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11年04月16日訊】伍凡:我們在很長時間裏都對中國政府的經濟政策提出批評意見,我們一直認為按照目前的狀況,中共如果不徹底改革,中國經濟必將走向崩潰。結果我們這個觀點一直遭到中共的詆譭,說我們是反華分子。幾年來,中國一直避談經濟崩潰問題。但是最近,大陸的官方喉舌《人民日報》所屬的人民網卻展開了一個討論,這個討論就是:中國經濟會不會硬著陸。換句話說,就是在討論,中國經濟是否會崩潰。
Flv下載觀看 WMV下載觀看
草庵:官方喉舌《人民日報》的論壇公開討論這個問題是中共建政以來的第一次。這足以說明一個問題,中國經濟出了大問題,逼迫中共不得不面對這個嚴峻的問題。首先,3月21日,世界銀行發佈報告指出,通__貨膨脹已成為東亞各國政府面臨的關鍵性的短期挑戰,中國面臨的通脹壓力仍然較大。另一項報告則顯示,中國經濟硬著陸可能是最被低估的一種風險。
另外,我們從一些中國官方公佈的數據上看,中國央行已經徹底失去了控制貨幣量的能力。為甚麼這麼說?我們看一下數據就知道了。 3月24日上調存款準備金率至20%,收回貨幣約3600億,22日一年期票據收回500億,28天正回購收回850億。 24日3個月票據收回470億,91天正回購收回300億,謹此一週收回約5720億的貨幣,但是即使如此,上海銀行間同業拆放利率卻連日下降,足可以證明貨幣供應不但沒減少反而增加,一月份外匯占款增加5000億,二月、三月沒有公佈,究竟市場上有多少貨幣,恐怕央行根本就不知道。
從2003年至今到底印了多少錢,這些錢在不斷的造成危害,其一支持劣質GDP的不斷膨脹,其二造成物價的大幅升高,而對於國民來說就是血汗錢在不斷的縮水,生活成本不斷提高。所以,有人說中國央行是實行長期負利率,全然不顧發幣機構信譽,整一個小偷公司。中國政府是不印錢得死,印錢緩死,慾壑難填,他們的慾望正在呈幾何級增長,表現為日益增加的貨幣需求,以滿足每年的持續增長,直到最後的崩潰。
伍凡:在另一個方面,我們都知道中國政府通過土地財政維持了很多年,也掠奪了百姓很多年,兩會中,多地市委書記談土地出讓時說:不賣地根本無錢保民生。他們還提出了很多理由:現在有些城市,GDP中有50%到60%是來自於房地產的,財政報告表明,去年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收入達到29109億元,相當於全國財政收入的35 %,相當於地方財政收入的71.68%,佔到地方政府性基金收入的89.3%,在沿海一些城市甚至超過了政府財政收入。中國政府要壓制房地產泡沫必然引發地方政府管制危機。中國經濟已經出現無法維持、更無法持續的問題。
草庵:事實上,在中國宏觀上出現的問題非常嚴重。通脹、滯脹「兩難」並存。在3月21日公佈的這份名為《東亞與太平洋地區經濟半年報》的報告中,世界銀行預測,在經歷了2010年9.6%的經濟高速增長後,東亞各國的經濟增長將放緩。隨著各國刺激政策的逐步退出,預計2011年和2012年東亞和太平洋地區的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長將回落至8%左右。
對於中國經濟形勢的預測顯示,2011年中國經濟增長將達到9%,略高於去年11月世界銀行做出的8.7%的預測。該報告同時指出,當前食品價格的上漲週期尚未結束,中國所面臨的通脹壓力仍然較大。但在以後的12個月中,中國面臨的通脹壓力會逐漸減輕。顯然,通脹是2011年中國經濟所面臨的首要難題,也是最大風險。
伍凡:對於中國的問題,渣打銀行同樣認為,如果政府應對通脹的措施不夠充分,CPI在長時間內高位徘徊,將很可能引發小範圍的滯脹。而通脹與滯脹並行的情況將給決策者帶來更大的兩難選擇──是冒著經濟劇烈下滑的風險繼續緊縮,還是放鬆貨幣忍受更高通脹?事實上,中國經濟面臨的風險遠不止如此。最近,巴克萊資本公佈的對逾1000家機構投資者所做的一項調查顯示,在金融市場上,中國經濟出現硬著陸是威脅性最被低估的一種風險。
草庵:事實上,相比中東亂局中國經濟若硬著陸更可怕,巴克萊調查報告指出,約27%的投資者表示中國經濟增長急劇減速的風險對市場威脅最大,其威脅性超過中東和北非政局動盪引發的恐懼、以及主權債務和通脹飆升風險引發的擔憂。巴克萊資本全球經濟、新興市場及外匯研究主管皮耶羅.蓋齊表示:「媒體上到處都是關於中東局勢的報告,中國經濟硬著陸受到的關注比較少,其威脅性也被低估了 」。
渣打銀行則認為,房地產建設硬著陸是中國經濟面臨的一大風險。中央和地方政府近期出台的房屋限購令,使房地產供大於求(或庫存上升)的問題正在發酵。如果商品房銷售量在未來兩個月或更長時間下降,並持續低迷,開發商將放慢建設速度,這將會拖累投資增速。因此,從年中開始,住房建設有可能出現硬著陸。
伍凡:所謂的硬著陸實際上是一種婉轉的說法,說中國經濟崩潰更直接。面對國內的危局,中國還面臨著海外的問題。被通貨膨脹緊緊咬住的亞洲新興市場,整個第一季度都處於「失血」的狀態。 2010年底以來,唱空新興市場的聲音不斷湧現,部份國際資本開始悄然由新興市場「出逃」。 「印度、印尼、韓國、台灣、香港、泰國、越南等國家和地區第一季度都有不少資金流出」,美國新興市場投資基金研究公司 EPFR Global 最新數據,截至3月2日,新興市場股市基金的當周資金流出額為25億美元,連續第6週流出,創2008年第三季度以來最長資金流出週期。根據 EPFR 相關數據計算,今年以來已經有超過210億美元資金流出新興市場股市基金,資金規模約達到新興市場2008年吸金頂峰時期的1/5。
草庵:與此同時,國際對沖基金則雲聚香港,摩拳擦掌對賭中國經濟硬著陸。寬鬆的監管環境與弱小的亞洲同業競爭對手,讓這些國際炒家信心滿滿,隨時準備狙擊以中國為首的亞洲新興經濟體。而更有一些保持優秀投資記錄的對沖基金拋出了做空中國的言論。
美國「空頭大師」詹姆斯.查諾斯(James Chanos)不久前高調發佈言論表示,已募集了高達2000萬美元的離岸基金,對賭中國房地產泡沫破裂。 「產能過剩、資產泡沫、通脹、流動性緊縮」等負面因素,令中國仍然面臨被國際對沖基金狙擊的潛在威脅。
伍凡:財政部向十一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提交的預算報告顯示,2011年公共財政預算主要指標擬安排為:全國財政收入89720億元人民幣,加上從中央預算穩定調節基金調入1500億元,可安排的收入總量為91220億元,支出100220億元。這麼多的財政支出,主要是稅費、地價、基礎貨幣投放量這「三高」支撐的:去年全國稅收收入實現穩定增長,完成77390億元;全國國有土地有償出讓收入29397億,同比增長106.2 %;基礎貨幣投放量持續過多,導致通貨膨脹。
草庵:高稅費造成了國富民窮的現象,也是這些年來難以有效促進消費的重要原因。特別是嚴苛的稅收讓多數中小企業生存艱難。因此,給中小企業減負,對民生經濟的影響最大。通貨膨脹變相削弱了消費者的購買能力。正是因為民間消費不足,才要增加政府支出,增加政府支出就要多收稅費,而這又導致消費不足,還得靠政府投資,增加財政支出。
於是,表面的緊縮貨幣政策變成了實質上的擴張性信貸政策,政府收入增加造成資產價格和物價上漲,因此還得大搞土地財政填窟窿。政府對土地財政的依賴越來越嚴重,對整個經濟造成威脅。當前土地市場已經出現了泡沫化的傾向,這必將促使房價也泡沫化,一旦債務鏈條出現問題,不僅是房市崩潰,建立在土地財政之上的地方財政也可能有破產的危機。
總之,高稅費、高地價、高基礎貨幣投放量,是當前中國經濟的三大殺手。如果經濟出現硬著陸,很可能就是因為「三高」以債務危機的形式連鎖爆發。因此,當前中國應當著重防止這三大危機出現疊加效應。
伍凡:面對中國經濟危局,目前是大部份專家學者都很悲觀,認為中國經濟會走向崩潰,但是也有一些學者官員不這樣認為,例如林毅夫就認為:未來20年內中國經濟仍將保持年均8%以上的高速增長,預計到2030年中國將超過美國成為全球第一大經濟體。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主任張玉台認為:今年中國經濟增速會比去年放慢,但增長的勢頭仍然強勁。中國經濟增速將在2011年二季度以後穩步回升。中國經濟在未來會出現甚麼局面呢?我們還需要繼續觀察。這次時間到了,謝謝各位觀眾的收看,再見。
草庵: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