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10月3日訊】(美國之音記者: 張楠北京報導) 辛亥革命推翻了帝制,結束了大清王朝的統治,建立了民國。這個驚天動地之舉改變了中國,也改變了清代皇陵守墓人的命運。在河北清西陵附近一個滿族人村莊,守陵者後人向記者講述了他們命運的變遷。
100年前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後,民國政府允許皇室繼續修建位於河北易縣清西陵內的光緒墓。清西陵還葬有雍正、嘉慶、道光等其他三位皇帝,共有帝陵4座,後陵3座,以及妃子、王公、公主園寢7座。
*先輩守陵? 待遇豐厚*
當地居民介紹,清西陵有六大皇陵,每個陵墓有四個村子擔負守護、看管之責,因此這裡共有24個守陵人居住的滿族村落。鳳凰台村就是其中之一。該村始建於1777年,是為清泰陵服務的新八旗營房。
68歲的白玉仁是清朝官員的後人,祖上被派到這裡守護雍正的泰陵。
他說:「把我們派到這邊來,拿現在來說就跟拿勞保一樣。名目上是給皇上看陵,實質上就是天上掉餡餅。每月從北京故宮往這發錢糧車,拉著錢,拉著糧,一人一份。說生一小孩兒,這月錢糧車一來上戶口,下月再一來就有他的錢、就有他的糧了。如果要是女孩兒,胭脂粉錢都得有。」
那會兒,村裡機構很多,甚麼八旗、內府、禮部、工部。許多工作都是為皇帝來上墳做準備的,有人負責扎紙花,有的飼養和宰殺牛羊,還有人看管金銀庫。
*清朝倒台 斷了俸祿*
不過,在孫中山「驅逐韃虜、復興中華」的口號下,清朝被推翻了,錢糧車不再來了,靠朝廷俸祿和恩惠過日子的守陵人也就斷了生路。
白玉仁說:「國家沒有了,改民國了。這些人怎麼生活呢?大伐松樹。拿鋸拉,然後拉短了,一段一段。劈了挑到易縣去賣,跟那買米,回來好度日,過生活。」
據他介紹,清西陵栽種了二、三十萬棵樹,現在只剩十分之一了,大概還有兩三萬棵。
其實,守陵人當中不乏能工巧匠,比如瓦匠、木匠、石匠、鐵匠、油漆工等,以備維修皇陵之用。但是當地滿人不會種地,民國後才開始排號分地、學習種田。
*滿人被漢人同化*
後來,滿人就被漢人同化了。在白玉仁家,記者看不到任何跟滿族文化相關的物件。他解釋說:「我們滿人,現在來講,跟漢人沒有區別了。文字都一樣了。滿文不用了。滿人原來那個舊框框、舊文化,都失傳了。除非登台演節目,婦女還是滿人打扮,帽子、大褂、高底兒鞋。我小時候,這個村兒穿高底兒鞋的還多著呢。」
現在仍能把鳳凰台村跟它的歷史聯繫起來的是,村口那座建於雍正年間的大門和村內一座翻修過的古老寺廟。
*村民仍為清朝自豪*
白玉仁說,他祖爺爺哥仨,兩個是五品官,一個是四品官。再往上,他家還出過二品官。他和村民們仍然為滿清感到自豪。
白玉仁說:「我們也有很多地兒自豪。大清朝確實相當不簡單。吳三桂出關請清兵,連家屬算上,起兵20萬,統治這麼大的中國。中國兩次少數民族坐天下。元朝,蒙古族。大清朝,滿人。蒙古族向北掃到莫斯科那邊,可大清朝西征到印度。」
回顧官宦家庭的歷史和八旗子弟的生活,今日滿人還懷念過去的時光嗎?對這個問題,白玉仁的回答是:「現在來講沒甚麼可懷念的了。時過境遷,歷史是往前走的。有人說,還有後清。這不可能了。歷史不會倒轉。沒有這一說,就說將來共產黨拉倒了,它不一定又是個甚麼黨、甚麼派來執政。但是不可能是清朝了。」
*末代皇帝溥儀*
惦記重建清朝大業的人不是沒有,最著名的就是那個辛亥革命後被馮玉祥趕出紫禁城的末代皇帝溥儀。
愛新覺羅.溥儀生於1906年,不到三歲時登基,四年後即告退位,是在位時間最短的皇帝。
1917年,他在張勳等人擁戴下復辟,12天後又在各界討伐聲中再次退位。1930年代,溥儀在日本人扶持下,當了幾年偽滿洲國皇帝。(//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