,即使按社會主義國家的慣例衡量,也是令人沮喪的。」「不僅越來越多的博客主和作者因為無傷大雅的文章被判處10年監禁,最近一例是劉賢斌,就因為他敢於談論民主。中國的藝術家們也被徹底地噤聲,以至於讓人不斷想到毛發動的文化大革命。」
文章引用艾未未話說,「關於啟蒙的展覽,天安門廣場是世界上最有諷刺意義的地方。因為,我們中國人正經歷一個黑暗的時代。」
文章寫道,「當德國博物館的館長們在裝修一新的中國國家博物館裡大談甚麼『藝術家正在成為公眾人物』的時代時,藝術家艾未未在上海的嶄新的工作室剛剛被推土機夷為平地,就因為他對政府提出了批評性意見。」
「沒有反映啟蒙的政治價值」
文章批評德國主辦者不敢明確提及「啟蒙」的政治信息,認為展品的挑選也相當片面。「……給人的印象是,似乎歐洲的啟蒙主要是與自然科學的求知慾覺醒相關。……相反,在挑出的藝術品中,幾乎沒有反映啟蒙的政治價值,……可憐的中國人,一年之久,每天數以千計地徜徉於這些乏味的展品中,他們會產生這樣的想法,即:啟蒙不是與法國大革命而是與物理課有更多的關係。啟蒙的主題在這裡被如此德國地、乖巧地呈現。不得罪中共的共同主辦人,似乎是策展人的重要指南,以至於人們在這個展覽上幾乎只能感到一種循規蹈矩的陳腐之氣。」
「對中共而言適逢其時」
文章說:「啟蒙的主題在這個展覽中被包裝得如此適合中國,就連中共獨裁者都不再感到難受。」
文章還寫道:「中國人早已在展覽準備階段就將太有批評性的思想者從對話中排除,比如中國社會科學院的學者們。在德國人為能夠自圓其說爭取到他們之後,這些人又被當局及時地再次嚇跑。現在,完全是忠於黨的路線的文化官僚們獨攬大權。作為中國公民,誰要還想作為聽眾登記參加這個墨卡托(Merkator基金會)對話,就必須在互聯網上先登記很多個人情況,相當於強迫自己向警察自我舉報。德國外交部就這樣資助一個在北京心臟地區舉辦的展覽,這個有助於穩固中國社會體制的展覽一年之久,這對中共來說正中下懷。」
「當他們可以將作者監禁十年之久,可以越來越廣泛地限制自己的互聯網,可以在北京的購物街王府井讓國家安全機構的特工們毆打外國記者時,當他們而且可以通過巨大的博物館展示自己剛剛贏得的自信時,中共的領袖們當然願意利用時機展示自己的所謂對世界開放的胸懷、展示他們與『批評性文化對話』的意願、以及對於啟蒙那樣的西方放蕩行為的所謂寬容態度。在他們看來,最好不過的是,這一切還都不用自己花錢。」
文章還對德國駐華大使提出批評,說他到處抱怨德國駐華記者的批評性文章「毀掉了德中關係」。「德國對於這個崛起的經濟大國的統治者在展覽外圍也大肆獻媚討好,這讓具有批評性思考的共產黨人有時也覺得非常過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