捷克有兩個世界聞名的溫泉鄉,一個「卡羅維瓦利溫泉」(Karlovy Vary)又稱國王溫泉﹙熱泉﹚,另一個是「瑪麗安斯基」 ﹙Marianske Lazne﹚又稱皇后溫泉﹙冷泉﹚。由於這兩個溫泉的療效是藉由飲用方式達到,所以成為異於世界各地溫泉的獨有特色。
卡羅維瓦利是捷克最古老也最大的溫泉鎮,第一次世界大戰時期,是全歐洲最受歡迎的溫泉度假區,遊客到訪的捷克僅次於首都布拉格的巿鎮。小鎮始建於1350年,整個城市以12處溫泉出水口為架構,將建築物設計覆蓋於出水口上,並延伸一段迴廊,因此,隨處可見各式各樣的建築藝術,最終形成了如此的建築特色,成為受歡迎的旅遊勝地,19世紀末屬於貴族專用的溫泉城市。
600年前的傳說
關於卡羅維瓦利的溫泉,據說是神聖羅馬帝國的皇帝查理四世於西元1358年發現的。傳說600年前,查理四世帶著他的獵犬來到這個山谷狩獵,獵犬在險坡上為了追趕一隻鹿不慎摔進一個熱水池裡,結果獵犬不但沒有被熱水燙傷,反倒是治好了原有的皮膚病,宮廷醫生奉國王之命,化驗泉水,證明泉水能療傷治病。為此,人們在公園裏為小鹿樹立雕像,並取名為「鹿跳臺」。從此,溫泉就被稱為「卡羅維瓦利」,Karlovy是「查理」之意,Vary意指「溫泉」。
雖然後來證實這個傳說純屬虛構,事實上,此溫泉區應是更早時已被發現。
但在Trzni飲泉所的側邊牆面上,這個故事被刻劃在一幅銅製畫上,而畫的下方的,正是傳說中查理四世發現的那個高溫64℃的溫泉出水口。
中古時代貴族的華麗建築
以Z型圍繞著永不結凍的特普拉河(Tepla)發展城市的建設,清澈的特普拉河沿山谷穿城而過,將城市一分為二,而河上的幾座小橋將河兩岸連成一氣。
沿著河邊街道往前走,兩岸都是漆著粉紅、淺綠、鵝黃粉粉嫩嫩的色彩、造形典雅細膩的巴羅克式建築,建築可追溯歷史至17世紀末期,房子散發著中古時代貴族的華麗,感覺非常的夢幻,政府規定即使現在要重建,也都必需完整保留古老的牆面。
隔著河的兩岸都叫做Louka草地街,右側為舊草地街﹙Stara Louka﹚,左側為新草地街﹙Nova Louka﹚,聚集了許多商店和旅館。對岸的新草地街,順沿著Vridelni街,也是卡羅維法利最優美的街道之一,更是欣賞卡羅維法利建築的最佳地點。
自19世紀起,沙俄彼得大帝、貝多芬、蕭邦、莫札特、歌德、等都曾到卡羅維瓦利度假,托爾斯泰的《戰爭與和平》中的一些篇章也是在這裏寫就的。哥德曾在1806年至1820年間9次住過「三個摩爾人之屋」﹙Dum U Tri Moureninu﹚,現在牆上還有一個銅鑄碑牌作為紀念。一幢5層樓高的嫩綠色房屋「莫札特之屋」,也是哥德在1785年停留過的居所,30號門楣上有一隻金色大象的大象咖啡,從哥德時代已經開始營業,之後文人藝術家也都在此聚會。
捷克語「Lazne」就是溫泉的意思,一般指的是可以泡澡的溫泉設施。卡羅維瓦利共有5座這種拉茲紐(LazneI)溫泉澡堂,分別被冠上I、II、III、IV、V加以區分,只有拉茲紐III對外開放。拉茲紐I建築物位於溫泉區的末端,一座林木茂盛的公園旁,環境相當清幽雅致。
維吉特尼爾溫泉迴廊(Vridelni Kolonada)
沿著河岸一直走就會陸續看到著名的幾個溫泉迴廊,每一處造型都不太一樣,各有特色。
維吉特尼爾溫泉以泉水噴出高度最高和溫度最高聞名,同時也是卡羅維瓦利最現代化設計的溫泉迴廊。19世紀時在溫泉上方有特製的防護,1971~1975年將迴廊重建為透明玻璃帷幕。
此泉溫度高達72度,水柱衝力強大高14尺,在玻璃帷幕內的觀賞者如同在蒸氣室的感受。由於噴出時間不定,且溫度極高,因此禁止遊客往前接泉水。此間歇泉不能飲用,旁邊另設有5個飲泉用的水龍頭,每個溫度不同,味道也略有不同,這個溫泉含有碳酸、鐵、氯化鈉,據稱有治療消化器官、肝臟疾病的功效。
在這個溫泉裏喝了我第一口,也是最後一口的溫泉水。
最古老、宏偉、著名、最大的:磨坊溫泉迴廊(Mlynska Colonnade)
磨坊溫泉迴廊是卡羅維瓦利最古老的、最宏偉的、最著名的的溫泉迴廊,後方有棟白色建築物是卡羅維瓦利第一個溫泉療養所,因附近原有磨坊而得名。﹙又稱慕林斯科溫泉﹚﹙又稱米勒迴廊Mill Colonnade﹚。
這棟長132M寬13M,建築外觀如希臘神殿的磨坊溫泉迴廊,是此地最大的飲泉所,1811年即存在,當時是以木頭建材建造,1871~1881年間,由設計布拉格國家劇院的捷克著名建築大師──約瑟夫•季迪克﹙Josef Zitek﹚設計,原先設計是兩層樓的迴廊建築,卻因預算不足而改變計畫,最後以新文藝復興設計風格定案,花了10年時間建造。
整個建築是由中殿、側廊和124根柱子組成,廊柱上有12個古典雕像,分別代表12個月份,整個建築皇家氣派十足。牆上刻有當地著名詩人拉丁文的詩歌,為溫泉迴廊增添了無限詩意。此迴廊一共包含了5個溫泉。
瑞士風格建築:市場溫泉迴廊﹙Market Colonnade﹚
這裡曾是公共浴池,也曾做為鎮議會,1992年才改建成白色鑄鐵蕾絲風格的建築。是卡羅維瓦利少見的瑞士建築設計,雖然沒有磨坊迴廊的雕琢壯觀,但晚上在燈光照射下顯得格外動人。
茜茜公主的最愛:沙多瓦溫泉迴廊﹙Sadova Kolonada﹚
建於1881年的沙多瓦溫泉迴廊,兩個青銅圓頂涼亭,藍色圓頂,連接著長長的精緻迴廊,鐵鑄的白色廊沿欄杆和柱邊布滿雕花,像是精美的鏤空鏽品,涼亭中間一座希臘女神雕像,另一邊是長吐蛇芯的溫泉座,40度熱的溫泉從蛇口溟溟流淌,著可直接飲用。
沙多瓦溫泉迴廊也曾是美麗的巴伐利亞茜茜公主的最愛。
捷克人生病的泉水處方
捷克有句俗語:「如果生病,就把卡羅維瓦利的泉水當作處方吧。」這裏有近百個溫泉,每分鐘可噴出2000多公升泉水,開發的溫泉還不到三分之一就已經讓卡羅維瓦利揚名幾世紀了。
在卡羅維瓦利街頭,隨處可見溫泉出水口,每個都標上了編號及溫度。卡羅維瓦利共有17個泉眼,其中,有12個溫泉具有特別療效。
第一次有關卡洛維發利溫泉治療法的論述,是由溫泉治療醫生瓦茨拉夫‧帕耶爾(Václav Payer)於1522年記錄發表的,陸續建築的溫泉迴廊及豪華飯店更讓此地成為歐洲各國喜愛的渡假聖地。當時最流行的修養方式是一邊飲用溫泉水,一邊在優美的溫泉迴廊漫步。
其後大衛•貝赫爾(Dr. David Becher)於1764他第一個對礦泉水進行科學分析,往後的一百年裏,陸續發展出泉水蒸汽浴等五花八門的療法。針對不同定病症,病人可飲用不同的泉水。
1764年推行對泉眼鹽的生產和出口。贊成飲用泉水比洗泉水浴更重要的治療原則。
1826年讓‧卡羅在泉眼的附近建立了蒸汽浴療法。
1853年馬恩爾大夫(Dr. Mannlem)首次運用了鐵質礦泉水。
1905年布拉格醫療學派的影響溫泉城,開始治療新陳代謝系統的慢性病。
畢生難忘的溫泉水:如吞生銹鐵
卡羅維瓦利共有十二個不同療效的溫泉,雖然來自一主要的來源,但每一出泉口均有不同的礦物質成分,在不同的溫度下味道也有差異。一般印象中的所謂泉水,就該是甘甜的。卡羅維瓦利的泉水是什麼味道?喝過它的人,一定畢生難忘,果真是名不虛傳的難喝,簡單說就是「鐵銹味」,苦苦的,澀澀的,血味鹹鹹的,很難讓人想再喝第二口,因為富含二氧化碳,所以嚐起來有點像是「鐵銹汽水」,再一次印證了良藥苦口這句話。
和溫泉配套的還有溫泉杯,遊人只要買個溫泉杯,就能免費暢飲溫泉。瓷製杯子的把手延伸成像吸管,底部和杯身相通,這是溫文爾雅的卡羅維瓦利人精心的貼心設計,在小鎮上到處都可見遊客人手一個造型特殊的溫泉杯。
可能正因為泉水如此難喝吧,「溫泉餅」應運而生,讓人們可以就著餅喝下泉水,掩蓋溫泉的怪味。這種餅烤薄薄脆脆的,餅中間夾著各種口味的餡。街頭只要有溫泉池的地方,附近總能看到賣溫泉餅的攤位。從前還有手工作的,現在已是機器生產,且有真空包裝,溫泉餅也成了到溫泉鎮最好的伴手禮。
第13種治療溫泉:溫泉酒Becherovka
幾乎近兩個世紀以來,卡洛維瓦利與這座城市分不開的是本地生產世界聞名的草藥酒——貝赫洛夫卡酒﹙Becherovka﹚。酒的成份主要是天然溫泉水,添加20種以上祕密偏方香料,酒被認定具有調養身體的功效,當地人戲稱為第13種治療溫泉。入口微甜、順口,沒有伏特加般的辛辣,是溫泉酒最大的特色。
據說是1807年一位英國博士Frobrig發明釀造處方,並由其朋友Josef Becher製作完成,至今已有200年的歷史。
目前在新城區有一座「溫泉酒博物館」,展示酒的製作過程與歷史發展。
東歐最豪華酒店:卡羅維瓦利的帕普酒店(Grand Hotel Pupp)
帕普酒店(Grand Hotel Pupp)由商人帕普於1701年著手興建,號稱東歐最豪華的五星級酒店。117間客房充滿典雅簡潔的歐陸風味,幾百年來不少皇室、富商、名人下榻於此。連007皇家夜總會電影都曾經來此取景。大門前常會停著專載觀光客的馬車,讓人體會一下19世紀貴族們搭著馬車到這裏享受溫泉的年代。
沒有入住飯店也要到帕普酒店餐室坐坐,八間餐廳和酒吧美侖美煥,到處是水晶吊燈,最出名的是帕普咖啡室(Pupp Cafe),牆上掛有1812年貝多芬造訪時留下的紀念字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