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11年02月03日訊】這個冬天特別寒冷,此刻窗外又在下雪,我們樓下的水池結冰已有多日,更冷的是千千萬萬良知尚存的普通人的心,為自己,也為這塊土地,錢雲會之死之所以引起如此廣泛的關注不是偶然的。毫無疑問,中國已處於歷史巨變的前夜,只是怎麼變,我們還不能確切地知道。掌握大部份社會資源的強勢集團希望不變,使他們世世代代永葆榮華不變,但是他們內心也清楚,他們可以暫時操控權力、支配資源,甚至遮蔽真相,但是他們決定不了歷史,歷史將按它自身的邏輯展開。千千萬萬壓在社會底層的同胞渴望變化,這種渴望也許超過了1976年,也超過了1911年,但是萬眾期待的變化似乎還沒有來臨。我常常說,如果把變僅僅理解為戲劇性的劇變、突變,確實今天的生活中察覺不到這樣的變化,包括變化的跡象都沒有。有時候,我甚至想,中國的這一輪變化,從始至終也許都不會出現一幕波瀾壯闊、決定性的大戲,這齣戲是由千千萬萬此起彼伏、層出不窮的小戲組成的,這樣的小戲幾乎每天都在不同的角落上演,老實說,沒有一個人有足夠的智慧來闡釋這一輪變化中的中國,只有依靠無數人點滴的思考共同來合成,逼近真實的正在變化中的中國。這種變化是漸變、演變、緩變,沒有大起大落的戲劇性效果,不過癮,不痛快,而正是在無數的挫敗、失望、沮喪甚至絕望中,已經不准媒體再提的公民社會才會成長起來,成熟起來,這是時代對我們的熬煉,經過千錘百煉、摸爬滾打之後產生的公民社會才是經得起歷史風浪沖蝕的。辛亥沒有完成的民權大題目將在我們這個時代完成初稿,這是歷史給我們的托付。
我們正站在不變與變之間,就不變的一面而言,媒體、網絡和我們的生活每一天都在教訓我們,這塊土地只能接受專橫權力的肆虐,我們的權利只能寫在紙上,我們的尊嚴在官家眼中等於零,做一個逆來順受的順民、臣民,這是權力給我們不變的安排,不公不義的事情日復一日的在發生,這個地上滿了罪惡,滿眼看去,只有權力之手的揮舞,只有權、貴結合的喧囂,沒有人擁有內心的安全,有條件的人正在送子女出國,整個社會籠罩著一種巨大的不安全感。對於權力,大多數國人在骨子裡充滿了恐懼,與電影《讓子彈飛》中民眾的恐懼如出一轍。聖誕節早上錢雲會的死以如此慘烈的、令人恐懼戰兢的方式呈現在全體國人面前,讓我們清晰地看見時代不變的一面。錢雲會在車輪下喪生,樂清、溫州地方政府說是交通事故,家屬、許多村民不相信,全國網民更是持續關注真相,公權力陷入巨大的信任危機中,無論他們的新聞發佈會怎麼說,他們張貼的通告如何具有威懾性,包括他們出動警察、特警、狼狗來維持穩定,抓捕目擊證人和未目擊的村民,包括短期帶走他們的家屬……他們的結論始終不能讓多數人信服,警力、手銬、看守所這些最具威懾性的力量在澄清真相時起到的往往是相反的作用,這是有權者不容易明白的,因為他們只相信甚至迷信這些東西。即使真正的真相就像他們說的那樣,因為他們對警力的過度依賴和過度使用,也使真相本身發生了變形,他們需要面對新的真相,包括他們如何做出使用這些警力的決定。
就變的一面來看,近些年來不斷發生的大量公民維權個案、群體事件以不可爭辯的活的事實告訴我們,中國正在變化中,特別是公民權利意識的覺醒,是百年前難以想像的,是三十多年前難以想像的,也是二十多年前難以想像的。僅浙江省二十年來民告官的案件就超過了55460件,幾乎覆蓋所有行政管理領域和行政行為種類。權力部門經常被公民告上法庭,有時候一家法院同時會有有多起民告官案開庭。這樣的行政訴訟,公民誠然敗多勝少,即便勝了,也常常只是紙上文章,但是它呈現了一個趨勢,一部份公民正在把自己當做公民看待,在面對權力的侵犯、傷害時,會毅然選擇法律手段來捍衛自己的權利,尋求社會的正義,不管結果如何,這種趨勢本身就是變的有力例證。包括他們在內,都是社會變革的推動力量,他們與權力之間並不是對立、更不是敵對的關係,只是某些權力在手的人深懷敵人意識,常常把所有求變的人、維護自身權利的人看作對立面。變是時代的走向,也是百年中國現代化歷程中不可抗拒的趨勢,權力也需要變,甚至更需要變,把自己推向火山口、隨時等待噴發,應該不是權力的追求。這種老式的早該被時代拋棄的思維仍佔據著部份掌權者的大腦,乃是時代的深刻悲哀,這是一個十分危險、可怕的信號,對有權者、無權者都構成了巨大的威脅。
放在兩百年、一百年中國歷史的進程中,2011年,我們又一次站在了歷史轉彎的地方,通往和平轉型的良性道路是不是會最後中斷?在錢雲會案真相迄今不能大白的背景下,歷史留給我們的機會還有多少?如果所有和平變革的努力都失敗了,剩下的只能是權貴主義、民粹主義激盪的時代,整個民族將為此承擔怎樣的風險?多年來,無權者不斷地向有權者發出有誠意的呼聲,希望啟動自上而下的和平的變革,從具體的制度性的變革入手,上層要向全社會釋放善意,而不是動不動就出動警力,用暴力來對付手無寸鐵的無權者,暴力固然能讓人懼怕,但它帶來的只能是憤怒,除了憤怒還是憤怒,《讓子彈飛》裡有一句經典台詞,怕的後面是怒,值得所有的有權者警惕。這種怒總有一天是要爆發的,只是時間早晚而已。這個寒冷的冬天,這部電影引發的熱烈共鳴,傳達出了許多不能迴避的信號。
民眾確乎沒有力量,在強大的有組織而且由高科技裝備起來的國家機器面前,汪洋大海一般的人口在有權者眼中也許只具統計學的意義。海沙般的民眾有「量」而無「力」,自下而下推動社會進步的前景似乎模糊不清,改變歷史的力量迄今尚未彰顯出來。但是,歷史已一次次地向我們證明,正是那些看上去甚麼力量也沒有的無權者,最終扭轉了一個個時代,原因無他,就是他們作為個體的參與達到一定程度,有量就有力,力量基於力,同樣基於一定的量。
沉默曾經是大多數人參與社會生活的方式,因為沒有說話的渠道。今天,互聯網的出現正在改變這一生態,當一個個人開始發出聲音,參與到公共事件的評判當中,我們就會發現,一個新的時代已在悄悄孕育當中。事實上,每個人的參與就是一份力量,每一種聲音都是一種力量,力量源自個體,源自千百萬渴望變化的中國人內心,在求變的過程中,誠然會遭遇不斷的壓制,不變與變之間的博弈是一種長期的、動態的狀態,但這並不意味著我們求變的參與最終無效、一切歸零。
一年多以來,千千萬萬的普通網友、知識份子以各自不同的方式持續關注唐福珍自焚、宜黃自焚以及許多拆遷自焚和打死人案、鄧玉嬌案、「李剛門」、上海大火、錢雲會事件……,就是一個個沒有力量的無權者正在獲得力量的過程。「關注就是力量,圍觀改變中國」是2010最有代表性的一句口號,與官員的「沒有強拆就沒有新中國」相對應,凸顯了兩個撕裂的中國之間,橫亙著一條多麼巨大的鴻溝。毫無疑問,中國的未來有著巨大的不確定性和偶然性,不過,有一點是可以確定的,許多有權有勢者今天雖然很威風,卻已被釘在了不義的牆壁上,他們早就失去了道德的優越感,更喪失了道義的合法性,從而失去了話語權,因為公信力的流失,他們的話已無人相信,甚至包括他們自己,因為他們心裏最清楚每天都在幹些甚麼。還有一點可以確定的,我們要的只是作為個體的尊嚴、權利和自由,如此而已,對於改朝換代式的惡性循環、原地踏步,至少我個人從無興趣。在這個歷史的關口,無論我們消極的參與、積極的參與,還是中間狀態的參與,無論說話還是沉默,其實我們都免不了選擇一種自己能承擔的方式來參與歷史。
2011年1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