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控菜價 民眾:中共是「半夜吃桃子」

人氣 2
標籤:

【大紀元2011年04月19日訊】(大紀元記者金靖報導)中共國家統計局公佈,3月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同比漲幅5.4%,創32個月新高。中共國務院近日再次強調,千方百計把物價漲幅控制在可承受的限度內。4月14日,中共國家發改委副主任彭森在廣州召開的穩定「菜籃子」價格現場會上提出,穩定菜價是穩定價格總水平的基礎。福州等地出臺蔬菜限價令。

而由於季節性和氣候的影響,全國多種蔬菜在4月以來受供求規律制約,價格出現暴跌,中共的穩定菜價政策受多方質疑。更有民眾認為,對土地及石油價格的壟斷,才是物價暴漲的根源。
 
蔬菜價格暴跌 中共調控「無的放矢」

據《南方農村報》報導,博羅縣園洲鎮菜場老闆梁生抱怨道:「政府採取的措施都是為了壓價,菜價低菜農虧損時,怎麼沒有措施?」梁生說,與3月相比,4月來多種蔬菜價格暴跌,青瓜、西葫蘆、甘藍的價格最低,每斤只有0.1到0.2元。

在惠州、茂名、增城等多地有甘藍、蘿蔔、大白菜滯銷的情況,菜農迫于種植水稻的季節到來,只好忍痛直接將其翻到田間做綠肥,或扔在菜地邊上。

在博羅縣楊村鎮五、六個菜場,南方農村報記者也看到,每個菜場都有100~300畝不等的菜心或芥蘭來不及收穫而抽薹開花,失去食用價值。按1500元/畝的成本算,損失就高達15~45萬元。

大紀元記者上網瞭解到,青島東莊頭蔬菜批發市場,大白菜0.20元/kg,白蘿蔔及菠菜0.60元/kg,而在重慶盤溪蔬菜批發市場,白蘿蔔0.30元/kg,蓮白及萵筍0.60元/kg。其他城市菜價也普遍回落。
   
調控菜價 「半夜吃桃子——按倒耙的捏」

成都市民司女士接受大紀元記者採訪時認為,時鮮蔬菜都是即產即銷,沒有多長的保鮮期,賣不完就爛了,當供大於求時就價低,如果貨源奇缺那價格自然就高,這是市場決定的,時鮮蔬菜的價格政府怎麼調控?政府為什麼不去調控油價和房價、地價?它們才是物價上漲的源頭。這只能說明政府是「半夜吃桃子—按倒耙的捏」。

司女士分析,政府即使從流通環節來調控蔬菜消費價格,最終壓低的還是菜農的利益。菜從田間到消費者手中,最貴的環節是運輸和市場的場地費,菜農從來都只獲得辛苦的勞動報酬。國家如此調控,吃虧的永遠是百姓。

在重慶盤溪蔬菜批發市場做批發生意的張先生告訴大紀元記者,蓮白近日的批發價一斤為0.3元,除了人工、場地費之外,運費受油價影響漲了許多,刨開利潤,當然給農民的收購價就只有0.1元左右。而白蘿蔔批發價一斤只有0.15元,給農民的收購價也就幾分錢一斤,由於價格太低,有的菜農覺得還不夠請人工的費用,只好讓蘿蔔爛在地裏。有時沒把握好行情,我們做批發的一樣虧本。

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經濟研究所研究員李國祥認為,現在的調控政策還停留在“頭痛醫頭,腳痛醫腳”上,沒有長效的措施出臺,使菜價暴漲暴跌的現象時而發生。蔬菜產業鏈相關人士認為,政府沒有在菜價異常低迷時,出臺保證菜農效益的措施,調控這桿秤有明顯傾斜。

然而也有專家認為,抗通脹就不應拿農產品價格開刀。財經評論員葉檀分析,農產品價格上升並不是農業本身的作用,而是過於寬鬆的貨幣流動性作用於農產品市場的結果。脫離貨幣政策讓農產品價格維持在低位,是計劃經濟色彩在新時代的表現。

有民眾認為,一邊是高起的菜價,一邊是賣不掉爛在地裏的蔬菜,這都是壟斷的油價、不斷高起的運輸成本鬧的禍,卻讓石油大亨們在自家的超五星酒店裏喝著茅臺,享受政府給他們的好處。

相關新聞
商家搶購海南菜 專家:北方乾旱尚未成災
不怕蔥價漲 保存蔥的好方法
農民砸鍋賣房「炒」白菜 300多噸堆冷庫
炒客落荒逃 山東三億斤大白菜成垃圾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