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

哮喘

【正梁中西醫園地】慢性支氣管炎

慢性支氣管炎是一種常見病,發病原因多是由急性支氣管炎未及時治療,經反復感染,長期刺激造成的。另外物理化學刺激、大氣污染、吸煙和寒冷氣候、過敏因素、呼吸道防禦及免疫功能低下、自律神經功能失調等也與此有關。

慢性支氣管炎臨床表現為反復慢性咳嗽、咳痰,部分病人伴有喘促,在冬季或氣候變化較大時容易症狀加劇,氣溫轉暖時容易緩解;但嚴重時不分季節咳喘均嚴重。時間長了易併發肺氣腫、慢性肺源性心臟病等。

慢性支氣管炎診斷主要根據病史和症狀。臨床上以咳嗽、咳痰或伴喘促,每年發病3個月以上,連續2年或2年以上,並能排除其他心肺疾病所引起的咳嗽、咳痰喘促,即可診斷為慢性支氣管炎。

慢性支氣管炎慢性反覆發作時,一定要控制感染、祛痰、鎮咳,抗生素使用原則為及時、足量,感染控制後最好要立即停用,避免產生細菌耐藥性,或招致第二波的感染。緩解期要增強體質,提高抗病能力、預防復發為最重要的。

明朝張景岳提出:「六氣皆令人咳、風寒為主」。肺為嬌臟,不耐寒熱,六淫之邪易以口鼻、皮毛而入,致肺氣不宣、清肅失常而咳嗽;多次反覆感受外邪,久病則由肺傷及脾腎,或至肺脾腎皆虛,痰濁水飲因此而生,形成「夙根」,就是頑濁不易去的痰,導致本病反復發作不癒,最後喘咳明顯,水氣泛濫、心悸、水腫而演變為末期肺心症而死亡。

慢性支氣管炎急性發作以攻邪為主,祛痰為治療關鍵。咳、喘、痰是三大主症,其中痰是三症中的主要關鍵,因為咳、喘之因皆由痰阻而起,痰去,咳喘自然消除。痰是臟腑病理變化的產物,它的形成與肺、脾、腎三臟皆有密切關係;外邪犯肺,肺氣失宣,脾虛運化失職,腎虛水氣不化都可以導致水飲內停,凝聚為痰,大量痰液給氣管內的病毒、細菌繁殖提供有利條件,故祛痰是很重要的關鍵。痰有風痰、寒痰、濕痰、熱痰之分,準確辨別痰涎性質,再給與相應的方藥治療,才能迅速緩解症狀。

慢性支氣管炎緩解後,須調補氣血,讓受傷的組織恢復正常的抗病能力。氣管主要與肺、脾、腎三臟有關,如益氣固表補脾之藥,再加上宣透祛痰之品,如百部、北杏、桔梗、桑白皮等,常可讓自身的抗病能力更好。◇