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郵》:中印進行危險的互相包抄戰

人氣 8
標籤:

【大紀元2011年12月06日訊】(大紀元記者貴遠編譯報導)在11月18日印尼巴厘島首腦會議上,向來低調的印度總理辛格(Manmohan Singh)直視中共總理,聲稱印度有在南中國海油氣勘探的「商業」權利,這被看作是印度自信的新展現,也是印度和中國之間的摩擦升級的標誌,專家稱這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兩個國家在玩危險的遊戲。

《華盛頓郵報》報導,受到中國與南亞鄰國的關係快速親善的威脅,印度正日益試圖滲透北京的傳統勢力範圍,相互厭煩的跡象開始顯現。

繼印度和越南商定共同勘探爭端甚囂塵上的南沙群島附近的兩個海洋區塊後,對於辛格在巴厘島顯示的立場,中共外交部立馬回以顏色。外交部發言人劉為民在北京對記者說:「我們不希望在南中國海爭端中有外部勢力橫插一腳,不希望外國公司參與將威脅到中國的主權和權益的活動。」

中共官方報紙更直言不諱,在10月份的一篇社論中,指責印度和越南「無所顧忌地試圖挑戰中國」,警告說在這個問題上與中國「激烈衝突」會使印度社會措手不及。

原定於11月21日雙方外交官之間舉行第15輪會談,但最終被取消,印度媒體對巴厘島峰會後不斷增長的「不和諧」表示不滿。具體來說,有媒體報導說,中共要求印度政府阻止達賴喇嘛在印度首都新德里舉行的佛教會議上發表講話,新德里當局表示拒絕。

一方面,不和諧反映了中國在涉及南中國海的問題上神經過敏,也反映中共不喜歡外界插手它與幾乎南中國海周邊的所有國家,就該地區潛在豐富海洋資源所有權問題上的爭議。

另一方面它也標誌著過去6年來印度和中國之間的關係惡化,雙方主動性日趨活躍,在本來被看作是對方「後院」的新戰略要點上展開較量。

雖然他們的領導人公開認為有足夠的空間供兩國發展,但專家和官員說,亞洲的這2個巨人雙方的激惹越來越多。

新德里政策研究中心莫罕(C. Raja Mohan)說:「雙方步幅擴大,中國相對要快得多,雙方足跡將會有重疊,摩擦就會發生,如何處理好是個挑戰。」

到目前為止,雙方對摩擦的處理不盡人意,兩國的民族主義情緒似乎在上升。

包抄和恐懼被包抄

印度擔憂被中國包抄可回溯至幾十年前,近年來,隨著北京對其他南亞國家(包括印度的勁敵巴基斯坦和傳統盟友尼泊爾,還包括斯里蘭卡、孟加拉國和緬甸)的投資和包圍的收緊,這種憂懼增加。

反過來,中共也有被包抄的恐懼,這種包抄被前總統布什稱之為「民主弧圈」,指印度、日本、澳大利亞和美國都是民主國家。11月初當奧巴馬總統宣布將對澳大利亞派駐海軍陸戰隊員以保護美國在亞洲的利益時,中共這種恐懼加深。

近年來,四個民主國家之間的聯合軍事演習普遍被認為是針對中共,然而美國和印度戰略夥伴關係越來越密切,特別是2008年美印民用核合作協議的簽署,這是導致中共和印度關係緊張的真正原因。

佐治亞技術學院(Georg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國際關係教授加弗(John Garver)說:「這是一個禁忌,中國肯定不能接受。」加弗在亞洲國家包抄和反包抄學術研究這個新課題方面處於領先地位,他說:「如果你希望與中國保持友誼,你就不能遠交敵視中國的勢力。」

《人民日報》警告新德里「接受美國的示好要付出代價」,報復已經開始。

有關中國和印度之間戰爭的廣泛討論開始在中國網站上發酵。當中共重啟其對大片印度領土的所有權獅子大開口要求時,這個由來已久的邊界爭端取得進展那乍現的曙光立即重新走向黑暗,同時,中共反對擁核國對印度民用核貿易禁運的解除。

中共開始與印度的鄰國加強友好關係,部分是由於經濟和戰略上的原因,許多印度分析家認為,另外的原因是防止印度崛起成為亞洲和全球強國。

中共幫助巴基斯坦建造了兩座核反應堆,並進一步支持巴基斯坦對克什米爾的領土要求。中共已成為孟加拉國的主要貿易夥伴,投資猛增。

中共不斷深化與尼泊爾軍隊和警察的關係,在西藏邊境援建一條新的道路。在斯里蘭卡,中共提供了許多武器,幫助政府終於打敗了泰米爾叛亂,結束了其長達26年的內戰,並幫助在海島南部建了一個重要港口。

在2009年的外交關係委員會的討論中,辛格首次抱怨「中國人頗有些咄咄逼人」,他說,其中的原因他並不完全了解。

布魯塞爾當代中國研究所的霍斯拉格(Jonathan Holslag)說,印度正「開始啟動一種完全不同的世界秩序,在這其中他們將很難防衛他們的利益」,以對抗中共的競爭。

印度向東看 中共想反擊

多年來,印度曾談到它打算「向東看」,與東亞和東南亞的經濟快速增長國家建立更密切的關係,但它沒有下足夠的力氣付諸實踐。儘管還是按照自己的節奏,它終於開始採取行動,與其它亞洲國家(如日本、越南和印尼等)建立更緊密的安全和經濟關係。

加弗說:「印度的『向東看』政策起源於20世紀90年代,原本是基於經濟原因,但現在它已被賦予地緣政治的目的,著眼於反包抄。」

美國則敦促印度由隱蔽轉向公開,如國務卿希拉里所稱,由「向東看」變為「向東做」。

專家們承認,目前還不清楚印度和中國之間的隔閡會走到哪一步,由於經貿關係蓬勃發展,兩國還處於夥伴關係和合作中。

索德(Vikram Sood)說:「競爭可能導致對抗,但我不認為這會導致衝突。」索德曾經是情報機構負責人,現在是新德里觀察研究基金會的分析師。

然而,並非每個人都那麼自信。去年在《亞洲安全》(Asian Security)期刊的板塊上,加弗和王飛凌辯說,美國、日本和印度顯示聯合遏制中共,「是正在玩一個高風險的遊戲」。

他們還寫道:「德國在1914年走向戰爭,日本也於1941年走向戰爭,其原因是明確認為被敵對勢力聯合包抄,都決心打破這個包圍圈。」「如果北京領導人得出結論,聯盟針對中國的窒息過於強大、堅固、明顯,或者乾脆太不公平,他們可能會認為有必要對一個或幾個『反華聯盟』反擊。」

(責任編輯:張東光)

相關新聞
中印關係﹕前景並不看好
中印關係不友好 戰略利害重於經貿利益
專訪陳破空:中印關係解析
觀察人士:中印關係密切仍存猜忌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