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11年02月19日訊】近日,華爾街日報摘錄發表了耶魯大學一位法學教授、作家、美國出生的華人蔡美兒(Amy Chua)最近出版的新書《虎媽戰歌》的片段,在國際媒體中引起軒然大波。
2011 年1月8日,《華爾街日報》以「為甚麼中國母親更優越」的標題發表該書摘錄,同時配有一張戲劇性的照片:蔡教授交叉雙臂站在豪華客廳當中,後面是彈奏樂器的兩個女兒,一個拉小提琴,另一個彈鋼琴。文章發表後,反響熱烈。據該報報導,一周內,其網站收到了5,700條評論。這是前所未有的評論數量!
大部分讀者和書評都表示憤怒或否定,或兼而有之。評論主要集中在蔡教授自我披露的教養方法與策略:脅迫、高壓、身體和情緒的懲罰。而這一切都是為了按照自己的意願強行塑造女兒。
蔡教授所採用的主要策略和方法產生了非常強烈的消極反應。但她的目標很典型,與大多數父母無異,就是希望她的女兒們成功,盡全力做的最好。
賭注未來 以現在為代價?
我立刻聯想到了希瑟的案例,這個我在前幾期專欄中談到的華裔女孩,正像是蔡教授這樣的母親養育出來的人──專橫、好斗、競爭意識極強,極其注重成績和成就。希瑟的18年就是在父母的極度壓力之中度過的,父母認為醫學、法律、工程職業才至高無上的偏激態度,使她無法按照自己的觀點,獨立地作出自己的決策。她後來變得非常痛苦因而尋求心理治療。
像蔡教授和希瑟父母這樣強迫性的養育方式中,存在一種對時間的扭曲。這種時間的扭曲就是極度地注重未來,虧損性地著眼於現在。
此外,強迫性的養育方法還出自於對完美主義的扭曲觀念,這是另一種感知現實的失衡方式。幾乎排外地關注自己的家庭,而忽略了較大的社群,是這些家庭思維誤區的另一種失衡表現。
在現實生活中缺乏輕鬆之態,接受現實,緩解壓力,享受生活等心理健康呵護的主要原因,是由超級注重未來所引起的。那麼,父母如何確保孩子們的未來會精確地按照自己的期望實現呢?沒有人可以完全預測未來,即使對家庭這樣的人類小單元也是如此。父母怎麼能預測到911恐怖襲擊的發生,以及它對整個世界的改變呢?
注重外部 忽視心靈生活
蔡教授這種類型的母親只癡迷於成功的外部評估,以及人人可見的表象。如:成績單、鋼琴獨奏會、常青籐大學錄取。蔡教授的朋友和親戚們可能會恭喜她有取得了巨大成功的完美女兒,但這些都是「外部」的,那麼「內部」是甚麼呢?
最近被添加到父母教育詞典中的負面術語包括:「直升機父母」,指家長盤旋在子女之上;「溫室裡的孩子」,指家長過度照顧和過度保護孩子,使孩子離開家庭後感到極度困難。
像蔡教授這樣過分苛求、好鬥的母親養育出的子女往往會很極端,或者非常傑出,就像她的女兒索菲亞,15歲就在卡內基音樂廳首次登場演出的鋼琴演奏家;或者以叛逆、怨恨、完全缺乏應變能力而告終。換句話說,這種急功近利的教育方式就像在賭場輪盤表中放入 1萬美元。然而,養育子女不是實驗,也不是賭博!
為人父母 應循中庸之道
更令人擔憂和迷惘的是,15歲可在卡內基音樂廳首演的孩子,也許在情感方面並不完善,可能缺乏面對逆境的應變能力。
許多學生在離開父母上大學時急得「撞牆」,因為此時父母已經不再為他們提供周密的策劃、監控和支持,然而正是這些呵護才使他們在高中時期表現傑出。儘管高中在家時表現出色,但他們卻沒有為自己成為獨立的成年人而做好準備。
即使非常敏銳、善解人意、敏感的父母也不能確切地知道他們的孩子在想甚麼、內心的感受是甚麼。為人父母的養育之道還必須包括平衡、和諧、謙卑、客觀評估的智慧和價值觀,也就是「中庸」通常是正確或最佳養育之道。
◆高汀(Jonathan Goldin),心理治療師(LICSW)和法學博士(J.D.),專長於家庭和配偶心理治療,以及對焦慮失常和多動症(ADHD)的治療。他通過電話和互聯網從事個人指導,客戶遍布麻州、康州和紐約。電話413-222-3006;電子郵件johnnygoldin@verizon.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