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月24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顏伶如波特蘭23日專電)今年奧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導演可能分由不同影片贏得。「王者之聲:宣戰時刻」最被看好拿下最佳影片,最佳導演呼聲最高為「社群網戰」的大衛芬奇。
歷年來,奧斯卡金像獎頒獎典禮上,最佳影片與最佳導演向來是競爭最激烈,也最受各界矚目的重量級獎項。
27日將登場的第82屆奧斯卡典禮,「王者之聲:宣戰時刻」(The King’s Speech)在最佳影片項目中以壓倒性態勢一路領先其他入圍影片,但這部影片是否也能同時拿下最佳導演,好萊塢媒體與不少影評人卻持保留態度。
奧斯卡最佳導演與最佳影片分別由不同影片贏得的前例,最明顯就是李安在2006年以「斷背山」(Brokeback Mountain)榮獲最佳導演,但「斷背山」卻在最佳影片角逐中輸給「衝擊效應」(Crash),讓許多影迷為李安叫屈。
今年奧斯卡最佳導演入圍名單包括「黑天鵝」(Black Swan)戴倫亞洛諾夫斯基(Darren Aronofsky)、「燃燒鬥魂」(The Fighter)大衛歐羅素(DavidO. Russell)、「王者之聲」湯姆霍伯(Tom Hopper)、「社群網戰」(The Social Network)大衛芬奇(David Fincher)、「真實的勇氣」(True Grit)喬伊柯恩(Joel Coen)與伊森柯恩(Ethan Coen)兄弟檔。
雖然美國導演工會獎(Directors Guild ofAmerica Awards)是落入「王者之聲」導演湯姆霍伯手中,他贏得小金人的看好度卻沒有隨著增加。
「時代雜誌」(Time)影評專欄作家柯里斯(Richard Corliss)指出,美國導演工會獎的頒獎結果「不公平」,希望美國影藝學院能更正過來,把最佳導演頒給「社群網戰」大衛芬奇,因為他的作品相較起來拍得更為豐富,更加充滿機鋒靈巧。
在美國導演工會獎長達62年的歷史中,僅有6屆得主未能在奧斯卡獎拿下最佳導演。
距離現在最近的例子發生於2003年,「芝加哥」(Chicago)導演勞勃馬歇爾(Rob Marshall)雖然贏得美國導演工會獎,卻在奧斯卡典禮上敗給「戰地琴人」(The Pianist)導演波蘭斯基(Roman Polanski)。
「時代雜誌」影評作家與波茲(Mary Pols)也認為,甚有遠見的大衛芬奇一定要擺脫沒能獲得雖然美國導演工會獎的噩運,勇奪奧斯卡最佳導演。
「紐約每日新聞」(New York Daily News)分析,「社群網戰」的精彩處在於導演把各種不著邊際的電腦創意構想,轉變成可以讓觀眾看得到的「視覺地圖」,靠著這張地圖鋪陳出朋友、敵人及孤獨間的互動關係,大衛芬奇絕對可以拿下奧斯卡,他也因此成為21世紀好萊塢電影奇才的代表人物。
大衛芬奇曾以「班傑明的奇幻旅程」(TheCurious Case of Benjamin Button)入圍2009年奧斯卡最佳導演,可惜未能得獎。這次他面對首次問鼎奧斯卡的湯姆霍伯,能否順利拿下小金人,是今年奧斯卡典禮最受注意的觀察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