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仁華談柴玲新書 致謝援助六四逃難者

人氣 34

【大紀元2011年10月02日訊】一九八九年天安門事件學生領袖柴玲將在下個月出版新書《嚮往自由的心》,柴玲在提前發佈的書摘當中回顧當年「沒有想過解放軍會真的對人民動武」,以及逃離中國過程的艱辛,也觸動同為六四親歷者吳仁華諸多回憶。吳仁華感謝出逃途中曾經給予協助的各方人士,但估計眼下還不到公開逃亡細節的時候。

自由亞洲電台記者蕭融自洛杉磯報道,吳仁華從網上新聞搶先閱讀柴玲新書部份摘要,對柴玲首度書寫六四經歷,回顧逃離中國沿途之驚險和艱辛,對照自己當年也在當局通令抓捕恐怖氛圍下逃離北京,之後再游泳到澳門的過程,真切體驗中國百姓的道義和溫情。

他說:「我是在六四事件之後6月6日離開北京城,之後再游泳出逃到澳門,這一段歷程受到很多民眾幫忙,很多學運領袖逃亡過程都很有故事性,有些人甚至被警察抓住了,但警察一看是來自北京的學生,即藉故放走學生,這是當事人對我親口講過的事情,每個人出逃情況都不相同,但情節都很動人,也體現中國人傳統道義與情義。」

吳仁華流亡美國20年,期間寫下《天安門血腥清場內幕》和《六四事件中的戒嚴部隊》兩本專著。針對柴玲借新書回顧當年在廣場上的學生領袖沒有預料到中國政府會真的對人民開火,吳仁華表示,當時依他判斷,當局肯定會以鎮壓手段處理學生運動,但下令解放軍開槍動武則超乎學生預期。

吳仁華指出:「1989年4月15日胡耀邦去世,學生民主運動剛起來,直到5月13日學生在廣場上發起絕食,大家在這段時間內對當局出手鎮壓都有心理準備,往後再到5月19日開始戒嚴,軍隊進了北京城,學生們就沒想到軍隊會對和平請願的學生開槍,坦克也碾壓民眾。」

1989年天安門事件已過20餘年,當年從廣場上傳出第一聲槍響後,學生們經投票表決,決定離開或留下,至今續有爭論。依柴玲在新書裡透露,那時候情況已相當緊迫,學生表決結果不明朗,當時守在廣場另一角落的吳仁華,則同意柴玲說法。

吳仁華表示:「柴玲說的基本符合事實,廣場上的投票不是我們現在所理解的投票表決,當時是利用廣播向廣場播音,如果同意撤離的同學,就在廣播主持人喊出一二三之後高喊『撤離』,反之,決定堅守的同學就喊『堅守』,然後再根據同學們喊出音量大小決定撤離或堅守。我當時就在人民英雄紀念碑北側,廣場四面已全是軍隊,情況非常緊張和混亂,很多人根本沒注意到廣播已做成所謂的表決,所以,我覺得柴玲說的『不明朗』比較符合實際情況。」

吳仁華近來勤於上網,借推特講述被當局封鎖的歷史,儘管他對逃離中國的歷程仍記憶猶新,放眼當下中國政情,他估計,還不到公開揭密的時候。

他說:「我還不能講出那段故事,雖然已經過了22年,還是牽涉到他人安全問題,當然,我對曾經幫助過我的人深表敬意與感佩。」

(責任編輯:辛民)

相關新聞
吳仁華:隻身擋坦克的王維林已遇害
六四軍人張世軍細數一年來慘痛經歷
吳仁華逐日回顧六四 還原解放軍開槍實景
六四抗命軍團的啟示:誰說人沒有選擇?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