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女總統面臨多項經濟挑戰

標籤:

【大紀元1月5日報導】(中央社記者唐雅陵聖保羅4日專電)剛上任的巴西首位女總統羅賽芙(Dilma Rousseff),接管的國家經濟榮景空前,但若要繼續吸引投資促進成長,同時維持巴西幣值穩定,將面臨多項挑戰與考驗。

巴西「觀察周刊」(Veja)報導,相較於前幾任總統,羅賽芙接管的巴西經濟榮景空前,去年國內生產毛額(GDP)約2兆美元,較2009年成長7.3%,創下1986年以來新高;但若要維持榮景,甚至迭創新高,羅賽芙仍需克服許多問題。

首先是控制通貨膨脹。巴西近年來經濟成長迅速,但去年底通貨膨脹也達5.9%,比政府預定目標4.5%高。過去幾年,巴西財政部長曼蒂加(Guido Mantega)的揮霍政策在前中央銀行總裁梅雷萊斯(HenriqueMeirelles)嚴謹作風平衡下,勉強控制物價上漲。

雖然梅雷萊斯被換下來後,由資深經濟學家東比尼(Alexandre Tombini)出任央行總裁的市場接受度大,但羅賽芙政府到底多看重控制通貨膨脹,仍不明確。

其次是控制公共支出。稽徵敗壞是前任政府行政管理的敗筆,公共支出增長速度較GDP成長率高,但這些錢並未用來投資教育、醫療和基礎建設,而是用來支付公務員薪資。

前財政部長諾布瑞加(Mailson da Nobrega)表示,巴西的政治形象是建立在經濟穩定的基礎上,羅賽芙須避免政府成為只會吃錢的機器,而喪失民眾的信任。

羅賽芙的第3項挑戰是減輕賦稅。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巔峰時期,巴西政府降低汽車、建材等稅率,提振消費,證實了專家長久以來的箴言:政府減稅國內經濟就會開始起飛。問題在於,危機稍緩後,稅率又回復到以往的標準。

前總統魯拉(Luiz Inacio Lula da Silva)執政8年間,賦稅佔GDP比重從32.7%躍升到37%;巴西人每年平均工作148天的所得都用來繳稅,對勞工是非常大的負擔。

巴西對基礎建設和擴大工業生產力的投資極少,去年第3季的投資僅達GDP的19%,較中國(46%)、印度(32%)和俄羅斯(21%)等低很多。經濟學家指出,巴西必須將此投資比例至少提高到22%,才能維持經濟永續發展。

另一個問題是為迎接2014世界盃足球賽和2016奧運等國際活動,巴西政府打算興建連接聖保羅和里約熱內盧的高速鐵路。依照官方說法,興建子彈火車的成本為巴西幣330億元(約194億美元),但國際諮商公司評估成本超過600億元。雖說大部分將由國家社經發展銀行(BNDES)貸出,但金融回收仍不明確。

專家也懷疑是否有足夠的乘客支撐興建計畫,還有啟用後政府必須持續津貼的可能性也非常高;巴西大可將這筆錢用在更有利的地方。

另一方面,由於巴西人口老化速度加快,政府每個月支付的退休金金額愈來愈高,相當於1.3%的GDP;巴西政府必須採取的措施之一是延後勞工退休年齡。

除了社福金支出構成經常帳逆差,巴西去年對外貿易逆差也近2.5%的GDP,為2002年以來最高,主因為美元貶值,使得外國貨比本國貨便宜,刺激進口。為彌補逆差,巴西應提振國內產業,鼓勵出口,但只要巴西幣幣值繼續居高不下,市場經濟只有依賴外國直接投資。

專家擔心的是,在缺乏實體經濟支撐和過度仰賴外資情況下,一旦爆發國際危機,投資人迅速抽離資金,將對巴西金融造成嚴重打擊。

相關新聞
IFO調查:1月份巴西經濟氣候指數冠拉美
巴西經濟穩定 德國企業加碼投資
巴西經濟成長將在全球名列前茅
想變成有錢人?先邁過內心三大障礙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