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

英文六書造字法─K的六書

康老師
font print 人氣: 112
【字號】    
   標籤: tags: ,

第1種 象形(Shape Symbolism)

古閃米特文的字母表中,K排第11位,這順序一直保留至今。而K在外形上的改變或許比其他字母更少。閃米特符號kaph是現代字母K的雛形,意指「伸出的手」。閃米特人、腓尼基人使用不同版本的kaph,皆由相似的3筆畫法所組成。最初,K像手的簡單圖形,再演變為與Y相似的圖形,不過中線從頭分隔左右兩邊對角,如圖:

。最後,演化成左右兩邊對角線轉向左方,類似相反的K。演化過程即使歷經多次修改和轉向,基本形狀始終和現代英文中的K相似。

希臘藝術追求表達真實感,因此,希臘人將平衡、和諧及對稱運用於藝術中。當希臘人簡化K時,也融入他們的美感,將K左右顛倒,保持它的對稱美。

希臘語中,K和Q發/k/音。伊特魯利亞語則有C、K和Q發/k/音。早期羅馬人採納了三個字母,但隨著時間改變,捨棄K,只有在使用從希臘接收的字或是官方性質的羅馬語時才會用K,這就是為什麼字母K會出現在羅馬紀念碑的碑文中。

字母K代表的意義

★知道

最初K的象形圖案為一隻伸出的手,這隻手表示不斷地從周圍環境接收新知。就像古人從躲避猛獸到學會打獵,進而適應自然環境並調整及改變生活型態,這些都是從累積的經驗中吸收、學習而來。因此k有「知道」的意思。

★核心;關鍵

獲得知識後彙整成關鍵詞,一方面可以擷取更多新知,一方面可以隨時掌握重點。如閱讀報章雜誌,都會先從大標題看起,掌握文章的大意和主旨,進而擷取關鍵詞,就可以在最短時間內知道作者要表達什麼。因此k從「知道」延伸為「關鍵」之意。

第2種 形聲(Sound Symbolism)

★K語音與語義:

kn-的結合並非門當戶對,因為[k]屬於口腔音而[n]屬鼻腔音,彷彿夫妻意見不合,爭吵不斷,甚至絕裂。比方說,[n]堅持己見,氣流應自鼻腔而非口腔逸出,在形勢比人強的情況下,[k]只好噤若寒蟬,暫不發聲。表面上二者圓滿地結合,但實際上意見南轅北轍,彼此有心結,突顯不同立場,因此本義表「圓形的突出物」(hard protuberance),如結、節、瘤等。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related article
  • 大多數人認為英文是拼音語言,與以圖象文字為主的中文完全不同。其實這是對英文字源學認識不夠清楚所產生的誤解。英文的發展與中文一樣,每個字母一開始也都是描述某些動物或物體的形狀,而這些圖案文字,慢慢演變為字母符號。所以英文26個字母也是有象形、指事、會意、形聲、轉注、假借六書系統。
  • 古人因為需要而創造文字,因此最先創造出的文字必定是最接近生活所使用的字義,再演變為現今我們熟悉的用法。排列在代表「牛隻」的字母A之後的字母B所代表的意思即是容納牛隻和家人的「房子」。
  • C這個字母和閃米特人所居住的地理環境有著極大的關係。閃米特人是居住於從前迦南的遊牧民族,而迦南位於現今的阿拉伯半島和敘利亞沙漠。相傳聖經中創世紀的「諾亞方舟」主人翁「諾亞」即是閃米特人的祖先「閃」的父親。
  • 家中的大門是每天進出一定經過之處,是最容易記錄一天開始和結束的地方。所以由代表「門door」的字母D創造出day(n. 每天),之後演變成記錄每天生活點滴的 diary(n. 日記)。
  • E表手掌,古人高舉雙手呼喊或是禱告的意思。《說文解字》:「掌,手中也。」意指手的中心部位。當我們把東西拿在手上時通常都會放在掌心,因為是最平穩的地方,表示我們重視手上的東西。古人用手掌接收神所賜給他們的海洋、山川、泥土、果樹等,一切供給人們衣食住行的東西,然後用雙手獻上最好的牲畜或是作物祭天,感謝神一年的看顧。祭拜儀式結束後,人們會聚在一起飲酒、跳舞歡慶,慶祝將一年的豐收獻給神,同時也慰勞自己一年來的辛勞。
  • 大舉遷徙對人來說都已經不是易事了,更何況還帶有牛群及羊群。為了方便管理動物群,古人發明了趕牛、羊所用的刺棒,藉此來控制移動中的動物,讓動物們順利到達目的地。而F最早的字義就是製作刺棒的木頭club(n. 木棍)。
  • 不同地區的民族說著不同的語言,即使是相同地區的民族也會有語調和口音的差距。因為相互接觸,語言的演變中會有從其他民族「借字」的狀況產生。現代英文,許多字都借自古法文延用至今,例如:大家熟知的FBI中B=bureau(n. 櫥櫃;政府機關、局、司、處)。而日文中也常常保留英文的發音,常聽到老一輩的人用日文發音說「司力趴」,其實就是英文的slipper(n. 拖鞋)。
  • 從造字的歷史來看,無論是字義或外型,H是個最堅韌的字。因為它的外貌從埃及時期的象形文字,到最後拉丁文字及現代英文中的長相,幾乎是沒有太多的改變,始終保持最固定的四方外型,是個忠於原貌的字母。
  • 字母I最初所代表的意思為arm(n. 手臂),並非現在的hand(n. 手)。字母I字義的改變和希臘人有很大的關係,希臘人喜歡簡化他們從其他民族借來使用的字,就連字母I也不例外,因此原本在腓尼基字母中像是Z字形的字母I,到了希臘文字中演變為直立的形狀。
  • 在字母表的排序中,I和J不只相鄰,連外型也非常相似。因此,我們不意外地發現第九和第十個字母是從相同的文字演變而來的。在腓尼基人的語言中,I 是一個被稱為yodh的符號,有著鋸齒般的外型,而這符號的意思為arm(n. 手臂)。接著希臘人借字後不只改變符號的外型,也將符號的名稱改為iota,並且將其意思簡化為hand(n. 手)。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