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11年03月23日訊】2010年,丹麥當選全球最幸福國家,中國幸福感排第125。那麼,為甚麼丹麥會當選為全球最幸福的國家呢?一篇幾年前的文章,似乎已經給出了答案。甚至可以說,這次中國的幸福感被排在一百多位之後,也是因為從小奠定的教育和價值觀。正所謂「福禍無門,惟人自招」也。
丹麥的孩子在學期末交給父母的是一份「四格成績單」,上面沒有語文、數學、社會、自然的分數,也沒有老師的評語,更沒有排名。事實上,這份成績單是由孩子自己或寫或畫完成的,上面只有四個格子,分別是「最喜歡的事情」「最討厭的事情」「最擅長的事情」以及「最希望學習的事情」。
許多還不會寫字的孩子,在四個格子裡甚至只用圖畫表達。這份四格成績單是每學期末,老師與家長面談的根據。重點不是成績,而是孩子的發展、個性以及與同學相處的能力。丹麥的幼年教育強調,幼兒園必須確保孩子能與其他人互動,先決條件是孩子能有開放、包容和尊重他人的心。
不追求高分 卻有六成學生熱愛數學
對於年紀大一點的小學生,教育的重點則轉移到團隊合作和主動探索知識。在哥本哈根市郊的Hellerup初等學校,一群五、六年級的學生在老師的幫助下,正聚精會神地研究他們的「創新」計劃。他們決定用「火箭」來表現創新主題,用紙張、金屬片和氫氣球做成火箭,並且發射成功。在這個600人的學校裡,學生有一半的時間坐在課堂裡聽講,另一半時間則利用這種計劃的方式學習。
丹麥許多初等學校都採用這種計劃式教學,讓學生主動學習跨領域知識。以創新計劃為例,它長達4個禮拜,這群孩子每天從早上8點到下午2點,或者在教室裡,或者在圖書館研討這項計劃,每組都有一個4年級、一個5年級和一個6年級的學生,他們不是被動地聽課,而是主動做實驗或上網查數據。
特別的是,包括丹麥文、數學、英文、IT(信息科技)和科學等8個不同領域的老師,也打破各自授課的框架,在一旁隨時協助,刺激孩子們圍繞探索的主題,同時吸取丹麥文、英文、數學和科學等跨領域的知識。
丹麥的教學方式讓孩子養成主動、好奇的精神,並且喜愛學習。在OECD針對15歲學生所做的國際學生評鑒計劃中,丹麥孩子的絕對分數表現也許不是非常出色,但當被問到「我做數學因為我喜歡它」這樣的問題時,有59%的丹麥學生表示贊同,高於OECD38%的平均水平。
Hellerup校長克魯認為:「紮實的知識只是孩子們在學校學的基本內容,更重要的是學生必須兼具社交能力,擅長合作,能適應快速變化的世界,我們要的是能獨立思考、有自信的下一代。」
不跟別人比較 只追求自己的天賦
我很好奇,在丹麥,學校是如何選舉模範生的?克魯這樣回答:「我們沒有這樣的措施,我們也決不會這麼做!」原來,丹麥學校沒有模範生這回事。
哥本哈根大學歷史學家彥斯認為,表揚模範生是一種「非常不丹麥」的做法,「我們反對這種做法,我們希望關心那些落後的人。因為那些已經很棒的孩子,不管在甚麼環境裡,都可以有很好的表現」。
沒有模範生,只有快樂學習的教育理念,造就了小孩子不必跟別人比較,只要追求自己天賦的文化。丹麥孩子在這樣的環境中長大,有安全感又自信,懂得傾聽自己內心的聲音。
不急著進大學 先花一年旅遊或當義工
許多丹麥年輕人到了高中畢業,都不急著立刻進大學,而是用一年時間,通過各種方式來思考人生,可能是旅遊,也可能是做義工。葛隆維啟蒙的思想對丹麥人有著深遠的影響:增加知識固然重要,但若一個人無法體驗人生的重要,那麼所有的知識都沒有力量。
銀匠伯克佛有3個女兒,他告訴我,大女兒的志向是做演員。我問他是否會支持女兒這樣的志願。他說:「當然!她們必須傾聽自己心裏的聲音,找到自己的人生!快樂是很重要的因素,就是你必須能選擇自己的人生!」難道不會擔心女兒浪費時間嗎?「不會擔心浪費時間!我只擔心她們能不能得到好的教育、能不能快樂。」這就是典型的丹麥思維。在這個不求快的社會,孩子有時間、空間,被鼓勵去探索世界。如果有人問;「為甚麼丹麥人可以快樂?」也許答案就在丹麥人的童年教育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