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11年01月05日訊】(大紀元記者梁路思、關式明香港報道)政府放棄徵用清水灣郊野公園用地擴建堆填區,令原本希望把將軍澳堆填區擴建至20.6公頃的堆填區範圍,縮減至13公頃,可容納的廢物容量大減60%。環境局長邱騰華表示,需要多管齊下,配合減低廢物堆填數量。但有政黨及環保團體均質疑當局方案欠具體時間表。
為了處理每日18,000噸的都市固體廢物,政府計劃把固體廢物回收率由現時49%,增加到4年後的55%。當局會在全港增加回收點,以及在上半年就固體廢物收費諮詢公眾,例如按垃圾量逐戶收費或是分階段收費。
邱騰華稱,政府亦會落實第二期生產者責任制,膠袋徵費亦會擴大至各零售點,另外會確立處理廢舊電器和電子產品廢物的徵費及處理機制。至於將軍澳堆填區不會徵用郊野公園5公頃的土地,但仍然有需要擴展13公頃,這個堆填區未來會集中處理建築廢物等「非生活垃圾」,減少對附近民居的影響。
邱騰華稱,現時每日送到堆填區的廢物已達13,300公噸,希望探取多種措施,到2016至2018年,堆填區每日處理的廢物可減至8,500公噸,多數是建築廢料和經焚化後的灰燼。
政黨團體批方案欠具體
有政黨批評當局的廢物管理措施欠缺具體時間表。民主黨立法會議員甘乃威表示,政府推出一攬子廢物管理的措施,但全都沒有具體落實的時間表及方案,擔憂是否能夠推行成功。他表示,民主黨認為,政府在實施廢物徵費時,應以污染者自付為原則,又建議政府為購買第一級能源標籤節能產品的市民提供免稅額,上限為5千元,令市民不會因為廢物而要額外支出,以減輕市民負擔,市民亦能接受。
環保團體香港地球之友批評環境局在廢物管理方案上,不應只提出短期的解決方案,應加大力度,盡快落實源頭減廢工作,訂立長遠而宏觀的廢物管理願景。該會表示,當局所提方案減廢力度不足,擔心方案會重蹈《2005年都市固體廢物管理大綱》的覆轍,向巿民再開空頭支票,公眾最終要承擔龐大的廢物處理開支。
該會又認為,當局提出的廢物管理策略,仍側重焚化爐及擴建堆填區等末端處理措施,對於真正落實源頭減廢的政策,除建議出台的第二階段「膠袋徵費」及「電子垃圾」措施,其餘的「包裝廢物」及「飲品容器」等生產者責任法規,仍未聞樓梯響。其中垃圾按量收費計劃,更只是以「諮詢又諮詢」作回應,沒有具體方案及時間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