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風化雨

韓國「道人村」 恪守儒家禮儀

徐孝彬 攝影:李裕貞

人氣 84
標籤:

經過兩星期的禮儀培訓課程,一群調皮搗蛋的頑童轉變為得體守禮的小士人。44歲的金奉坤在「道人村」青鶴洞以私塾的傳統教學方式,教導孩子們儒家禮儀已經20多年,韓國信奉的儒家傳統文化在現代文化的浸染下,許多傳統禮儀習俗已經逐漸被人淡忘。但是在韓國有一些地方,那裡的人們對於衣、食、住、行、生、老、病、死,仍然信奉正統的儒家文化思想,恪守著韓國傳統的生活方式。韓國人把那些地方叫作「道人村」。其中韓國最典型的「道人村」是位於慶尚南道河東郡智異山的青鶴洞。

青鶴洞村位於智異山三山峰的南側山麓,海拔800米,名稱源於村裡有青色羽毛的鶴鳥。這個村莊據說是韓國十大寶地之一,無論國家發生什麼事,都會免受其害。村裡生活著30多戶人家共200多人,直至20年前還沒有電,人們綰著髮髻,穿著傳統的韓服,務農為生,保持著過去的生活風俗。

44歲的金奉坤在這裡以私塾的傳統教學方式,教導孩子們儒家禮儀已經20多年。近期他把兩週教導孩子們傳統禮儀的實況製作成了一部92分鐘的紀錄片。在這部名為《訓長和頑童們》的影片中,一群調皮搗蛋的頑童們在「訓長」金奉坤教導下,變得得體守禮。看到孩子們的變化,看到韓國信奉的儒家傳統文化在孩子們身上能夠復甦,令不少觀眾感動得潸然淚下。

金奉坤把兩個星期的禮儀培訓課程,稱之為「像士人一樣」。對於士人的風範,金奉坤的解釋是:「謹遵操守,不變人格。」因為「教育片」利潤太低,所以導演們紛紛迴避。此時的金奉坤展現出了「士人」的風範,他親自披掛上陣,客串了一年的導演身份。近期接受《新紀元》記者採訪時,金奉坤談了他20年來教授儒家傳統文化的心路歷程。


影片《訓長和頑童們》劇照。(真Pictures提供)

重建師道尊嚴

金奉坤認為,「老師和大夫很類似」,要善於辨別患者(學生)出現的問題,追根溯源,找出解決的辦法。有的孩子一點就透,而有的孩子非懲罰不行,要因人而異,多方探求解決之道。

對於因嚴格教育過程中的體罰手段引發個別學生家長抗議,金奉坤說:「當大夫處置傷患的時候,若不是嚴重的問題,是不需要特意徵詢監護人意見的,因為大夫才是專家啊。這是專家的方案,出發點也是為了孩子。」

金奉坤強調,教師的權威(師道尊嚴)是首要的,並感嘆當今社會過度提倡學生權利所引發的教育困境:「現在的學生管不得、訓不得,因此有不少老師打算提前退休。學生和老師間的溝通越來越困難,幼小之時也就罷了,等到中學、高中,學校裡目前的現狀是老師的話幾乎就沒有響應的……對於這些,學生、父母、老師也都明白,只不過大家都在旁觀卻無人觸動。師道尊嚴(教權)是多麼重要啊……」

金奉坤認為,現在的孩子從尊師重道以及對學習的態度,父母起著重要的啟蒙作用:「在影片(《訓長和頑童們》)中也說過:『父母者子女之形,子女者父母之影』,其實孩子的問題,作為父母是有責任的,當然也有老師和環境的原因。我們(大人們)的話語和行為熏染著孩子們,反過來再從孩子們的話語和行為中表現出來。常言道:『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為山九仞,豈一日之功。』所以說,孩子的表現也是父母自身的反照。潛移默化的力量是很強大的。」

嚴父慈母相輔相成

在《訓長和頑童們》這部片子中,金奉坤的四位子女也會現身,從兩歲到初中一年級都有。不過,這四個孩子和影片中的其他孩子,精神風貌迥然不同。早晨會早早的起床,對父親說話禮敬有加,沒有任何不平不滿,也沒有撒嬌的現象。這些卻不是嚴厲的氛圍造就成的。當父親展開雙臂面露笑意的時候,四個孩子會同時高呼著:「爸爸!」撲到懷裡,那種親暱的情景和一般家庭毫無二致。

雖然金奉坤稱「對孩子們的管教是比較嚴厲的」,然而,他盡量做到「禮」和「情」兩全其美:「為父母者,有兩項要務。其一為純粹的父母義務,就是對孩子疼他、愛他、養他、護他、擔待他。還有一項是起到師表的作用。為父母者要有溫馨情懷,對孩子有著溫暖而深邃的愛。而為人師表者則應是嚴格、冷靜而透澈的。然而現在的家庭教育,普遍缺乏父母為人師表的部分。」

「還有,父母是兩個人,也即媽媽和爸爸組成的陰陽。過去媽媽稱為慈母,爸爸叫做嚴父,這就是互補與均衡。然而現在的多數家庭內,母愛在起著百分之八、九十的作用,嚴父那一部分成了陪襯。」

「大夫也是人,看到患者痛苦也會心裡難過。然而想讓病人康復,就得採取措施。父母對孩子也是如此,小孩子有問題的時候,覺得:『管教他留下心理創傷咋辦呢?』『變得不活潑了該咋辦呢?』就這樣姑息下去。其實重要的不是活潑不活潑的問題,而是應該為孩子們畫一條明確清晰的線——什麼是可以的,什麼是不可以的。」

教養出士人風範

二十多年來堅持以正統思想執教的理念,使金奉坤在養育四個小孩子的歷程中,也不時的出現一些小插曲。「經常有苦惱的時候,我對孩子們管教得比較嚴厲,而且我外出活動比較多,動不動就長時間的見不到孩子們,等見到的時候,孩子們有躲著我的,有揣摩我臉色的。孩子也曾訴苦說:『學校裡別的孩子都可以隨便說話,為啥我就非得講敬語呢?』時間長了,孩子有時對我會產生疏遠感。」

然而在禮節方面,金奉坤從來不曾因照顧孩子們的情感而放鬆。他那最小的僅僅兩歲的孩子也是用韓國傳統的敬語「父親」來稱呼他,而不是稱呼「爸爸」。金奉坤說:「目前社會上普遍強調父子間像朋友那樣相處,這樣下去品階秩序有亂套的危機。」金奉坤訓長表示,懷著尊重之心向對方敬禮,這就是韓國傳統的精神文化。

經過兩星期的禮儀培訓課程,金奉坤把學生們打造成一個個傳統小士人。對於士人的風範,金奉坤的解釋是:「謹遵操守,不變人格。」那麼什麼是不變的呢?人間社會有大原則,也就是孝、禮節、正義、倫理、道德這些東西。這些東西是支撐人類社會的脊樑。在這些方面妥協退讓是絕對不可以的。然而現在這些大原則都在解體,誰誰怎麼說,就跟著怎麼變。然而真士人是不變的,宛如松柏在嚴寒中長青般的意志,那就是士人的風範。」

--轉載自《新紀元》週刊252期

相關新聞
日本新奇蠶繭吊飾(一)
日本新奇蠶繭吊飾(二):吉祥動物
日本新奇蠶繭吊飾(三):昆蟲、魚蝦
日本新奇蠶繭吊飾(四):花鳥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