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恩寵:春回大地(二十)

鄭恩寵

人氣 1
標籤:

【大紀元2011年10月06日訊】在紀念辛亥革命一百週年海內外不少的紀念文章中,很少有基督教對孫中山、興中會和對辛亥革命的影響,《聖經》在其中所起的作用一直被低估或否認。

1896年,孫中山在倫敦,常常以基督教的祈禱穩定了情緒,進行反思。當年秋天出版的《倫敦蒙難記》,描述了孫中山抵達英國不久,被清朝政府派駐英國官員誘捕,囚在公使館中,前後達13天之久。這使得孫中山因禍得福,名聲大噪,成了中國共和革命的領袖人物。孫中山的倫敦蒙難之後,致函報告自己蒙難時以基督教祈禱蒙恩得救,而為對基督大愛的見證者,收信人是一教堂「道濟會堂」之長老。函件中指出:在最初的6、7天內,他在自認必死無再生之望的時候,所做的就是「日夜不絕的祈禱」,而且自己認為「有應」,故蒙神施恩。該函原文如下:

「弟此時唯有痛心懺悔,懇切祈禱而已。一連6、7日,日夜不絕祈禱。越祈越切,至第7日心中忽然安慰,全無憂色。不期然而然。自云:此祈禱有應,蒙神施恩唉!」

以後孫中山看準兩位洋打工者,認為能夠為他傳遞消息之人。孫中山的函件中引基督的力量:「今蒙上帝施恩,接我祈禱,使我安慰,但必能感動其人。使肯為我傳書」。次早他入房中,適防守偶疏得乘向與他關說,果得允肯。然此時筆墨紙料被搜去,幸前時將名帖寫定數言,未曾搜出,即交此傳出外,與筒地利、萬臣兩師。

當時住在倫敦的兩位英國醫師康德黎和孟生出面,極力奔走營救孫中山獲成功,孫中山堅定基督信仰,認為這一切是天父大恩所致。孫中山在函件中寫道:「弟遭此大故,如蕩子還家,亡羊復獲,此皆天父大恩,敬望先生進之以道,常賜教言,俾從神道而入治道,則弟幸甚。」

有歷史學家認為,孫中山的精神、人格,來自基督教的啟蒙、篤信及師友、弟兄姊妹的涵濡。雖然孫中山也受洪門的影響,但這僅僅在辛亥革命的過程中作為戰術來運用,但基督教影響了辛亥革命本質。

要瞭解孫中山思想的形成和核心部份,也要瞭解孫中山在夏威夷那個時代的歷史及文化背境,特別是夏威夷的共和民主之路,在歷史轉型中華人參與和美國基督徒的革命等對中華人和孫中山這些反清革命黨人的影響。

夏威夷的轉型經驗是,基督教並非是美國的傳統文化,傳教士將基督文化帶入美國並領導當地人、西方移民和東方教徒,先推翻君主專政,實行君民工治,再推翻君命共治,再進入共和民主道路。

夏威夷群島本不屬美國的版圖,1887年,教會黨對卡拉卡瓦國王失去信心,以林業和商界人士為主,成立秘密的軍事團體——夏威夷聯盟,其成員在400人以內。這些以美國人為主,包括傳教士的子孫,律師為幕後領導人,該律師是一個美國傳教士的孫子。

國王受到武裝力量的驚嚇,要求改組內閣,任用教會黨和夏威夷聯盟成員,並策署新憲法。該憲法大幅消減國王所擁有否決權,立法機構可以撤銷國王的所擁有的否決權國王所有行動均須經過內閣副署,貴族院的成員以選舉方式選出,允許非本地人的投票權。當時雖有反對革命的勢力,但未成功。

以後一位土著的混血青年人領導,推動反對1887年《夏威夷憲法》的政變。利留卡拉尼(1838~1917)繼承兄長王位,銳意修憲。興中會的宋居仁當時居住在夏威夷,也參與了政變,被罰款250美元。興中會的重要創始人也參與,也需罰款。1893年美國基督徒再進行革命,反對君王立憲。主張與美國合併的人士合議成立臨時政府。

美國安全委員會號召檀香山步槍隊為內戰做準備。威爾考克斯則以政治家兼上校的身份,為他的炮兵隊徵募新兵,同時命令12支王家衛隊武裝起來以對抗女王。美國海軍封鎖港口,並且派軍隊上岸,宣稱保護人民生命財產,其實是實行佔領,美國駐夏威夷公使宣佈承認臨時政府為夏威夷的合法政府。

1894年7月4日安全委員會佔領了王朝政府的所有機關,並宣佈廢除王朝政體。接著,選舉Dole就任夏威夷共和國的臨時總統。就在基督徒一而再、再而三的武裝政變,並且越來越成功的大環境中,孫中山等華人基督徒,也得到鼓舞,並且「見賢思齊」,於年底成立興中會於一家華人教堂之內。

1898年,美國通過紐蘭茲決議兼併了夏威夷。10月21日夏威夷並為美國的一州。孫中山等就是以夏威夷若干次共和革命經驗並為指導辛亥革命。歷史經驗是基督教的傳教士領導東方人、西方人的教徒,走的是一條先推翻君王專制,實行君民共治,在推翻君民共治,進入共和民主的路。

(責任編輯:鄭芬芳)

相關新聞
鄭恩寵:土地財政,微博和東亞政局(一)
鄭恩寵:土地財政、微博和東亞政局(三)
鄭恩寵:新拆遷條例倒退沒有出路(下)
鄭恩寵:春回大地(一)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