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電視報導大陸人士高調來台發放紅包,有人攔路跪求幫忙,美晴老師嘆了一口氣幽幽的說,真想不透為什麼有人積極尋求協助,可是阿正的母親卻拒絕申請額外補助呢?夫妻倆帶著智能不足又有情緒障礙的孩子,經濟上也不寬裕,她寧願找一份月入一萬塊的工作,讓自己能一邊工作一邊帶小孩。每次美晴向她提哪個單位可以申請補助時,她總是說:「老師我們還過得去,這些留給更需要幫助的人。」
「其實接受捐助也不一定是件好事。」凱文老師說,「為什麼?」美晴睜大眼睛問。凱文表示,多年前他在偏遠山區小學任教,有一次電視台到學校採訪,播出學校兩菜一湯的營養午餐畫面後,外界大量物資湧入學校,並累積了數十萬善款。
剛開始家長群情激憤,認為外界捐款侮辱了地方居民的尊嚴,後來校長決定利用這筆捐款讓弱勢學生免費享用午餐,其他學生則部分減免。實施一段時間後,有些家長抱怨不公平,認為應該全校學生都免費,雖然要求不太合理,但是校長迫於壓力,只好無奈地答應家長的要求。就這樣,缺乏規劃的大量捐助,雖然幫助了部分有需求的人,卻也勾起他人依賴的心理。
聽完凱文的敘述,我提出自己的看法,行善不只是幫助有需求的人,更重要的是改善需求本身。人的需求是什麼?如弱勢族群不僅要面對基本生計問題,更面臨缺乏謀生能力、生活方式與態度消極的問題。所以不僅要供給受贈者金錢,更應該教導他們謀生技能,輔導他們改變生活態度和方式,努力脫離弱勢。
而脫離弱勢的最大力量就是尊嚴,尊嚴會讓人對自己負責,避免去依賴別人,讓人有再生的力量。爆發戶式的粗糙行善手法,表面上好像照顧了他人的生計與需求,卻忽視了精神層面的慰藉,更糟的是金錢會消磨人的尊嚴,如果下跪就能獲取為數不少的捐助,容易讓人產生依賴,扼殺脫離弱勢的動力。幫助他人,不是給了錢就算,培養自力更生的能力更重要,有句話說得好,與其給他魚,不如給他釣桿!
阿旬的爸爸是植物人,媽媽獨立撫養他們兄妹,為減輕母親負擔,小學五年級時阿旬就決定讀軍校。後來申請到行善基金會每年一萬元的補助。這筆錢由我和阿旬共同管理,我用這筆錢支付他買參考書、考卷、牛奶的費用,讓他朝目標邁進。每當他貪玩懈怠時,我就提醒他母親的辛勞與期望,並適時給予鼓勵。當阿旬畢業升上國中後,聽到他依然保持優異的成績時,就覺得好像看到他迎向光明的身影。
美晴聽了以後有感而發,難怪她從沒看過阿正向她索取東西,原來他母親的態度培養了孩子的尊嚴,她認為阿正家庭目前雖然處於弱勢,但是將來定能擁有自己的一片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