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位文人的深度對談

《別想擺脫書》讀後

琥珀色的月亮

人氣 10

個人藏書超過三萬冊的安伯托.艾可,與寫過不少知名電影劇本的劇作家尚-克洛德.卡里耶爾,兩人對談,帶點針鋒相對又相知相惜的味道,擦出了各種知識的火花。

除了談書外,也會談電影,甚至是文學、哲學、文化等,促使我的腦細胞不斷的運作,不時站在他們的觀點去想事情,有時則是成了書外看熱鬧的觀眾,評論著誰說的有道理,但一來一往的激辯,實在難以判斷,有時他們的對話格局也會瞬間拉開,跳進另一個話題,彷彿話匣子打開,就停不下來,而他們所說的每一句話,都具有豐富的知識、邏輯概念,甚至還可以綜觀歷史與未來,讓人深刻感受到說話的功力與知識的力量。

我想,他們都是屬於閱讀到某一境界後,才會對閱讀產生不一樣的小樂趣。先前曾和閱讀資歷久的朋友聊過關於書、選書、透過哪些書才能得到文學修養等話題,結果朋友列了一堆經典書籍給我,幾乎本本聽過,也近本本沒看過,對他來說經典文學是最佳利器,對閱讀者有大幅度的幫助,但我反問他,那你會買書嗎?他卻告訴我,讀了那麼多書後,不再有想擁有的渴望,所以書櫃上的書多為舊書,而新書多數都是從圖書館借來看的,我想這就是閱讀到某一境界後,對書初始的習慣會進而昇華、改變習慣,不過每個人都不同,像兩位作者就發展出另一套擁書樂趣。

近幾年來,電子閱讀工具越來越多,而「書」會不會被完全取代的話題也時常圍繞在身邊,就連去年還在讀書的我,也曾因為老師的要求,全班討論著紙本書會消失的可能性,最後的結論皆為「不可能」,最簡單的原因之一,就是習慣問題,當還沒有電子閱讀器時,網路新聞已經掀起過報紙會不會消失的話題,幾年下來,雖有不少報社倒閉,但報紙依然存在,而書就和報紙一樣,人們閱讀時的手感問題與收藏的實質感受都是讓書活下去的原因之一。

曾經在臉書上,有某出版社問過書友們同樣的問題,排除閱讀器的價格後,仍舊會選擇購買紙本書的人,還是佔有四分之三,對愛閱讀的人來說,雖然書本會造成空間狹窄問題,但購書的舉動所能獲得的滿足感、收藏時的視覺享受(莫名的驕傲感)、特別喜愛的作者作品或書籍等,紙本書的價值遠超過電子書,但不代表電子書就沒市場可言,像是不少作家都以網路小說起頭,擁有了一票的書迷,習慣上網觀看小說內容,但多數都侷限在某些特定類型的小說及書迷上,所以電子書要完全取代紙本書是不太可能的。

雖然這是一本口語對談後,經過整理而成的書,但讀起來是有深度的,有時得放慢腳步一字一句的去看,才會明白作者要傳達的訊息,而書中另外還有一位引言人尚-菲利普.德.托納克,總會在適當時機加以註解,如果同樣是愛閱讀的人,不妨進入兩位作者的世界,一起參與這場具有實務性、延伸性的討論,也靜下心想想,書對我們有著怎麼樣的意義存在呢?◇

相關新聞
《如果,這是天意》讀後
《阿法的二手書之戀》讀後
《純真之書》讀後
《謎網》讀後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