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11年02月12日訊】(大紀元記者蘇臻編譯) 你是否也不喜歡將幾個國家的英文名字組合在一起呢?如中國與印度合稱中印﹝Chindia﹞,但是,若將中國和埃及並列,如埃中「Egyptina」,或中埃「Chiypt」,瑞典國際事務研究所(Swedish 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Affairs)研究員辛優漢(Johan Lagerkvist) 2月4日在博客發表文章表示,似乎有點意思。在跨國流和全球化充斥的時代,探討兩個國家的異同其實已屬於比較政治學的範疇了。辛優漢的文章比較埃及和中國一些結構性和社會經濟現狀,以下是文章摘要。
埃及和中國之間的相似處
很明顯的,埃及和中國無論在經濟、社會政治、人口和文化上都存在巨大差異,中國表面上是一個經濟強國,而埃及的經濟卻呈遲緩成長狀態﹝除少數幾個產業的就業情況稍有好轉﹞,不過,生活在這兩個國家的人們都不滿當局的統治,並深受其害而痛苦不堪﹝雖然程度上有所不同﹞。
*上層集團的腐敗
*堅持社會和政治穩定的政權﹝這些不只是陳詞濫調,而是真實的﹞。
*野蠻執法
*安全配置和警力均是為了執政黨的利益而非為百姓
*封鎖博客和互聯網積極分子
*由於擔心政治不穩定而鎮壓回教徒﹝如埃及鎮壓穆斯林兄弟會和中共鎮壓新疆自治區的維吾爾少數民族﹞。
比較兩個T-廣場——塔利爾廣場和天安門廣場
碰巧的是,埃及和中國的首都都有一個巨大的文化和政治中心,對國家極為重要的廣場:塔利爾廣場(Tahrir square )和天安門廣場。上個星期發生在塔利爾廣場與其附近的平民示威者和穆巴拉克支持者之間的對峙已引發外界高度關注,人們目睹了這場規模空前,就像1989年春天發生在北京的示威活動而感到緊張。埃及開羅目前就像北京1989年5、6月份那樣,政府試圖封鎖信息,對國內外媒體記者三緘其口,如關閉埃及境內互聯網連線、關閉卡塔爾半島電視台。
塔利爾廣場目前的場景對於那些沒有與外面世界完全隔絕的少數中國公民,特別是對中國維權人士和異議人士而言,是一個痛苦的煎熬。一想到當年中共解放軍鎮壓爭取民主的年輕大學生,他們就對埃及目前發生的示威活動有一種不祥的感覺。
雖然中共政府封鎖新聞,擔心北非和中東的民主浪潮會帶來任何即時的連鎖反應,然而,中國確實存在一些社會問題亟待有效的管理,如年輕人失業,日益嚴重的通貨膨脹、城市地區驚人的高房價和日益擴大的所得差距。既然1989年發生的天安門大屠殺所造成的傷口和疤痕從未癒合,一黨專政的中共也不敢冒這個險,這就是為什麼與埃及有關的國際新聞檢查制度目前正在中國大陸實施。中國媒體大幅報導美國入侵伊拉克與其對埃及示威活動的不予報導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中共外交部針對開羅發生的示威活動僅做出簡明扼要的官方聲明:「中國對開羅發生的示威活動發展動態正給予高度關注。」還說,希望開羅的情況能盡快恢復正常等無說服力的話。
天安門廣場大屠殺不僅是中國人的創傷,它同時也是一個全球性的象徵,象徵著非法政權鎮壓平民示威者。埃及內政部一名官員不久前曾說:「開羅絕不會發生類似天安門鎮壓事件。」這樣說雖然有趣,但對很多中國人而言,卻感到很悲傷,想不到天安門廣場大屠殺事件在世界各地,包括埃及的官場,已成為一個駭人的象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