飢餓中國難餵飽 農作物今年行情看俏

標籤: ,

【大紀元2011年01月25日訊】(大紀元記者王明編譯報導)由於中國進口擴大、全球氣候不穩和政治風險等因素縱橫交錯,分析師認為,今年軟性大宗農作物(指棉花、咖啡、糖、可可)的價格波動恐將震盪激烈,但趨勢卻是易漲難跌。

美國全國廣播公司(CNBC)近日報導,瑞士薩拉興(Sarasin)私人銀行分析師近期報告指出,據聯合國彙編資料,全球農產大宗物質價格再次上揚,導致相關食品價格也增高,並於去年12月超越2008年的高點,且將引發部分地區政治的情勢緊張。

他們認為,短時間內農產品價格上漲的條件不會消失,預期緊張的狀態很可能持續下去。同時,中國因財富效應帶來對農產品的進口需求遽增,價格更居高不下。

薩拉興(Sarasin)銀行同時預估,部分得益於中國需求成長的大宗農作物,尤其像玉米和大豆,今年也會有不錯的價格。但他們警告投資者不要「把所有的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裡」,也就是投資單一的農產品風險過高。他們判斷,穀物和油籽市場供給緊張,其中包括玉米,小麥和大豆的投資組合應會持續上漲。

該報告還指出,中國未來幾個月消費依然強勁,對蛋白質食品的需求也增多。顯而易見的,農產品進口量會上升。而工業化和城市化的進展迅速,農耕土地持續減少。因此,中國將越來越難以提升國內農產量。

由於勞動力密集的蔬菜和水果種植,較土地密集型的穀物和油籽的出口市場更有利可圖,中國農民傾向種植前者,所以,造成中國對後者的進口依賴逐年增加。數年來,中國大豆進口量漸漸增高。而近幾個月來,玉米進口也強勁升高,最近,玉米當地的產量已不符合其國內的需求。

留意全球氣候變遷

分析師表示,隨著農產品供給趨緩,若沒有重大供應短缺的情況產生,市場強力的需求方能獲得滿足。

不過,如果天氣狀況如去年不理想的情況,農產收成將遠遠不及強勁的市場成長需求。去年大規模乾旱席捲前蘇聯和歐洲部分地區,又恰巧碰上加拿大和澳大利亞降下破壞性極大的豪雨,已對小麥收成產生負面的傷害。

由於上述國家是世界最大的小麥出口國,市場價格發生了顯著的影響。天氣好壞仍是驅動價格漲跌的動力。澳大利亞由於海水趨冷的反聖嬰現象(La Nina),加劇了當前暴雨和洪水的災情,值得關注。

分析師強調,此次的反聖嬰現象是40年來最激烈的一次,要注意的是常常帶來乾燥的天氣,可能影響南美玉米和大豆作物的生長。

期貨波動加大 切忌單押

薩拉興銀行預估,部分得益於中國需求成長的軟性大宗農作物,尤其像玉米和大豆,今年會有不錯的價格。即使如此,其上下波動幅度可能增大,所以他們警告投資者不要「把所有的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裡」,也就是不建議投資單一的農產品,因為風險太高了。

換言之,由於穀物和油籽市場供給緊張,其中包括玉米,小麥和大豆的投資組合應會持續上漲。

相關新聞
糧價上漲是中國通漲的主因嗎?
國際糧價狂飆 糖肉創天價
糧價漲  印尼人憂慮增
世界糧價創新高 後遺症多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