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電評論:中國餓龍難餵飽 小麥價格飆漲

標籤:

【大紀元2011年02月25日訊】(大紀元記者葉淑貞編譯報導)過去一年,俄羅斯、澳洲及美國等小麥生產大國接連發生旱災水災,全球糧價原本就不缺乏飆漲的理由,近期再加上中國小麥歉收,今年可能必須再度增加進口,市場一片恐慌,導致小麥價格在本月創下2年半新高。

專欄作家皮波(Andrew Peaple)近期在《華爾街日報》撰文「中國在進口,小麥要小心」。他指出,就如同其它大宗物資商品市場的買家一樣,那些需要購買穀物的人,可能要習慣於中國這隻飢餓的巨龍所帶來的穀物價格飛漲的後果。

據國際穀物理事會(International Grain Council)統計,去年6月底中國小麥的進口增長140萬噸,年增率260%。該機構也預測,今年中國玉米的進口可能暴增4倍。雖然如此,中國對於這兩種穀物的進口,只佔世界總進口的1%到2%。相比之下,它對大豆的進口卻佔了全球貿易量的60%。

中國的小麥進口波動很大。2004~2005年間,一年的進口量是680萬噸。中國近期小麥歉收的真正效果,可能要到今年春天才會知道。

或許,改變飲食習慣可以減緩缺糧的壓力。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說,過去十年來,中國每年人均小麥消費量已在下滑。

在倫敦東方及非洲研究學院任教的經濟學教授耶斯指出,為了實現95%穀物自給自足的目標,中國到2020年需產出5億8,000萬噸的穀物。它去年的產量是5億4,600萬噸。但他同時也指出阻礙:中國水資源稀少、土地缺乏的問題與日遽增,而作物的收成卻停滯不前。

作者認為,這將導致中國的小麥進口不穩定。首先,因為玉米被使用於餵養動物,因此玉米商品市場的供需吃緊可能變得明顯。此外,如果中國真的需要增加玉米的進口,可能大多數仍需要從世界最大生產者的美國地區進口。

而這是否將有機會使中美關係變得更加緊密,並縮少美國的貿易赤字呢?可能有機會,但對於美國玉米的需求卻也可能轉而成為另一個緊張的來源。

相關新聞
聯合國:食品價回落糧食危機仍在
全球糧價飆升 大陸糧食出口走私增加
大陸外資高價購米  糧食成賣方市場
江西遭災糧食減產 外資糧企高價收購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