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11年01月21日訊】(大紀元記者何淑慧綜合報導)港大醫學院研究發現,香港能見度每降低6.5公里,自然死亡率便增加1.13%,即每年約1200人死於與能見度偏低相關因素,主要包括心血管及呼吸系統疾病。
港大醫學院研究、分析了1996年至2006年10年之間,每日的能見度以及死亡數字,在總共4018日和36萬宗死亡個案中,以晴朗日子,能見度為30公里作為標準,扣除其他可能影響每日死亡率的因素如溫度、濕度、流感等後,發現能見度每降低 6.5公里,自然死亡便增加1.13%,即大約導致額外450人死亡。
空氣污染有如毒素,港大醫學院公共衛生學院名譽教授賀達理指出,世衛規定懸浮粒子(PM10)的濃度標準為20微克/立方米;但港府至今仍採用1987年的懸浮粒子標準,即平均每立方米含55微克,遠低於世衛標準。
香港過去4年平均能見度為12.6公里,較能見度30公里少17.4公里,按此推算,每年約有1200人死於與能見度偏低相關因素,其中385人死於心血管疾病、410人死於呼吸系統疾病。
而過去一週,港空氣污染指數:一般監測站錄得「中等至偏高」有4天,「偏高至甚高」有3天;路邊監測站錄得的「偏高」有2天,「偏高至甚高」足足有5天,顯示香港空氣受到嚴重污染,對市民健康造成巨大的威脅。
港大醫學院公共衛生學院院長林大慶指,能見度愈低,空氣污染物,例如懸浮粒子及二氧化氮濃度愈高;這些污染物可破壞細胞,產生過敏或發炎反應,甚至影響血液流通等,對長期病患的影響更甚。他批評,政府一直使用的空氣污染指數,遠低於世衛標準,市民無法清楚了解對自己健康的影響,建議政府盡快更改指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