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媒體看中國:緬甸變化與中國

標籤:

【大紀元11月30日訊】緬甸當局最近展示的對內放鬆社會壓制、對外全方位外交的姿態,使緬甸跟周圍鄰國、尤其是跟中國以及美國、日本等世界大國的關係發生了微妙的變化。這一變化也使喜好觀察外交縱橫捭闔的人獲得了一個觀察的好機會。

在北京和華盛頓之間走鋼絲

美國之音報道:「緬甸跟越南和美國建立更密切的關係,中國會怎樣?」美國基督教科學箴言報11月29日發表記者彼德‧福特的報導說:「中共軍方一位高級官員星期一表示,中國珍視跟緬甸的友好關係。但現在看來這種關係正處於重大變化之中。幾十年來,緬甸每次有一個軍隊總司令獲得任命,都會把北京作為出訪的第一站。中國是緬甸的外交盟友,長期以來也是緬甸的主要經濟支柱。」

「但目前正在中國訪問的緬甸國防軍總司令敏昂蘭在訪問中國之前在另外一些地方忙碌。本月早些時候,他跟美國的緬甸問題特使德里克‧米切爾舉行會談。然後,他又前往越南訪問。本星期晚些時候,他將返回緬甸。那時候,美國國務卿將訪問緬甸。那將是自1955年以來美國國務卿首次訪問緬甸。」

敏昂蘭將軍選擇出訪正在跟華盛頓建立更密切的軍事關係、並且不隱瞞自己擔憂中國在該地區野心的越南,這一事實也受到北京的注意。中國國家副主席習近平在歡迎敏昂蘭到訪北京的時候提醒他說,緬甸和中國的友誼「經受住了時間和國際風雲變幻的考驗。」

「緬甸現在看來是處於這種風雲變幻之中。緬甸名義上的文官新政府在今年3月從軍人那裏接掌了權力,釋放了許多政治犯,主動跟少數民族聯絡談判以結束多年來的暴力衝突,並且嚐試跟反對派領袖昂山素姬進行談判,以便打開政治局面。」

「自1962年緬甸軍人獨裁開始以來,中國就一直是緬甸的靠山,在1988年緬甸軍人殘暴鎮壓要求民主的示威起義、緬甸受到世界大多數國家制裁和孤立以來,中國尤其是緬甸的靠山。但很有實權的緬甸議會議長、先前的軍政府成員吳瑞曼星期五對記者說,現在緬甸希望跟美國有正常的關係。」

「儘管新的緬甸當局看來急於要給緬甸的外交政策重新定向,但沒有多少觀察家認為緬甸會拋棄跟中國這個有影響力的鄰國的關係。觀察家們認為,緬甸領導人更有可能是在華盛頓和北京之間走鋼絲。」

緬甸半年多來的變化

緬甸現在的政府被稱作「名義上的文官政府」主要是因為兩個原因:1)現政府的主要領導人大都是脫下軍裝換西裝的人。2)現政府的權力來源是軍方。

這種「名義上的文官政府」的背景,使緬甸新政府在上任之初沒有在國際間引起特別的關注。許多國家以及緬甸反對派大都以為,緬甸的新政府大概只是換湯不換藥的軍人政府。

然而,新政府上台之後採取的一系列舉措,使緬甸公眾和國際社會不得不對它刮目相看。新政府釋放了6000多名政治犯,放鬆了對媒體和互聯網的控制。緬甸政府釋放政治犯和放鬆對媒體控制的舉措,跟中國形成鮮明對比,並對中國造成了影響。

在緬甸放鬆媒體和互聯網控制的消息10月下旬傳到中國之際,中國網民紛紛調侃說:連緬甸都對Facebook解禁了!剩下的只有中國、北朝鮮、古巴,伊朗;中國可謂四大文明古國之一,或者是「獨裁四天王」之一。

緬甸跟中國形成鮮明對比、並對中國造成影響的另一個重大舉措,是在今年9月底宣佈,「為了尊重民意」,決定停建在緬甸北部少數民族地區由中國投資興建的有爭議的密松水電站。緬甸政府的這一宣佈令中國當局措手不及。

緬甸外交變化的內因

澳大利亞《悉尼先驅晨報》11月30日發表記者林賽‧默多克的報導,介紹了緬甸出現的內政外交變化的內因。報導說:

「緬甸呈現出這種不同尋常的變化步伐,其背景是跟中國關係冷淡。在今年9月,緬甸一位高級官員和軍隊前軍官在報紙上發表文章,敦促其它國家要對新總統吳登盛有耐心,因為他在試圖解決根深蒂固的政治、經濟和社會問題,同時又要防備那些對變革不滿的軍內強硬派。

「這位緬甸匿名發表文章的高級官員寫道:『假如西方國家繼續對緬甸實行制裁,甚至增加制裁,就只能是迫使緬甸跟中國走得更近。我們不希望我們的國家成為中國政府的衛星國。西方國家不應當把我們逼到角落,讓我們別無選擇,只能越來越依靠中國。』」

「西方國家多年來的經濟制裁使緬甸處於鄰國大國中國的強大影響之下。中國的商人在緬甸上層當中建立了雄厚的關係網絡,從而確保北京將持續在緬甸有高度的影響力。」

「中國人在緬甸北部掠奪木材之類的自然資源,導致廣泛的森林毀壞。國際環保組織全球見證表示,儘管緬甸當局2006年下令禁止在那裏伐木,但那裏的伐木業持續增長。與此同時,中國移民工大舉湧入緬甸。在曼德勒等北方城市,中國人估計佔了總人口的40%。」

「中國的霸主地位也讓緬甸具有強烈愛國意識的軍方感到苦惱。軍方不希望緬甸變成任何一個國家的附屬國。」

日本美國與緬甸

鑒於緬甸的變化,日本及其盟國美國正在努力協調對緬甸的政策。

日本主要的工商報紙《產經新聞》11月29日發表駐華盛頓記者佐佐木類的報導說:

「在克林頓國務卿即將訪問緬甸之際,日美兩國政府在加強對緬甸政策的協調合作。鑒於緬甸自身也顯示了跟先前關係密切的中國拉開距離的姿態,克林頓國務卿將在玄葉光一郎外相12月訪美期間協調對戰略地位重要的緬甸的政策。」

「對中國來說,緬甸是不必通過馬六甲海峽而從陸路橫穿印度洋就可以確保到中東的海上運輸通道的軍事要地。假如日美可以參與在緬甸的港灣和公路幹線等基礎建設,就可以得到牽制中國的外交上的好處。」

「根據美國能源情報局的資料,中國在上世紀90年代成為原油純進口國。自那時以來,中國一直在謀劃構築原油輸入通道,可以不經過馬六甲海峽從印度洋由陸地輸入原油。」

(責任編輯:孫芸)

相關新聞
貌強:緬甸民主力量FDB對民盟註冊與補選發表聲明
緬甸之春西方期待 中方看「壞」
緬甸媒體稱前領導人丹瑞已退休
貌強:旅加緬甸9團體支持民盟註冊與補選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