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昱鯤:鄧亞萍代表的是哪個國家?

趙昱鯤

人氣 17
標籤:

【大紀元2011年02月07日訊】 據說愛斯基摩人有幾十個詞來描繪雪,比如「大雪」、「小雪」、「暴雪」之類,都是不同的詞;而赤道附近某部落則用同一個詞來指雪、霜、冰。這很好理解,因為愛斯基摩人整天生活在冰天雪地裡,不同的雪對他們有不同的影響,自然需要區分,而熱帶的人則很少見到雪,因此也就沒有必要專門發明詞彙來區分它們,甚至霜、冰、雪都可以混為一談。

  有研究表明,這個說法不盡準確,但卻符合我們的印象。愛斯基摩語和赤道部落語我不會說,但是只要在學過中學英語的人,大概就能體會到語言之間細微的不同。

  比如,我當年學英語時,就大惑不解:為甚麼兄和弟都是brother,姐和妹都是sister?為甚麼爺爺、外公都是grandfather,奶奶、外婆都是grandmother?還有伯父、叔父、大舅、小舅、姑父、姨父,全是uncle,堂兄、堂弟、表姐、表妹,全是cousin,難怪當年教語文的孟夫子會鄙夷地說:「brother不分長幼,是無序也,cousin不辨男女,是無倫也。無序無倫,是禽獸也。」

  所以,腦中有序有倫的我,在跟美國人說話時,常會不適應。有時,他們隨口說一句「我的brother」,我都要條件反射地問:「你是說elder brother(兄)還是younger brother(弟)?」他們提到「我的grandfather」,我都要不由自主地問:「你是說paternal grandfather(爺爺)還是maternal
grandfather(外公)?」最怕的還是別人說「cousin」,那我就忙壞了:

  「你是說你爸爸的兄弟的兒子嗎?」

  「不是,是我媽媽的姐姐的女兒。」

  「那她是比你大還是小?」

  「比我小。」

  「哦,」我這才心下釋然,「是她的表妹。」

  很快,大家就都知道了:「你知道那個中國人嗎?他可是一位倫常專家哦!」

  當然,古人說得好:「尺有所短,寸有所長」,中文在倫常上完勝英文,自然也就在其他方面稍微有點白璧微瑕。有一次我跟老美聊天,說起以前中國割資本主義尾巴時,不准農民養豬。我當時不假思索地說:「The country didn『t even allow peasants to keep their pigs(國家甚至不允許農民養豬)。」

  老美疑惑地說:「You mean the
state(你是說國家)?」

  這下輪到我糊塗了:「What(你說甚麼外文)?」

  他說:「country怎麼能禁止農民養豬呢,一定是state啊。」

  我更糊塗了:「country和state,不是一樣的嗎?」

  他忙解釋說:「哦,country和state是都指國家,但country是更廣泛的概念,指土地、人民、文化這些比較虛的東西,而state則意思更偏近政府,接近比較實的權力。」

  我這才明白過來,從此留心觀察,發現果然如此。雖然詞典裡把country和state都翻譯成「國家」,但美國人自己使用起來,還是分得清清楚楚。

  比如美國的立國原則之一「政教分離」,英文叫「separation of church and state」,意思就是國家權力和宗教事務不得相互干涉。由於與權力有關,所以必須用state。如果叫「separation of church and country」,那就是說美國要向宗教說拜拜了。據說有83%的美國人信教,那他們還不都得造起反來!

  又比如肯尼迪在總統就職演講中的名言:「Ask not what your country can do for you – ask what you
can do for your country (不要問國家能為你做甚麼,要問你能為國家做甚麼)。」他就是用country來激發美國人的愛國之情,因為跟country相聯繫的,是遼闊的土地、奔騰的河流、高聳的雪山、迷人的拉斯維加斯,是富蘭克林、愛迪生、馬丁路德金、小甜甜,是《獨立宣言》、《草葉集》、互聯網、《美國偶像》。Country這個詞會讓普通美國人有認同感。如果他膽敢在這裡用state來指國家,「不要問政府能為你做甚麼,要問你能為政府做甚麼」,那恐怕不用等到兩年後的達拉斯,當場的衛兵可能就恨不得一槍把他崩了。

  電影《Enemy of the state》的中文譯名,最明顯地表現了中國人把握不好這個區別。這部電影是說美國國安局如何濫用權力,動用國家力量,去迫害普通公民,因此題目只能用state,因為電影裡被迫害的普通公民,並沒有得罪全體美國人,而只是被國安盜用了強大的政府力量來追殺。中文把它譯成《全民公敵》,好像片中的主角是像被美國國會投票通過、宣佈為全民公敵似的,硬生生地從state的敵人,被「country公敵」了,實在是把外公當爺爺、把小舅當大伯,不能過也。

  反過來,英文對中文「國家」的翻譯,一般都比較貼切,比如「戰國」,是Warring States,而不是Warring Countries。這個翻譯把握住了古漢語的「國」,要麼指政權,要麼指都城大邑,但就是不指現代意義的「國家」。比如「國人暴動」,不是說全國人民暴動,而是指都城裡的人暴動;岳飛背上的「精忠報國」,要報的不是民族意義上的國家(民族國家在英文裡還有個專門的詞nation,不過那扯起來就更複雜了,本文暫且按下不表),而是趙宋官家。

  這可能是因為中國古代沒有現代意義的「國家」觀念,因為「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就這麼一個國家,那當然沒必要分那麼清楚,國家就是朝廷。實在要指現代意義的「國家」時,咱們就用更牛逼的「天下」。最典型的例子是顧炎武說的「易姓改號謂之』亡國『。仁義充塞,而至於率獸食人,人將相食,謂之』亡天下『」。這裡「國」顯然是指朝廷,而他把「天下」與中國傳統文化和道德聯繫起來,則有點近於今天我們說的「國家」。

  又比如范仲淹的名言「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他為甚麼不說「先國家之憂而憂,後國家之樂而樂」?答案就在前面的話裡:「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這清清楚楚地表明,他不但憂其君,還憂其民,所以在這裡不能用「憂國家」了,因為「憂國家」就是「憂其君」,頂多算「憂社稷」,但就是不包括「憂其民」,所以只能用「憂天下」。東林書院的對聯「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更是說明古人把「國」和「天下」是分開的。

  這也不完全是又一個中國特殊國情,比如法國的路易十四也說過「朕即國家」。語言能反映社會的需要,就像冰天雪地裡愛斯基摩人需要分清不同的雪一樣,中國古代的宗法制度要求我們的語言區分長幼、男女。把通常意義的「國家」和「政府」分開,則是現代社會的要求了,因為它們的職責已經很不相同。

  試想如果一個赤道部落的人住到愛斯基摩那裏去,卻還堅持認為所有的雪、冰、霜是一回事,那肯定會著涼受凍。如果一個十七世紀的英國人嫁到中國來,卻不肯學習中文對倫常的細緻分類,那肯定會在家族裡到處碰壁。同樣的,我們到了現代社會,卻還不能分清「國家」和「政府」,那恐怕經常會吃虧。

  倒不是說「國家」和「政府」就一定是對立的,因此我們非得把它們分開,就像小姑和大嫂不見得就一定會不共戴天一樣。但由於現代社會裏的「國家」和「政府」,有本質的區別,如果我們分不清它們的權責差異,就容易被人忽悠。

  比如陳志武教授,是我非常佩服的經濟學家,有一次他建議說:「直接分紅,把國有企業的利潤分給老百姓。」這建議我舉雙手贊成,因為國有企業麼,國家所有,主人是我們全體人民,它的利潤,當然也應該分我們一份。可我再一查,壞了,國有企業的英文是state-owned enterprises,維基解密也洩密說:國際慣例中,國有企業僅指一個國家的中央政府或聯邦政府投資或參與控制的企業;而在中國,國有企業還包括由地方政府投資參與控制的企業。「也就是說,國有企業不是中國人擁有的企業,而是中國政府擁有的企業,因此,它的利潤當然應該全歸政府,而不是老百姓。想把它分給老百姓?只能指望政府發善心。這可不是欺騙、搶劫,人家白紙黑字寫好了的,頂多算陽謀。

  所以,我現在養成了個習慣,在中文裡碰到」國家「這個詞,一定要弄清楚它是指通常意義的國家還是政府,以免下回再吃虧。弄不清時,就拿」中國「或者」中國人、中國文化「代替」國家「試試看,如果仍然說得通,那麼它就是指通常意義的國家;反之如果拿」政府「代進去更通順,那麼它就是指政府。

  比如前面說的」國家禁止農民養豬「,顯然這個」國家「是指政府,因為」政府禁止農民養豬「說得通,」中國人(中國文化)禁止農民養豬「,說不通。

  「姚明是我們國家的驕傲」,這個「國家」是指通常意義的國家,因為「姚明是我們中國的驕傲」說得通,「姚明是我們政府的驕傲」說不通,畢竟姚明不是政府派出去的。

  同理,「國家軟實力」還是「國家軟實力」,但「建國大業」則是「建政府大業」,「為國家禱告」還是「為國家禱告」,但「國家決定」則是「政府決定」。

  當然,還會有很多情況難以判斷,比如「中國人的強國夢」,到底強了國家還是政府?「國富民強」,到底富了國家還是政府?這個我的學問太淺,都回答不出來,因為這裡的「國」對應的更可能是英文的Nation,比如《國富論》的英文就是The Wealth of Nations,它的意思介於通常意義的「國家」和「政府」之間。

  這並不可怕,將來我們可能會發明出一個新詞來指Nation。可怕的是,同一個人在同一段話裡,「國家」一會兒指人民的「國家」,一會兒指「政府」,那任憑誰學問再貫中西,知識再通古今,也沒轍了。

  就像你家裏養了一隻小動物,你吃骨頭時,它就汪汪叫,要分一塊肉,你吃魚頭時,它就喵喵叫,要分一杯羹,但你叫它看家時,它就伸個懶腰,表示它是貓,你叫它抓老鼠時,它就鄙夷地看看你:「難道你要狗拿耗子?」

  對這種東西,你的反應大概會跟我一樣:——踹出去!

  這種東西還偏偏在中文裡到處都是。比如最近,人民搜索總裁鄧亞萍說:「我們本身代表的是國家,你不用打敗我們,你應該多幫助我們,多給我們出主意。我們最重要的不是賺錢,而是履行國家職責。」

  在這裡,她說的第一個「國家」,是指通常意義的國家,因為我們已經交了據說是全世界第二的稅負給政府,總不會還「應該」幫助政府吧?

  但她說的第二個「國家」,又只能指政府,因為鄧總的業務是網絡搜索,你聽說過哪個國家有提供網絡搜索的義務?這個職責只有某些政府會自稱擁有。

  ——那鄧總代表的到底是哪個國家呢?

  幸虧同一篇報導裡還說:「中國防火牆(GFW)之父、北京郵電大學校長方濱興為人民搜索提出了一些建議:』既然人民搜索是政府搜索,那麼肯定要完成政府賦予的職責……『」

  方教授是2010年首屆孔子科技獎獲得者,權威性不容置疑。他的這番話解開了我的迷津:人民搜索代表政府,是履行政府職責。

  代表政府也不是甚麼丟臉的事,對吧?另一位鄧總說得好:能抓老鼠的就是好貓,能看家的就是好狗。抓老鼠、吃魚頭、喵喵叫的貓,不低狗一等;看家、吃骨頭、汪汪叫的狗,不低貓一等。可如果享受著政府的好處,卻不肯承擔政府的義務,而要用國家的名義把這義務推給人民,那就是貓狗不如了。

  假設你有一個英國堂弟,常向你要錢,但對你一點也不感激,倒是對他的表妹整天大獻慇勤。這天他又來向你借錢了,你實在煩透他了,說:「不借!我把錢打水漂還聽個響呢,借給你幹甚麼?」

  這個堂弟理直氣壯地說:「我的cousin,你怎麼能這麼說呢?你給我的錢,不是全花在我的cousin身上了嗎?」

  對這種無賴,你的反應大概會跟我一樣:——踹出去!

  那麼,對於那些要求我們奉獻的時候代表國家、當我們要求他們回報時又代表政府的無賴,你代表的是你們的政府,不是我們的國家!」

(轉載網絡論壇,讀者推薦)

相關新聞
鄧亞萍稱62年來「沒有假新聞」輿論譁然
胡少江:由一則關於鄧亞萍的消息說起
英慧:恐怖,看中共清零乞丐
林青:中共代理人接連東窗事發 隱藏者應金盆洗手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