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11年10月14日訊】(大紀元記者董韻報導)俄羅斯總理普京13日結束對北京進行為期兩天的訪問,這是普京宣佈參選俄總統以來的首次海外之行。紐約城市大學政治學教授夏明向《大紀元》表示,雙方雖在天然氣輸送項目合作,由於在社會體制和具體利益上存在分歧,中俄不可能達成戰略夥伴關係。
普京的真正用意
路易斯維爾大學政治學系的俄羅斯問題學者查爾斯‧齊格勒(Charles Ziegler)在接受《美國之音》採訪時指出,普京為了給明年大選鋪路,一定會在這次訪問期間大力推動協議的簽訂。
國內智囊機構安邦諮詢則分析說,普京訪華的意義最大可能就是:中方在天然氣價格上作出讓步,甚至同意現在就支付這筆達到天文數字的遠期貸款巨額費用。而俄羅斯方面也非常熟悉中方這一套,在表面上會努力配合中方(目前四面楚歌)的公關需要,在得到大便宜的同時,也不會忘記順便歌頌一下「中俄傳統友誼」,還給中方一個面子。今年6月,胡錦濤在聖彼得堡經濟論壇之行,並未達成「天然氣協議」,外媒稱胡錦濤「遺憾」。
俄羅斯媒體:對中共芥蒂頗深
俄羅斯媒體報導,普京這次訪問「似乎成功」,胡錦濤把普京稱作老朋友,雙方簽署了70億美元的一系列協議。但對中共懷疑、認為中共是個威脅的心態仍然在俄羅斯社會根深蒂固。俄羅斯新聞網說,莫斯科同北京的關係日益緊繃,北京越來越公開地在展示出對處在停滯狀態的俄羅斯鄰居的蔑視。
俄羅斯能源基金會領導人西蒙諾夫說,俄中在軍事技術領域的合作給俄羅斯提供了很多經驗和教訓。因為俄羅斯一直懷疑中共利用軍火交易盜取了大量的俄羅斯科技,其實說準確一些,這些還都不是俄羅斯科技,而是蘇聯科技。
對能源合作的不同評價
據《美國之音》報導,西蒙諾夫說,許多評論人士認為,普京這次訪問在天然氣領域並未取得結果,這是普京訪華的一個敗筆。但他認為,在這方面應該肯定普京,因為俄羅斯在天然氣價格上不應向中方讓步,雙方的天然氣價格談判不應匆忙。
俄羅斯報的報導說,雖然普京這次訪華解決了雙方圍繞石油價格的爭執。但目前並不知道具體細節,尚不清楚在這個領域誰最終做出了讓步。
專家:中俄不可能結盟
紐約城市大學政治學教授夏明向《大紀元》表示,有著「克格勃」背景和即將參選的普京此行很可能是為了自己的(政治)利益。但他表示中俄不可能結盟。「俄國在共產黨垮臺後,國內民主化趨勢很明顯,某種程度上走向民主化道路,建立了選舉體制和多黨制競爭,俄羅斯走得越徹底的話,越能夠越能融入全球民主的價值體系中。在這樣一個背景下,俄羅斯將和(專制)中共的距離拉得越遠。」
他認為,對於北京來說,目前在國際環境中非常孤立。並且在亞太,北京和菲律賓、印度等諸多個周邊國家有紛爭。所以,北京希望能夠和俄羅斯達成某種合作,從而能夠在某種程度上制衡美國等國際社會。
「俄繼續多元國際外交」
夏明表示,俄羅斯想建立的是一個多元的國家社會框架,通過多元的國家制衡獲取自己的最大利益。分析說,從普京過去的外交經驗來看,普京將繼續推行東西方平衡的對外政策。
俄羅斯在普京此次訪北京的前後動作令人揣測。在出訪前夕,俄羅斯公佈1年前「中國間諜案」。普京訪華之行結束之際,俄羅斯和美國的海軍星期四開始在關島舉行代號為「太平洋飛鷹」聯合反恐演練。美國海軍說,美國與俄羅斯在太平洋地區有相似利益,包括打擊恐怖主義和減慢這一地區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的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