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11年01月21日訊】本文的新聞圖片,是一次群眾遊行到中聯辦示威,一位媒體的攝影者,如何被警方阻撓攀上一個花糟,欲求高位拍攝的鏡頭。記者因為捷足先登,早在花糟上面,所以捕捉到這個動態。
這個花糟的腳下,原本是當年法輪大法修煉者靜坐抗議的地點。這件令香港政府顏臉無光的「阻街案」,叫律政署強詞奪理的控告在法庭上暴露無遺,也令以和平手段公共表達訴求的修煉人的操守,在社會上得到更廣泛的認識。
案件政府敗訴後,因為想要迴避法輪大法修煉者的正念場,港府為中聯辦在其門前的公共行人路面空間,建立了這個如今被譏為「政治花糟」的「僭建物」。港府官員竟然在面對質疑的答辯時,提出該路段「平時行人不多」為理由,以建置這個實質為堵塞靜坐者,後而示威者,如今上訪者的「策略架構」。
如果這路段平日行人稀少,又何需要懼怕幾個和平靜坐的煉功人?如果這路段在香港的熱門示威日子會很「墟冚」,又何苦到時令人流擁擠,危及市民的安全?香港不是個有集會遊行和公眾示威自由的地方嗎?
這個花糟的政治作用完全在於一個堵截防線的建設。這幾乎是一個軍事部署的設計。作為一個鼓吹「和諧社會」的「開明」政府,如此的舉措只說明了一種不言而喻的對公民社會的恐懼。這是香港漸漸被同化的社會病徵。
記者多次在這個花糟四周上下作過採訪拍攝,都恍然記起那些安詳地盤腿打坐,朝中聯辦發正念的煉功者,相對地,更覺花糟作為市容裝置的虛假性。反而,如果比警方先佔有利位置,它如今一方面自然地成為傳媒採訪人員的盤據點,一方面功能地成為封鎖線的座標,完全是一組行動的障礙物。守衛性成為它政治化的本質。
近日因為中聯辦上訪案件,令這個「政治花糟」再度成為新聞話題,更引起議員質疑其建築上的合法性,甚至要求拆卸。一座花糟的命運,帶含了多少社會的政治紛爭。可是,在另一層面,它說明了一個真相:逃避清理的能量,並不見得就可以擺脫惡化的命運。一個花糟,一座建築物,一個集團,一個黨,亦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