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獨立評論】

中國國有企業利潤該給誰

人氣 10
標籤:

【大紀元2011年03月22日訊】伍凡:最近中國召開「兩會」,面對社會和公眾針對央企利潤流向、分配的質疑和不滿,國資委副主任邵寧日前在國務院新聞辦新聞發佈會上作出解釋,稱「國有資本收益就像是全國人民的一筆儲蓄,不會被企業內部人拿走,在需要時可以隨時拿出來」,言下之意,錢還是公眾的,只是「儲蓄」了,而國有企業就是公眾資金的儲蓄所,對於這些公眾財產的安全,大家大可放心。面對這個解釋,百姓議論紛紛。
Flv下載觀看 WMV下載觀看

草庵:這個消息令我異常興奮。以前一直以為國企就是壟斷企業,是用來壓搾百姓的,現在才知道,原來國企是我們老百姓的存款呀。既然是存款,那麼,根據中國相關法律:存款自由,取款自由。根據邵寧先生的話「在需要時可以隨時拿出來」。

那麼,我們老百姓現在就需要,買房、上學、看病,都那麼貴,我們想把自己的存款立刻提取出來,行不行?我記得很多經濟學家都提出過:像蘇聯一樣,把國有企業分給百姓,可是,權力部門一直拒絕回答。所以,很多百姓在網絡上說,說是我的存款,卻又不許我提出來,急死人了。我們的存款為何不許提出來?

伍凡:「國企2010年利潤近2萬億元,上繳僅440億元紅利」的新聞令公眾很憤怒,大家認為國有企業成了少數人的小金庫。 2007年2008年用於民生的支出僅10億據《人民日報》報導,財政部日前發佈數據顯示,全國國有企業2010年實現利潤19870.6億元,同比增長 37.9%,其中化工、電力、有色、交通等行業利潤增長超過1倍。國企利潤非常可觀。同時,國務院決定,從2011年起,對央企(2家糧棉儲備的央企除外)統一提高國有資本收益收繳比例,並擴大徵繳企業範圍。

草庵:數據顯示,以上年實現利潤按比例徵收央企紅利為主而實現的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收入,2008年、2009年分別為547.8億元、873.6億元,2010年約為440億元。而據財政部公佈的數據,2010年國有企業累計實現利潤近2萬億元,只拿出5%左右上繳「紅利」。

目前,金融類國企並沒有納入收益上繳範圍。財政部財科所所長賈康說:「我國金融企業的競爭力已大幅提升,繼續實施免繳政策不僅導致國有資本上繳規模偏小,而且在市場主體間形成了不平等競爭。隨著新聞出版機構大量轉制,將會形成一部份以文化傳媒為主業的國有企業,也應納入上繳範疇。」

伍凡:除了上繳比例過低,國企紅利「體內循環」的現實也頗受爭議。以國有資本紅利為主要來源的國有資本經營預算體系,主要定位於調整國有資本在不同行業與企業之間的配置狀況,並不注重公共福利。數據顯示,2007、2008兩年,國企紅利調入公共財政預算,用於社會保障等民生的支出只有10億元。 2010年國企盈利19870.6億元,同比增長37.9%。根據規定,部份央企須上繳利潤5%~10%的紅利,據統計去年共上繳紅利440億元。專家表示國企利潤應納入公共財政,讓全民共享。

草庵:國家曾給予國企尤其是央企以「共和國長子」的待遇,無論在政策還是在財力上,均充分幫助國企「轉軌」,獲得「新生」。國企不但在市場經濟中站穩腳跟,也以其壟斷、半壟斷特徵發揮了「航母」的領航作用。本來,發展之後向國家繳納紅利是國企始終應盡的天然義務,這主要是國企的地位、功能和責任所決定的。在國企尚處「中小學生」階段,是國家和全社會的呵護、照顧,促使其健康成長。

而如今,國企早已過了「而立之年」,成長為經濟「巨人」,此時,國企理應回報國家和全國民眾,以盡「長子」的義務和「孝道」。但遺憾的是,近年來很多國企只顧自己「發家致富」,並未誠心誠意主動回報國家和社會。比如,去年國企掙了近2萬億元,才向國家上繳區區440億元,僅佔其總收入的2.2%。國企不應該總想著「自肥」,花錢大手大腳,豪華消費成風,而應當肩負起富國興邦的責任,多為國家財政「輸血」,更好地服務經濟發展。

伍凡:不過,北京天則經濟研究所課題組提出統計指出,如果扣除行政壟斷所致的超額利潤,國企對外宣稱的龐大利潤實際上是虧損。政府與國企的委託──代理關系,變成了複雜多樣的人際關係。在信息不對稱的情況下,國企勢必成為打著「為公眾(國家)賺錢」的旗號,運用國有資產為自身牟利的利益集團。課題組負責人、天則所所長盛洪在報告會上尖銳批評說,所謂「國有企業」名實不符。他說:「國有企業已經被內部人控制了,這是我們一個基本結論。」

草庵:報告展示統計稱:與民營企業相比,2001年到2008年間,國企少繳付的利息共計2.85萬億元人民幣,地租3.09萬億元,資源租5000多億元,虧損補貼1198億元。合計起來國企少付的成本是6.48萬億元,國企享有的上述利益,遠大於同時期國企賬面顯示的4.92萬億元累積利潤總額。國企人員的薪酬比其他單位高 13.3%,比社會平均水平高12%,差距並不太明顯,但國企內部不同行業、不同企業差距可高達10倍。另外,不少壟斷行業的國企和事業單位給員工繳納 20%的公積金,明顯高於現行公積金製度原則規定的12%。

伍凡:國企福利最重要的是住房補貼,這包括一次性進行現金住房補貼,例如網通運營公司曾全額計提41億4200萬,把房子直接買下來,低價出售本企業職工;也包括利用國家無償劃撥的用地有進行單位集資建房,這其中也包括了大量的補貼成分。國企的所謂利潤是本應屬於國家人民的租金,結果卻當成了利潤,接著成了高管收入與職工福利。

草庵:在電力、蒸汽、熱水生產供應業,石油和天然氣行業等基礎類和資源類的行業裡,國企佔據的比重有明顯回升之勢。課題組呼籲對國企進行重新定位,將國企建立成非盈利性的公法企業。課題組成員又援引外國例子指出,認為只有國企才能保障國家經濟安全的說法不能成立,例如美國的石油公司都是民營的,卻並不影響美國的經濟安全,反而中國許多國企由於有國家背景,在進行海外投資併購時屢屢受挫。

伍凡:在「兩會」期間,國內百姓再次掀起國企改革的議題,顯然希望在「兩會」討論中國第十二個五年經濟社會規劃與經濟增長結構轉型時,國企改革的迫切性也會引起更大關注。但也有很多學者和專家認為,在當前國內「求穩」的政治氛圍下,國企改革大幅邁進的可能性不高。國企雖然弊端重重,但是監於掌握國有資產對於當局維持穩定的意義,一般認為現有國有經濟的格局難有重大改變。與此同時,輿論界也一直愛強烈呼籲國企提高信息透明度,退出競爭性行業。 

草庵:國企改革早晚都要進行,無論他是虧還是盈,他的根本目的都是為百姓服務,而不是為少數人服務,更不是少數人的賺錢機器。中共面對百姓的質疑也是非常正常的。照公司法,國企交完稅後,都是股東權益。國企的大股東都是政府,也就是全國百姓,國企的收益也納入財政預算。

伍凡:中國經濟改革三十年,到了今天,國企問題依然沒有解決,這本身就是一個悲劇,這足以說明中共所謂的改革是非常失敗和不徹底的。中國的經濟改革已經淪為一個徹頭徹尾的少數人掠奪國民資產的偽改革,人民有權利要求中國把人民的利益還給人民。各位觀眾,今天的時間到了,謝謝各位的收看,再見。

草庵:再見。

相關新聞
中國汽車企業利潤下滑已不可避免
中國國營企業利潤上升  外資企業下降
中國80%以上企業利潤集中在能源行業
廣州台資企業利潤至少下降10-15%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