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課教材(高級):博學篤志切問近思
【原文】
子夏曰:「博學而篤志(1),切問(2)而近思(3),仁在其中矣。」(《論語·子張第十九》)
【註釋】
(1)篤志:篤守其志。
(2)切問:切實問清於己所學未悟之事。
(3)近思:思己所能及之事。
【語譯】
子夏說:「博覽群書,廣泛學習而堅守自己的志向,有疑問要切實的問清楚,從淺近的地方去思索推究,仁德便在其中了。」
【研析】
此章談論到的是學問思辨以求仁的方法,做學問不能急於求成。首先,要能不局限自己學習的領域,過廣泛的學習,找出正確學習的方法,與鍛煉出做學問堅定的意志。過程中,還要靠虛心求教釐清遇到的問題,才能將學問做的紮實。不但如此,思考也是做學問的關鍵。
孔子說過:「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要思考什麼?思考為何而學?思考所學的內容的來龍去脈、前因後果、思考知識本身可以延續發展的可能。而在這博學、篤志、切問、近思的過程中,如果你能做的確實,必須捨去許多的人心、觀念與執著。其實,這其中也包含著個人的道德修養在其中,如能循序漸進穩健的走來,相信也就更加靠近仁德了。所以,要做好學問,跟心性高低也也有絕對的關係。
【延伸思考】
1、你有自己熟悉的一套做學問的方法嗎?請和大家分享。
2、「打破沙鍋問到底」是讓學問精進的方式之一,你在求學過程中遇到問題敢於向老師或同學發問嗎?
【閱讀資料】
夢溪筆談的作者沈括,是北宋的著名科學家。據瞭解,他的治學態度向來一絲不苟,無論遇上什麼問題,他總是會尋根究底,弄個徹底明白才肯罷休。
當時,朝廷曾任命沈括主持司天監的工作。為了觀察北極星的實際位置,他每夜利用天文儀器渾儀來觀察天象,並在前半夜、半夜、後半夜三個固定時間內,分別在紙張畫上北極星在天空中的位置。就這樣,他堅持了整整三個月,共畫了二百多張圖,最終換來一個重要的天文學結論:北極星的位置不在北極,它離開北極有一度多!
【課後作業】
文中提到「古人作學問,非常講求心性的高低。」你認同嗎呢?請舉自己的例子說明。
--轉載自正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