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11年01月27日訊】1950年10月25日中國軍隊進入北朝鮮後首次與南朝鮮軍隊發生遭遇戰,拉開了中國軍隊與以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在朝鮮半島殘酷廝殺的序幕。在輪番作戰的情況下,中國人民解放軍先後有297萬部隊以志願軍名義跨過鴨綠江入朝作戰,60萬民工也隨軍入朝。戰爭歷時兩年零9個月,在中國付出幾十萬軍人生命,美國付出三萬七千人軍人生命。
近年來俄羅斯政府解密了一批關於1949-1953年朝鮮戰爭的前蘇聯檔案,其中包括斯大林與金日成、斯大林與毛澤東之間、蘇聯政府各部門之間以及與他們在北京和平壤的代表之間的往來函電。這些總計1000多頁的原始檔案材料現分別存放於俄羅斯總統檔案館、俄羅斯對外政策檔案館及國防部檔案館。隨著這些解密文件的公諸於世,朝鮮戰爭的真相進一步展現在世人面前。
1. 蘇、中、朝在武力統一南方計劃中的互動
一九四五年占據朝鮮半島三十五年之久的日本投降,根據《雅爾塔協議》精神,蘇軍負責北緯38度線以北,美軍負責該線以南接受日軍投降事務,就是這條受降的臨時分界線,後來成為朝鮮南北分裂的「國界」。分界線以南經過民主選舉成立大韓民國;分界線以北蘇聯扶植金日成建立實行社會主義制度的北朝鮮政府。1948年底和1949年6月,蘇聯和美國先後從朝鮮撤軍。
前蘇聯解密檔案顯示,北朝鮮的金日成對南方一直懷有武力統一的夢想,1949年初,中共控制了整個東北,北朝鮮既有了一個安全可靠的大後方,又可望直接以中共軍隊中成千上萬訓練有素的朝鮮族官兵為基礎,組建自己的主力部隊。於是一九四九年三月,金日成抵達莫斯科,不失時機地向斯大林提出他的以武力統一朝鮮半島的戰爭計劃,開始時,斯大林原則上並不反對這個計劃,但為了防止與美國正面直接衝突,對金日成的反覆要求持保留態度,認為「這樣一個與南朝鮮有關的重大問題……需要做非常周密的準備」,只是批准了蘇聯遠東軍區向北朝鮮實施軍事援助的計劃。
於是,金日成只好求中共幫忙,1949年4月底,金日成委託朝鮮人民軍政治部主任金一(KimIl)秘密訪問中國,毛澤東對金一確表態支持金日成武力統一南方計劃,毛澤東保證,在結束中國國內戰爭後給金日成提供援助,並著重強調北朝鮮「最好是在一九五零年上半年舉行全面進攻」。並補充:「持久戰對你們不利,蘇聯就在旁邊,我們在東北。必要時我們可以給你們悄悄地增派中國士兵去,都是黑頭髮,誰也分不清。」在會見金日成的特使時,毛還同意將中共軍隊中的三個由朝鮮族人組成的師及兩個團移交給北朝鮮軍隊,此即中共捲入朝鮮戰爭準備之發端。1949年中共移交給北朝鮮的這三個朝鮮族師在中共軍隊中的番號為156、164、166師,連同一併移交的另外兩個朝鮮族團,中共共為北朝鮮提供了兵員占朝鮮戰爭前北朝鮮軍隊總數的46.5%,構成了北朝鮮軍隊的作戰主力。
2. 朝鮮戰爭爆發前的國際背景
二戰後,世界人民都祈求和平,美國在二戰結束時,裁軍了90%多,共產陣營卻藉機坐大,不但保持了強大的軍備,而且到處輸出革命,朝鮮戰爭就是在這種背景下發生的。朝鮮戰爭其實是以美國為代表的自由民主陣營與蘇聯為首的共產集權兩大世界陣營的較量。在朝鮮戰爭醞釀和爆發前不久,這兩大陣營剛剛在德國的柏林交過手,這次交手,就是冷戰史上著名的「柏林危機」。
一九四八年的六月,為了迫使美國民主勢力撤出西柏林,斯大林一舉全面封鎖了地處東德境內的西柏林城市的地面交通。使西柏林市區的兩百二十萬市民突然失去了正常生活物資來源。美國聯手英法兩國,以空中運輸方式,從西柏林外部向這個城市運送十一個月全部生活物資。蘇聯由此領略了美國決不放棄民主自由理念的決心,同時領教了美國強大的軍事實力。金日成第一次密見斯大林,提出武裝進攻南韓的設想是在一九四九年三月。斯大林他一方面沒有精力考慮北韓的軍事計劃,另方面,也不大敢在亞洲開闢對抗美國的第二戰場。
一九四九年十月,中國共產黨奪取中國政權,並與蘇聯建立了中蘇友好聯盟,從而在亞洲形成了對抗民主勢力的冷戰第二陣線。再過三個月,一九五零年一月,美國國務卿艾奇遜在華盛頓和美國總統杜魯門在先後申明美國在遠東的戰略防禦範圍時,都沒有提及朝鮮和中國的台灣。斯大林從而相信,一旦金日成進攻南韓,美國將不會出兵干預,因而蘇聯不必與自己的對手美國在遠東再次對峙。隨即一月三十日斯大林對長期以來金日成入侵南韓的請求表示同意和支持。最使斯大林動心的還是利用中國軍隊消滅並牽制大量美國軍隊,使世界權力平衡倒向對蘇聯有利的一邊。
3. 解密的蘇聯軍事檔案對朝鮮戰爭爆發戰局真相的描述
蘇聯軍事檔案文件中一封機密文件真實、準確地描述了戰爭爆發實況。這就是蘇聯駐北朝鮮大使什特科夫於一九五零年六月二十六日,朝鮮戰爭爆發的第二天,發給蘇聯遠東軍事事物負責人的扎哈羅夫(Zakharov)的絕密電報。
「絕密。扎哈羅夫同志收。我要報告朝鮮人民軍軍事行動的準備與進展情況。從六月十二日起,人民軍開始在三八線附近地區集結,並按照參謀部計劃的部署,於二十三號完成集結。這一師一級的行動方案和區域偵察是在蘇聯顧問的參與下進行的。……軍事行動的所有預備步驟已於六月二十號全部完成。部隊於六月二十四日(凌晨)二十四時到達指定位置。軍事行動於當地時間四時四十分開始。炮火準備是二十到四十分鐘的定向直射和十分鐘的炮火網掩護。步兵鬥志高昂地起立,開始進攻。頭三個小時,各單獨分隊和集團軍推進了三至五公里。人民軍部隊的進攻使敵人完全措手不及。」
北韓於六月二十五日凌晨對南韓發動突然的武裝進攻,南韓軍隊三分之二的軍隊尚未進入戰備狀態,根本沒有招架之力。北朝鮮人民軍勢如破竹,猛向南韓腹地推進,僅三天就攻克南韓首府漢城,並以凌厲攻勢全面南進。到8月初,短短一個半月內,席捲並占領了幾乎整個南韓領土,把南韓的軍隊趕到了釜山半島的角落。身後就是大海,再退一步,南韓就將在世界版圖上消失了。
1950年5月13日,金日成來到北京,向中國通報蘇聯已同意的消息,毛澤東自然依照與斯大林的約定照準,並作出了必要時會派兵入朝的具體承諾。在此之前的毛澤東與朝鮮駐華大使的會見中,毛就指出:「用和平方式是不能統一朝鮮的,統一朝鮮必須要用武力才行。對於美國人,不要怕他們。美國人不會為了這樣一塊小地盤就發動第三次世界大戰。」
在北朝鮮發動對韓國的進攻前數月,中國就開始為出兵朝鮮作準備了。中共的七個野戰師於該月奉調東北,加上東北軍區(含內蒙古軍分區)原有之部隊,那時東北共有軍隊40萬之眾。如此龐大的部隊數量遠遠超出了維持東北治安的需要。
4. 聯合國軍參戰及仁川登陸
6月27日,聯合國安理會通過決議:「業已斷定北朝鮮部隊對大韓民國之武裝攻擊構成對和平之破壞」「建議聯合國會員國給予大韓民國以擊退武裝攻擊及恢復該區內國際和平與安全所需之援助。」
聯合國組成聯合國軍幫助韓國抵抗朝鮮軍隊的入侵。聯合國軍以美軍為主導,其他15個國家也派軍隊參戰,他們是英國、土耳其、加拿大、泰國、新西蘭、澳大利亞、荷蘭、法國、菲律賓、希臘、比利時、哥倫比亞、埃塞俄比亞、盧森堡、南非,美軍遠東軍司令麥克阿瑟上將出任聯合國軍司令。7月5日聯合國軍參加了第一場對朝鮮的戰役。
9月15日,「聯合國軍」出奇不意實施仁川登陸,從北朝鮮軍隊後方突襲,攔腰切斷北朝鮮軍隊退路,撤退到釜山環形防禦圈的美軍乘勢反擊,南北夾擊北朝鮮軍隊。仁川登陸,使朝鮮戰局發生了決定性的變化,戰場形勢急劇逆轉,北朝鮮軍隊腹背受敵,迅速潰敗。
5. 毛澤東入朝作戰的真實動機
美軍在仁川登陸以後,朝鮮人民軍主力被消滅,剩下的部隊潰不成軍,聯合國軍直搗38線,聯合國軍最早的計劃是把北朝鮮的軍隊趕回38度線,但當時聯合國軍的總指揮麥克阿瑟將軍要求乘勝追擊,把共產勢力逐出整個朝鮮半島。當時美國總統杜魯門還專程和麥克阿瑟見面,規定只有在中國大陸和蘇聯都不會參戰的情況下才可以攻擊北朝鮮,進一步指示朝鮮戰爭僅僅是一場有限度的局部戰爭。因為當時第二次世界大戰剛剛結束,美國方面絕不願意由於朝鮮戰爭再掀起一場世界大戰。
麥克阿瑟將軍不相信中國會出兵,於是揮師北進,很快就占領了北朝鮮的大部。九月二十九日,金日成急電斯大林,請斯大林出面叫中國派「志願軍」。十月一日,斯大林給毛澤東發電「如果您認為可能派兵援朝的話,您應該起碼派五、六個師向三十八度線進發」。「他們可以稱為志願軍」毛馬上做出反應,十月二日,他起草了一封給斯大林的電報:「決定出動中國軍隊到朝鮮和美國人作戰。」
中共一向自稱參加朝鮮戰爭的主要目的是所謂「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美國解密檔案證實,不侵犯中國本土、不與蘇聯發生直接的衝突是美國的一貫政策。為了保證戰爭不進一步擴大化,美國同時五次拒絕了國民黨軍隊入朝參加聯合國軍作戰的請求,美國第七艦隊的司令公開向全世界宣佈:如果台灣國民黨軍隊趁朝鮮戰爭之機向大陸發動進攻,美國第七艦隊將立即採取軍事行動,對國民黨軍隊進行阻止。據史料記載,中共領導當時相信美國不會假道朝鮮入侵中國本土。他們知道,由於中蘇同盟關係的存在,美國不會、也沒有進攻中國的準備。
中共絕大部分政治局成員反對出兵,反對聲音最高的是林彪,認為如果美國對中國大陸有野心的話,應當早在國共內戰時就積極介入,而不是等到朝鮮戰爭爆發。反對意見包括:國共剛結束內戰,百廢待興,軍隊普遍厭戰,美國具有完全的制空權,大炮優勢是四十比一。本來想委派常勝將軍林彪出任志願軍司令,但林彪以身體欠佳推辭。
中國的學者陳兼的研究顯示,毛澤東認為朝鮮戰爭是把共產黨革命擴散到全世界的一個好機會。毛澤東自視為世界革命的領袖,是真正的共產黨人,不是狹隘的民族主義者,是照顧世界革命利益的。毛之所以敢跟美國作戰,還因為他擁有千百萬可充當炮灰的中國人,他相信美國不可能跟他比賽死人,他不會被打敗。打朝鮮戰爭還給了中共一個處理上百萬在國共內戰後期投降的國民黨軍隊的辦法:把他們大量派去朝鮮。另外通過戰爭可以蘇造武器裝備解放軍。因此,毛澤東說了這麼一句話,打敗也得打。
最終毛澤東力排眾議決定出兵,從10月19日,20萬中國軍隊秘密跨過鴨綠江進入朝鮮。
6. 戰爭過程
1951年10月25日,志願軍和聯合國軍爆發遭遇戰,聯軍並未料到中國軍隊會入朝作戰,被打得措手不及,全面撤退至清川江以南,麥克阿瑟依然相信中國出兵只是象徵性的,繼續貿然進攻,結果被志願軍擊退至三八線以南,漢城被志願軍占領。
美國總統杜魯門希望避免與中國或蘇聯產生直接衝突,而麥克阿瑟則以軍事上的勝利為優先,提出轟炸志願軍後方東北基地,被杜魯門駁回,因此麥克阿瑟被免職,由李奇微將軍接任。
後聯合國軍已掌握志願軍的「星期攻勢」與「月光攻勢」,由於後勤的落後,志願軍的士兵只能揹負五天的糧食,到了第七天糧盡彈絕,不得不停止進攻,由於蘇聯只派出少量飛機護衛在鴨綠江邊,且志願軍缺少空軍,使朝鮮戰場沒有所謂前線與後方的區別,整個戰線幾乎暴露於聯合國軍的轟炸中,其中包括毛澤東的長子毛岸英被炸死,志願軍只能利用夜戰突擊。
聯軍則趁這時發動「屠夫作戰」與「撕裂作戰」的反擊,以火海戰術對人海戰術,志願軍在聯合國軍的立體作戰的炮火下承受了慘重的傷亡,成建制的志願軍部隊被圍殲,聯合國軍與志願軍的傷亡比例超過了1:10,志願軍又被趕回了三八線以北,最終戰線穩定在三八線附近。
7. 停戰談判及戰俘遣返
經歷了一年的大規模衝突後,交戰雙方都不能在軍事上完全戰勝對方,於是雙方1951年7月10日在開城舉行第一次停戰談判,中方提出以三八線為分界線,因當時美方占領更多三八線以北地區,所以堅持以當時戰線作為軍事分界線;雙方不可調和的最大分歧在於遣返戰俘問題,中方堅持強迫遣返全部戰俘,美方堅持按戰俘意願遣返。雙方分歧如此之大,所以戰爭只好接續打下去,雙方在三八線附近密集地部署著200多萬人的大軍,接續進行了兩年多的拉鋸戰。
朝鮮戰爭時期中朝戰俘總數約十七萬人,其中志願軍戰俘約兩萬一千人,其中很多是自願投降和蓄意投降。志願軍戰俘群體形成親共和反共兩派,由於兩派間的爭鬥導致傷亡,聯軍即開始進行甄別並隔離關押親共和反共兩派戰俘。
經過甄別,兩萬一千人志願軍戰俘中有一萬四千多人誓死不願回到中共控制下的大陸。朝鮮戰爭的最後一年多實際上是為這些反共不歸的戰俘們打的。由於聯合國軍已經明確表示無意北進,只求停火,戰爭遂轉入相持消耗戰。中共方充分利用人員上的優勢,壓聯合國在戰俘問題上讓步,但聯合國堅守不能強迫遣返底線,為此聯合國軍又付出了十幾萬官兵傷亡的代價。
中共一直聲稱志願軍戰俘遭到了「美帝和蔣匪」的控制才拒絕遣返。聯合國為駁斥中共指責,同意將戰俘的監管權移交給中立國軍隊。中共爭取到親中共國家(印度、捷克、波蘭、瑞典和瑞士)組成中立遣反委員會。當時全球大多數國家承認中華民國,承認中共政權的國家不到20個,而這五個國家全在其中。1951年當聯合國以44票對7票通過譴責中共為「侵略者」的決議時,這五個國家裏有三個(捷、波、印)投反對票,瑞典投棄權票。
按照停戰協議的規定,聯合國軍於1952年9月正式把兩萬二千餘名中朝戰俘移交給印度監管部隊。1952年10月,朝鮮半島中立區,在印度軍隊管轄的「解釋」營地內,由志願軍派出的「解釋代表」,正在向拒絕遣返的志願軍戰俘進行「個別解釋」。志願軍「解釋代表」連哄帶騙勸說戰俘接受遣返,戰俘們的種種反擊手段,個性鮮明變化多樣,有的捂起耳朵不聽;有的用唱歌去壓制;有的提出針鋒相對的質問與反駁;更有人用粗野的叫罵去侮辱解釋代表。最終在120天的解釋與觀察期間,有440名志願軍戰俘要求返回大陸,餘下14300餘人於1954年1月被釋放去了台灣,少數去了第三國。
中共並沒有遵守「保證全部被俘人員在遣返後與其家人團聚,過和平生活。」許諾,歸國誌願軍戰俘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人員遭到了不同程度的懲處和迫害,大多數復員回家,每個人的檔案袋裡還裝著「內控」、「特嫌」,中共歷次政治運動他們首當其衝的被迫害,有的被勞改,有的被處決,一千多名歸國誌願軍戰俘至今下落不明。
1953年7月27日,交戰雙方簽署《朝鮮停戰協定》,雙方以北緯38度線附近的當時雙方實際控制線為分界線,然而交戰雙方至今沒有簽署任何和平條約。
8. 朝鮮戰爭的影響
朝鮮戰爭對世界格局產生了極其深遠的影響,迄今猶存。朝鮮戰爭後,共產陣營勢力的擴張受到了很大的遏制。
查閱前蘇聯政府的檔案文件後發現,「在斯大林於1953年3月逝世之前,他與毛澤東之間的大部分通信是關於中國請求蘇聯給予武器裝備的」。中國出兵朝鮮一舉,從蘇聯得到了很高的回報,斯大林及其繼任者不僅用嶄新的蘇造武器替中國裝備了100個步兵師,並幫助中國建立了能有效作戰的空軍、海軍、炮兵、坦克兵等技術兵種,而且還援建了300多項大型工程項目,使中國得以形成獨立的軍事工業體系。如果把蘇聯從1945到1955這10年間為中國提供的武器裝備加在一起,足以裝備300餘個步兵師。但中國因此欠蘇聯大筆外債。
中共建政後,世界許多國家都希望和中共保持一定的聯繫。因為國民黨大勢已去,要和中國接觸,就必須要和中共打交道,而中國又是一個大國,誰也無法忽視。當時連美國都打算和中國建交。朝鮮戰爭爆發,使這一切都不可能,中國在外交上也徹底倒向蘇聯,很快孤立於國際社會,在國際事務中始終是個看客,沒有甚麼發言權,經濟發展受到嚴重制約。
朝鮮戰爭挽救了北朝鮮金氏家族的世襲統治,也給北朝鮮人民帶來無盡的苦難,人民生活極度貧困,從1998到2003年餓死300萬人。
蘇聯是朝鮮戰爭最大的贏家,戰爭令中美爆發直接衝突,而自己則從未正面介入。戰爭削弱了美國的實力,把美國超強的國力軍力從歐洲鐵幕一線的爭奪轉移到朝鮮戰爭的泥潭。為蘇聯爭取了時間在二戰後的廢墟上治療戰爭創傷,發展國防尖端技術,縮小了與美國的差距。
對當時退守到台灣的中華民國政府而言,朝鮮戰爭的爆發及中共的參戰使得美國認識到台灣戰略地位的重要性,將台灣重新納入防禦體系,台灣島上的中華民國政府透過朝鮮戰爭取得大量美援,同時戰俘歸台大大鼓舞了國軍士氣,普遍認為此亦為國民政府「反攻大陸」製造有利機會,挽救了中國國民黨的危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